人工肛门结肠清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830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工肛门结肠清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肛门结肠清洁装置,具体地说是对人工造瘘者进行灌洗、引流及排便的器具。
直肠癌发病率在我国虽属中低水平,但有逐渐上升趋势,尽管由于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吻合器的进步,保肛手术增多,但远不能代替非保肛手术,各种手术对括约肌成形肛门的功能均未能达到理想效果。直肠癌根治术后,人工结肠造口肛门失去了原肛门的控便功能,患者需长期佩戴粪袋,体内的大便、气体随时排出,无法保证个人卫生及消除异味,给本人的生活、社交、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精神压力。并且这种粪袋仅为收集粪便所用,别无其它功能。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符合手术后肠道解剖、生理特点,可清洁肠道粪便,不脏污衣物,简单易行的人工肛门结肠清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这种人工肛门结肠清洁器主要是内封环与固定片连为一体,灌洗塞与导流袋、内封片和固定片上的孔配合,导流袋孔的周围设有粘接层。灌洗塞的中柱内设有通孔,该中柱与灌洗塞固为一体。导流袋为一上下开口的空套结构。灌洗塞的中柱与导管连通。固定片与固定带相连。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图1安装灌洗塞后的侧剖结构图。
图3灌洗装置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导流袋1、固定片4、内封环5、固定带8和与灌洗装置连接的灌洗塞6构成。其中,导流袋1为一上下开口的空套结构,其上部开有一孔,孔的周围具有粘接层3。固定片4与内封环5连为一体,二者都具有与导流袋1的孔相适应的孔。灌洗塞6为一用医用橡胶如硅橡胶制成的奶嘴状结构,灌洗塞6内设有一具有通孔的中柱7,该中柱7与灌洗装置的导管12连接。在固定片4上还连接能系在人体上的固定带8。
所说的灌洗装置由储液袋9、控液夹10、气囊11及将它们连接起来的导管12构成,导管12直接与灌洗塞6的中柱7相通。
因人工结肠造口直接暴露于人体腹部表面,所以该清洁器在使用时,只需将内封环5的孔对准造口,再把固定带8系紧于相应位置,使固定片4将内封环5紧紧压迫在造口周围的皮肤表面,形成封闭状态。再将导流袋1带有粘接层3的一面与固定片4贴合牢固,导流袋1的孔即与固定片4及内封环5的孔相对应。然后将与导管12连接的灌洗塞6塞入导流袋1、固定片4、内封环5三者的孔内,灌洗塞6的前端即塞入人工造口,并用手压紧。使用时只需反复捏动具有单向阀功能的气囊11,即可将储液袋9内的清洗液通过气囊11、导管12及灌洗塞6输入结肠内。待灌洗完毕后拔去灌洗塞6,体内的液体及粪便即可由结肠通过导流袋1直接流入便池或其它容器内。灌洗液体的流速可通过控液夹10实现控制。灌洗结束后再用中间为医用薄膜,而周围为单面胶的封闭膜贴紧于人工造口实现封闭。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目前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切身需要而设计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诸多不足,具有简单易行、无条件限制,可全套携带外出、流速可控制、隔离性能好、无污染等特点,免除或减少粪袋的应用,使患者能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社交。特别是经常清洁肠道还可减少肠癌对体内毒素的吸收,带有加压灌洗可使结肠清洗更加彻底,对保护肝脏及减少结肠疾病的发生具有保健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人工肛门结肠清洁器,包括固定带(8),其特征是内封环(5)与固定片(4)连为一体,灌洗塞(6)与导流袋(1)、内封片(5)和固定片(4)的孔配合,导流袋(1)孔的周围设有粘接层(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是灌洗塞(6)的中柱(7)内设有通孔,该中柱(7)与灌洗塞(6)固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是导流袋(1)为一上下开口的空套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是灌洗塞(6)的中柱(7)与导管(2)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是固定片(5)与固定带(8)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肛门结肠清洁器,内封环5与固定片4固为一体,导流袋1贴于固定片4,固定带8可将带孔的导流袋1固定在人工造口处。通过反复捏动气囊11,使储液袋9内的清洗液经灌洗塞6输入结肠进行灌洗。拔开灌洗塞6即可使体内的液体及粪便由导流袋流入便池及其它容器。本装置简单可行、可免除患者长期佩戴粪袋的烦恼,经常灌洗还可减少毒素的吸收,对保护肝脏及减少结肠疾病具有保健意义。
文档编号A61M3/00GK2378049SQ9923477
公开日2000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9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9日
发明者王宏 申请人:王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