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面部红血丝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图_2

文档序号:8233544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
[0063] 珍珠草10份
[0064] 黄花倒水莲10份
[0065] 田基黄10份
[0066] 绞股蓝12份
[0067] 积雪草12份
[0068] 马兰12份
[0069] 桑叶12份
[0070] 霸王鞭10份
[0071] 最优选的,是以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的:
[0072] 珍珠草8份
[0073] 黄花倒水莲8份
[0074] 田基黄8份
[0075] 绞股蓝10份
[0076] 积雪草10份
[0077] 马兰10份
[0078] 桑叶15份
[0079] 霸王鞭8份
[0080]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治疗面部红血丝作用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0081] (1)将上述的各个原料置于体积浓度为20%?80%的乙醇中浸泡2?48小时,浸 泡用的乙醇用量为各个原料总重量的10?200倍,过滤,得浸泡液;
[0082] 优选的,过滤残渣再用体积浓度为20%?80%的乙醇浸泡2?48小时,合并浸泡 后的溶液,得浸泡液。
[0083] (2)浸泡液浓缩至原重量的2?5%,浓缩液用大孔树脂吸附,再用体积浓度5? 95%的乙醇多次洗脱,收集洗脱液,即为所述的具有治疗面部红血丝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0084] 优选的,乙醇的体积浓度为40%?95% ;
[0085] 所述大孔树脂采用日本三菱化学公司以聚甲基丙烯酸酯为基体的HP2MGL型大孔 树脂;浸泡液浓缩的方法为常规的减压浓缩。
[0086] 试验证明,本发明的具有治疗面部红血丝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具有等多重作用,能 够用于制备治疗面部红血丝的化妆品和皮肤的治疗性药物;
[0087]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皮肤保养化妆品,包括所述具有治疗面部红血丝作用的药物组 合物和化妆品领域使用的辅料;
[0088]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皮肤的治疗性药物,包括权利要求所述的具有治疗面部红血丝 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89] 尤其可以用于制备面部皮肤护理化妆品,包括霜剂、乳液、化妆水、凝胶剂、面膜、 涂搽剂或洗剂;
[0090] 制备皮肤护理化妆品时,可将制得的提取液组合物,经减压浓缩至原重量的 10 %?50 %,得到组合物浓缩液,与已知的化妆品以及药品的基质或者辅料、载体、添加 剂相混合,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制备,其中,所述组合物浓缩液占化妆品总重量的5%? 10%。
[0091] 祖国医学认为,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出现是由于素体阴虚血热,津血不足,脉络 瘀滞所致肌肤失养,皮肤干枯,从而角化加快,皮肤变薄,"红脸"出现。我们认为毛细血管扩 张主要成因是体内阴血不足,血虚生热;在外各种因素造成皮肤损伤,血络瘀阻。本发明根 据文献记载和大量实验筛选,从大量的天然植物中,选用了珍珠草、黄花倒水莲、田基黄、绞 股蓝、积雪草、马兰、桑叶和霸王鞭为原料,制备获得了所述的具有治疗面部红血丝作用的 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珍珠草选用戟科珍珠草属Phylanthus urinaria L的干燥全草; 黄花倒水莲选用远志科植物Polygala fallax Hemsl. [P.aureocauda Dumn]的根;田基 黄选用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地耳草(Hypericumjaponicum Thumb.)的干燥全草;绞股蓝选 用葫芦科绞股蓝属草质藤本植物Gynostemma pentaphylIum (Thunb.) Makion的干燥全草; 积雪草选用积雪草属伞形科植物Centella asialica(L.)的干燥全草;马兰选用菊科马兰 属植物马兰Kalimeris indica(L.)Sch.-Bip.的干燥全草;桑叶选用桑属桑科植物(Morus alba L.)的干燥叶;霸王鞭选用大戟属植物Euphorbia royleana Boiss.的干燥地上部 分。
[0092] 根据文献记载:
[0093] 珍珠草(Phylanthus urinaria L.)为大戟科珍珠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叶下 珠,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珍珠草有平肝清热、利水解毒的功效。民间主要用于治疗黄疸、 肝炎、肠炎、痢疾、肾炎水肿等症。现代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珍珠草含有木脂素、萜类、黄 酮、糅质和生物碱等多种化合物,具有明显抗乙型肝炎病毒、保护肝损伤及镇痛、降压、抗肿 瘤、抗凝血等药理作用。
[0094] 黄花倒水莲(Polygala aureocauda Dunn.)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又名黄花远志, 是一种使用悠久的民间草药。主产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和云南等省区,生于海拔1150? 1650m的山谷林下,水旁阴湿处。黄花倒水莲味甘,微苦,性平,微温;具补益气血、健脾祛 湿、活血化瘀、调经等功效,是广西民间少数民族常用药,其根能滋补、强壮、祛风湿、舒经 络,治疗病后体虚、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急慢性肝炎、子宫下垂和月经不调。
[0095] 田基黄(Hypericum japonicum Thumb.)又名地耳草、雀舌草、小元宝草、七层塔 等,系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地耳草的干燥全草,味甘、微苦,性凉,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止痛、 消肿止痛的功效。原植物主产地为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临床用于治疗 急慢性肝炎、急性肾炎、伤寒及副伤寒、毒蛇咬伤、痈疖等皮下化脓性感染。
[0096]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 )Makion)是葫芦科绞股蓝属草质藤 本植物,又名五叶神、七叶胆、五叶参、七叶参、小苦药、甘茶蔓、福音草、公罗锅底等。早在, 1986年国家科委将绞股蓝作为"名贵中草药"列入"星火计划",2001年国家林业局保护司 把绞股蓝调整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因含有与人参完全相同营养成分的人参皂贰,故有第 二人参及南方人参的美誉。它除含六十五种皂苷成分外,还含有醣类、氨基酸、维生素 B、C、 E和丰富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钾和钙。具有抗氧化及促进细胞再生的功效,能延缓机能的衰 老、退化现象,。具有止咳化痰、消炎解毒及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并能防治糖皮质激素引起 肾上腺皮质的萎缩。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会有极佳的改善,并且可促进食欲及恢复视 力,趁热饮用能散风寒、镇咳化痰,治疗气管炎。绞股蓝增强免疫力的功效,不但可与人参媲 美,而且因含有人参所无的绞股蓝皂贰,所以不会有过量服用人参的副作用。
[0097] 积雪草是积雪草属伞形科植物Centella asialica(L.)的干燥全草,又名连线草、 地线草、老公根等。积雪草为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常卷缩成团状,其茎细长,结节生根。原 产于印度,现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积雪草喜 生于湿润的河岸、沼泽、草地中。陶弘景日:此草以寒凉得名,其性大寒,故名积雪草。积雪 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这表明其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中国药典》自1977年版 起,以后各版药典均有收载,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湿之功效。用于湿热黄疸、中暑腹泻、 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药理研究表明:积雪草提取物具有出色的愈合伤口和疤痕 修复作用,其原因在于积雪草苷有促进体内胶原合成和新血管生成、刺激肉芽生长等重要 作用,故而有利于伤口愈合。如在皮肤创面上连续施用含积雪草苷的制剂,可防止伤口感染 化脓,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可降低皮肤硬度和改善皮肤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作用。
[0098] 马兰为菊科马兰属植物马兰Kalimeris indica(L. ) Sch.-Bip.的干燥全草,又名 路边菊、泥鳅串、马兰头等。在我国分布广泛,其性凉,味苦、辛,归肺、肝、胃经,具有清热解 毒、消散痈肿、疏风平肝之功效,《本草正义》中记载"马兰,最解热毒,能专入血分,止血凉 血,尤其特长。凡温热之邪,深入营分,及痈疡血热,腐溃等证,允为专药。内服外敷,其用甚 广,亦清热解毒之要品也。若谓其破宿血而生新血,则言之过甚矣"。临床用于治疗感冒发 烧、咳嗽、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在四 川民间常用其煎服,治疗胃脘疼痛以及慢性胃炎,均具有较好疗效。
[0099] 桑叶是桑属桑科植物(Morus alba L.)的干燥叶,《本草经疏》:桑叶性味甘、寒, 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故下气而益阴,又能明目而止咳,有补益之功。现代研 究证明,桑叶具有降血糖、延年益寿、降血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