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瘤胃臌气穿刺针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05533阅读:来源:国知局
中,注药部处于收拢状态时,上支撑柱、中支撑柱和下支撑柱的上部及下支撑柱的一部分下部结构在内管套内壁中,中支撑弹簧、下支撑弹簧和针头弹簧均处于拉伸状态,内管套内壁对上支撑柱、中支撑柱以及下支撑柱限位,使其收拢;随着注药部下滑,下支撑柱的下部完全伸出内管套,注药部进入半展开状态:下支撑弹簧收缩使下支撑柱下部以下铰接轴为轴向外转动,直至下支撑柱下部抵触到中支撑斜面上,与下支撑柱下部固定连接的分管部分也随之被拉起,各针头体分散,每个针头体在针头弹簧的拉动下内折,注药部继续下滑,当中支撑柱完全伸出内管套时,注药部进入全展开状态:中支撑弹簧收缩使中支撑柱下部以中铰接轴为轴向外转动,直至中支撑柱下部抵触到上支撑斜面上,与中支撑柱下部固定连接的分管部分也随之向外转动;总管上端通过连接部与注射泵连接,连接部包括有轴向贯通的连接环以及接管,总管上端与连接环下部密封固定连接,连接环上部与接管下端可转动密封连接,接管上端与注射泵连通。
[0011]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连接环上部外侧插入接管下端内侧,连接环与接管浮环密封。
[0012]上述的分管的数量为二至六个,相应地,硬质支撑结构为二至六个。
[0013]上述的下支撑柱的底端低于分管底端,支撑柱的底端与分管底端之间的高度差大于等于针头体长度。
[0014]上述的放气部底部形成有台座,内管套上设有环形坐垫,环形坐垫安放在台座上。
[0015]上述的台座形状为倒置的无尖椎体,台座顶部周面直径与管壳外周面直径相等,台座的外壁光滑。
[0016]上述的接管为不锈钢管。
[0017]上述的单向阀位于调节管中的一端设有筛板。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穿刺放气针因为同时具有放气部和注药部,可以在向瘤胃灌注止酵消导或强心健胃药物的同时进行放气;同时,由于调节管和弹性片的存在,使得穿刺放气针放气孔在进入瘤胃时不会被泡沫上的食糜所堵塞,即使堵塞,反复推动按压手柄也能通过弹性片将堵塞食糜清除;另外,注药部可以在反刍动物瘤胃中展开,旋转注药,在机械打击消泡的同时,将灌注药物多点、大范围、全方位地施于瘤胃内,使得放气、消泡和药物灌注的效果均大大提升;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实现了自动控制间歇性放气的节奏和时间,大大方便了手术人员。注药部具有上中下三个支撑柱以及固定在支撑柱内侧的软管,这种组合结构是为了配合注药部物理打碎瘤胃内气泡而设计:只用软管注药,软管因其本身的柔性无法在牛腹中转动碎泡,只用硬管则注药部各个关节点的密封性无法保证。本发明则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药液只在软管中流动,密封性好,不会漏药,硬质支撑结构固定在软管外围,为软管提供附着骨架,使其能展平转动,大范围击打碎泡。由于穿刺放气针的针头尖锐,将放气针直接在瘤胃内展开极易划伤胃壁,而且不同体积和种类的反刍动物瘤胃对展开半径的要求也不同。本发明采用两次展开解决此问题,第一次展开为半展开状态,在此状态下,注药部底部并未展平,但是足够各个针头体分散开,然后在针头弹簧的拉动下内折,通过这种方式将针头隐藏,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展开,第二次展开为全展开状态,在此状态下,注药部底部展平,由于注药孔开设在每个分管下部侧面,注药孔此时也是水平,由于药液从注药孔排出时对分管产生反作用力,各反作用力的合力能使注药部旋转,最佳状态是各反作用力均顺时针方向或均逆时针方向,合力最大。通过调节注入药液的压力大小,可以控制注药部的旋转速度。通过旋转,注药部可以打碎一部分气泡,由于药液的旋转喷洒,喷洒面积大,药液(止酵消导药物或健胃强心药物)在瘤胃运动迟滞的情况下依旧可以迅速发挥作用。本发明的放气部能有效防止气泡上黏着的食糜堵塞放气通道并能控制放气节奏以及放气速度,本发明采用调节管进行调节,调节管外壁贴着放气通道内壁,在每一个放气孔处设有弹性片,通过弹性片将放气孔密封,通过这种设计,放气通道在一般情况下是密封的,防止气泡上黏着的食糜进入放气孔,当注药部工作一段时间后,气泡消除殆尽,这时按下按压手柄,将弹性片下移,回弹弹簧压缩,缓升气囊压缩,缓升气囊中气压上升,缓升气囊中的气体顶开阀片向调节管中散溢,调节孔与放气孔部分对齐或全部对齐即可放气。通过控制对齐面积的大小,还能够有效调节放气速度。由于持续快速放气容易使病畜腹腔压力迅速降低,胸腔负压升高,血液迅速回流,导致脑缺氧继发其他疾病,故多数情况应行间歇性放气,因此,一定时间内,按下的调节管还要能回弹,重新密封放气通道。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操作人员忘记时间或间歇性放气操作不得当,放气时间太长导致反刍动物脑缺氧,本发明的放气结构能自行回弹,解决操作时放气时间不易把握的问题。当按下调节管后,就可以放开外力,不用持续按压按压手柄,压缩的回弹弹簧有回弹的趋势,但是缓升气囊因囊内空气不足,在回拉力下缓升气囊产生负压,阻碍回弹弹簧回弹,空气通过微孔缓慢流入缓升气囊,使缓升气囊内的气压持续上升,阻碍回弹弹簧回弹的力持续减小,调节管缓慢上移,最终,弹性片与放气孔重新卡位密封,放气通道关闭。通过调节微孔孔径,能预先设计好调节管回位的速度,使装置能自行控制放气节奏,通过控制调节孔与放气孔对齐面积的大小,达到调节放气速度的目的。本发明能自行回弹的放气结构能极大地节约术者的时间,允许术者在放气期间同时进行其他工作(例如对群发的其他病畜实施穿刺放气)。单向阀位于调节管中的一端设有筛板,能防止调节管中的杂物进入缓升气囊中。
[0019]本发明具有可以兼顾注射消泡剂和放气,并在注射药物时能有效地机械打碎瘤胃内气泡,防止气泡上黏着的食糜堵塞放气通道,同时可以大面积、全方位地在瘤胃内灌注药物的优点,本发明还实现了自动控制间歇性放气的节奏和时间,大大方便了手术人员。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结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D部结构放大图;
图6是图1中E部结构放大图;
图7是图1中F部结构放大图;
图8是注药部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放气部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半展开状态时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G部结构放大图;
图12是图10中H部结构放大图;
图13是全展开状态时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I部结构放大图;
图15是放气通道开放时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J部结构放大图;
图17是图15的K部结构放大图;
图18是缓升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图1至图19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放气部1、外管壳11、放气孔111、内管套12、环形坐垫121、台座13、注药部2、硬质支撑结构21、上支撑柱211、上支撑斜面211a、中支撑柱212、中支撑弹簧212a、中支撑斜面212b、中铰接轴212c、下支撑柱213、下支撑弹簧213a、下铰接轴213b、针头体214、针头弹簧214a、软管结构22、总管221、分管222、注药孔223、调节管3、弹性片31、调节孔32、回弹弹簧33、按压手柄34、缓升气囊35、单向阀351、挡板352、阀片353、阀片弹簧354、微孔355、筛板356、连接部4、连接环41、接管42、注射泵5。
[0024]如图1至图19所示,本发明的反刍动物瘤胃臌气穿刺针,包括穿刺放气针本体,穿刺放气针本体包括有放气部I和注药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