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瘤胃臌气穿刺针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305533阅读:来源:国知局
部2,其特征是:放气部I包括外管壳11,外管壳11下部侧壁设有数个放气孔111,外管壳11内还固定有内管套12,外管壳11内壁与内管套12外壁之间的间隙为放气通道,放气通道中设有一调节管3,调节管3下部侧面设有能卡入放气孔111并将放气孔111密封的弹性片31,弹性片31上部能与放气孔111上边缘抵触卡位,每个弹性片31上部的调节管3管壁上均开设有与放气孔111形状、大小相同的调节孔32,调节管3下部设有回弹弹簧33和缓升气囊35,缓升气囊35的上部和调节管3底面固定连接,下部固定在放气通道底部,回弹弹簧33的上部顶在调节管3底面,下部固定在放气通道底部,缓升气囊35上设置有一单向阀351,单向阀351 —端伸入缓升气囊35中,另一端伸入调节管3中,单向阀351包括挡板352、阀片353以及阀片弹簧354,阀片弹簧354将阀片353顶在挡板352上,使阀片353与挡板352密封配合,挡板352位于靠近缓升气囊35的一侧,阀片353位于靠近调节管3的一侧,挡板352上开设一微孔355,使缓升气囊35和调节管3通过该微孔355连通,调节管3上部设有按压手柄34,调节管3被压下时,回弹弹簧33压缩,缓升气囊35压缩,缓升气囊35中气压上升,气体顶开阀片353溢出,弹性片31下移离开放气孔111,调节孔32与放气孔111部分或全部对齐,放气通道部分或全部开放,下压力消失后,回弹弹簧33回弹,使缓升气囊35内为负压,空气通过微孔355缓慢流入缓升气囊35,缓升气囊35伸展,弹性片31上移与放气孔111卡位密封,放气通道关闭;注药部2滑动设置在内管套12中,注药部2包括有软管结构22,软管结构22包括一个总管221和若干个分管222,总管221上部连接能将药液压入总管221的注射泵5,总管221的下端与分管222的上端连通,分管222下端为盲端,每个分管222外侧均固定有硬质支撑结构21,每个分管222下部侧面均开设有注药孔223,药液从注药孔223排出时对分管222产生反作用力,各反作用力的合力能使注药部2旋转,硬质支撑结构21包括有三个支撑柱,分别为上支撑柱211、中支撑柱212以及下支撑柱213,上支撑柱211上部延伸至总管221上部并与总管221固定,中支撑柱212上部固定在上支撑柱211内侧,下部低于上支撑柱211的下端,中支撑柱212的上部和下部通过中铰接轴212c连接,上支撑柱211的下端通过中支撑弹簧212a与中支撑柱212的下部连接,下支撑柱213的上部固定在中支撑柱212的下部内侦牝下支撑柱213的下部低于中支撑柱212的下端,下支撑柱213的上部和下部通过下铰接轴213b连接,中支撑柱212的下端通过下支撑弹簧213a与下支撑柱213的下部连接;下支撑柱213底端铰接有针头体214,下支撑柱213下部通过针头弹簧214a与针头体214内侧连接,各个硬质支撑结构21的针头体214的尖部相互抵接组合成穿刺放气针针头;上支撑柱211底部内侧设有上支撑斜面211a,中支撑柱212底部内侧设有中支撑斜面212b,上支撑斜面211a与中支撑斜面212b的倾斜角之和为90°,中铰接轴212c设置于上支撑斜面211a的正内侧,下铰接轴213b设置于中支撑斜面212b的正内侧,注药部2在内管套12中由上向下滑动时会经历三种状态:收拢状态、半展开状态和全展开状态,其中,注药部2处于收拢状态时,上支撑柱211、中支撑柱212和下支撑柱213的上部及下支撑柱213的一部分下部结构在内管套12内壁中,中支撑弹簧212a、下支撑弹簧213a和针头弹簧214a均处于拉伸状态,内管套12内壁对上支撑柱211、中支撑柱212以及下支撑柱213限位,使其收拢;随着注药部2下滑,下支撑柱213的下部完全伸出内管套12,注药部2进入半展开状态:下支撑弹簧213a收缩使下支撑柱213下部以下铰接轴213b为轴向外转动,直至下支撑柱213下部抵触到中支撑斜面212b上,与下支撑柱213下部固定连接的分管222部分也随之被拉起,各针头体214分散,每个针头体214在针头弹簧214a的拉动下内折,注药部2继续下滑,当中支撑柱212完全伸出内管套12时,注药部2进入全展开状态:中支撑弹簧212a收缩使中支撑柱212下部以中铰接轴212c为轴向外转动,直至中支撑柱212下部抵触到上支撑斜面211a上,与中支撑柱212下部固定连接的分管222部分也随之向外转动;总管221上端通过连接部4与注射泵5连接,连接部4包括有轴向贯通的连接环41以及接管42,总管221上端与连接环41下部密封固定连接,连接环41上部与接管42下端可转动密封连接,接管42上端与注射泵5连通。
[0025]实施例中,连接环41上部外侧插入接管42下端内侧,连接环41与接管42浮环密封。
[0026]实施例中,分管222的数量为二至六个,相应地,硬质支撑结构21为二至六个。
[0027]实施例中,下支撑柱213的底端低于分管222底端,支撑柱213的底端与分管222底端之间的高度差大于等于针头体214长度。
[0028]实施例中,放气部I底部形成有台座13,内管套12上设有环形坐垫121,环形坐垫121安放在台座13上。
[0029]实施例中,台座13形状为倒置的无尖椎体,台座13顶部周面直径与管壳11外周面直径相等,台座13的外壁光滑。
[0030]实施例中,接管42为不锈钢管。
[0031]实施例中,单向阀351位于调节管3中的一端设有筛板356。
[0032]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按图1组装好穿刺放气针,根据患有瘤胃臌气病畜的种类和大小,预估穿刺放气针插入深度,经局部麻醉及术部消毒后,然后将穿刺放气针刺入该反刍动物的瘤胃,直至到达预估深度。按压注药部2,使注药部2在内管套12中向下滑动,下支撑柱213的下部完全伸出内管套12,注药部2进入半展开状态(如图10所示),下支撑弹簧213a收缩使下支撑柱213下部以下铰接轴213b为轴向外转动,直至下支撑柱213下部抵触到中支撑斜面212b上,与下支撑柱213下部固定连接的分管222部分也随之被拉起,各针头体214分散,每个针头体214在针头弹簧214a的拉动下内折。如果是小型反刍动物,装置不宜完全展开,可在半展开状态下进行注药。如果是大型反刍动物,则继续推进注药部2至完全展开状态(如图13所示),注药部2下部展开呈水平状态。这时控制注射泵5注射药液(止酵消导或健胃强心药物),注药部2会自行转动,旋转喷洒,待注射一段时间后,预计瘤胃内气泡消除殆尽,按下按压手柄34,使调节孔32与放气孔111对齐,开始放气,然后松开按压手柄34,调节管3在回弹弹簧33和缓升气囊35的共同作用下缓慢上升,放气通道逐步关闭,调节孔32与放气孔111由完全对齐变为部分对齐,再变为不对齐,直至放气通道关闭。需要再次放气时,再按下按压手柄34,然后松开,如此反复,至瘤胃内气体量恢复至正常生理状态。将注药部2回抽,使注药部2由完全展开状态返回半展开状态,再由半展开状态返回收拢状态,针头一直处于内折状态,不能恢复。然后将整个穿刺放气针从反刍动物腹部抽出,对反刍动物腹部作放气后处理。
[0033]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反刍动物瘤胃臌气穿刺针,包括穿刺放气针本体,所述的穿刺放气针本体包括有放气部(I)和注药部(2),其特征是:所述的放气部(I)包括外管壳(11),所述的外管壳(11)下部侧壁设有数个放气孔(111),所述的外管壳(11)内还固定有内管套(12),所述的外管壳(11)内壁与内管套(12)外壁之间的间隙为放气通道,所述的放气通道中设有一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