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37981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剂。
【背景技术】
[0002]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是原发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之一。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偏头痛列为最致残的慢性病之一,类同痴呆、四肢瘫痪、严重精神疾病。偏头痛的高发病率、高致残性、高漏诊率、控制率低的流行病学“三高一低”特点,促使临床上需要不断开发新的药物。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剂。
[0004]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剂,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雀梅藤350份、黑鳗藤320份、湖广草270份、新塔花230份、梵天花160份、铺地草170份、大尾摇180份、梅花草200份、雪山林150份、黑鹅脚板130份、筋骨草120份、普贤菜150份、满山白130份、墙草根110份、冷水花100份和甘草80份。
[0005]优选地,所述药剂为片剂、分散片、崩解片、速溶片、肠溶片、软膏剂或汤剂。
[0006]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雀梅藤、黑鳗藤为君药;湖广草、新塔花、梵天花、铺地草、大尾摇为臣药;梅花草、雪山林、黑鹅脚板、筋骨草、普贤菜、满山白、墙草根、冷水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0007]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药剂的组方合理,针对偏头痛病症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发明中的百分数是重量百分数。
[0009]实施例本发明的软膏剂
[0010]称取雀梅藤350克、黑鳗藤320克、湖广草270克、新塔花230克、梵天花160克、铺地草170克、大尾摇180克、梅花草200克、雪山林150克、黑鹅脚板130克、筋骨草120克、普贤菜150克、满山白130克、墙草根110克、冷水花100克和甘草80克,加入20升水,在回流的条件下加热3小时,过滤,得到滤液1,将所述滤液I浓缩至8000毫升,冷却至室温,加入无水乙醇至醇含量为75体积%,密封室温静置12小时,过滤,得到滤液2,使所述滤液2在减压下蒸发至恒重,粉碎,加入羊毛脂350克,搅拌均匀,即得所述软膏剂。
[0011]实验例
[0012]诊断标准
[0013](I)诊断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HIS) ICHD-H(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84-288)诊断标准;(2)年龄18-75岁;(3)初次发病的年龄彡50岁;(4)签署知情同意书。
[0014]排除标准:(I)年龄〈18岁或>75岁;(2)丛集性疼痛、紧张型头痛等其他原发性头痛及各种继发性头痛;(3)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4)妊娠妇女、恶性肿瘤患者;(5)严重精神类疾病患者;(6)有口语及书写交流障碍;(7)不能或不愿意配合调查者。
[0015]选择收治100例偏头痛患者,其中男女各50例,年龄23-46岁,平均(29±3.5)岁。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使用实施例中制备的软膏剂来进行治疗,每天2次,每次将10克的软膏剂均匀地涂覆在患者的两侧太阳穴处。连续治疗2周。
[0016]疗效判定标准
[0017]头痛指数及头痛综合疗效评分
[0018]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每月头痛发作次数、每月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的严重程度及头痛的伴随症状,综合评估头痛治疗的疗效。根据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伴随症状进行积分,此四项的总和为头痛指数,观察头痛指数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来评估头痛综合疗效。具体积分方法如下:
[0019]①头痛发作频率:0分:无头痛发作;3分:每月头痛发作2次以下(< 2次);6分:每月头痛发作3-4次;9分:每月头痛发作5次或以上(多5次)。注:如果头痛在上次缓解后48小时内重新出现,应视为一次发作。
[0020]②头痛持续时间:0分:头痛无发作:3分:每月头痛平均发作时间< 12小时;6分:每月头痛平均发作时间>12小时且< 2天;9分:每月头痛平均发作时间超过2天02天)。
[0021]③头痛疼痛程度:
[0022]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四度十字数字定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即疼痛数字分级法。请患者在I条1cm长(一端标有“不痛”,另一端标有“最痛”)的尺子上,指出其头痛的疼痛程度,以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的疼痛程度,O为不痛,10为最剧烈的疼痛,请患者圈出一个最能代表自己头痛程度的数字:0分:不痛;3分:疼痛量表测定数字为1-3.5 ;6分:疼痛量表测定数字>3.5且< 6 ;9分:疼痛量表测定数字>6且< 10。
[0023]④伴随症状:0分:无伴随症状;1分: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其中的I项;2分: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其中的2项;3分: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其中的3项。
[0024]疗效判定方法:
[0025]头痛综合疗效,具体评分方法如下:
[0026]合计患者每月头痛发作频率、每月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疼痛程度、伴随症状此4项积分的总和为头痛指数,根据治疗前、后头痛指数来计算减分率,减分率=(治疗前头痛指数-治疗后头痛指数治疗前头痛指数X 100 %。根据减分率将头痛总和疗效分为4个等级:临床治愈:减分率为90% -100% ;显效:减分率为60% -90% ;有效:减分率为30% -60% ;无效:减分率〈30%。
[0027]结果
[0028]经过治疗,发现10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68例,显效15例,有效17例。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事件。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雀梅藤350份、黑鳗藤320份、湖广草270份、新塔花230份、梵天花160份、铺地草170份、大尾摇180份、梅花草200份、雪山林150份、黑鹅脚板130份、筋骨草120份、普贤菜150份、满山白130份、墙草根110份、冷水花100份和甘草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为片剂、分散片、崩解片、速溶片、肠溶片、软膏剂或汤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剂,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雀梅藤350份、黑鳗藤320份、湖广草270份、新塔花230份、梵天花160份、铺地草170份、大尾摇180份、梅花草200份、雪山林150份、黑鹅脚板130份、筋骨草120份、普贤菜150份、满山白130份、墙草根110份、冷水花100份和甘草80份。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药剂的组方合理,针对偏头痛病症疗效显著。
【IPC分类】A61K36-72, A61P25-06
【公开号】CN104758392
【申请号】CN201510173410
【发明人】魏丽
【申请人】魏丽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