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瘢痕瘀毒聚结证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38440阅读:1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皮肤瘢痕瘀毒聚结证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 皮肤瘢痕瘀毒聚结证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0003]
【背景技术】
[0004] 皮肤瘢痕是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胶原合成代谢机能失去正常的约束控制,持续 处于亢进状态,以致胶原纤维过度增生的结果,又称为结缔组织增生症,在中医上称为蟹足 肿或巨痕症,它表现为隆出正常皮肤,形状不一,色红质硬的良性肿块。俗称"肉疙瘩"。
[0005] 瘢痕疙瘩的西医发病病因:人体的皮肤损伤是瘢痕形成的原因,包括皮肤的外伤、 切割伤、烧伤、皮肤感染、外科手术等。瘢痕疙瘩是皮肤瘢痕的一种特殊类型,全身因素可能 起主要作用,尤其是特异性身体素质因素,这种因素有时还表现出遗传的特点。大部分瘢 痕疙瘩通常发生在局部损伤1年内,包括外科手术、撕裂伤、文身、灼伤、注射、动物咬伤、接 种、粉刺及异物反应等。这些患者的瘢痕疙瘩常与皮肤损伤的轻重程度无明显关系,甚至轻 微外伤,如蚊虫叮咬,预防接种等针刺伤都可形成瘢痕疙瘩。
[0006] 综上所述,瘢痕疙瘩的发生与"特殊体质"有关,故临床上有"瘢痕体质"之说。在 病因学上,创伤、感染或炎症、皮肤张力增加、局部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家庭遗传倾向等 可能与瘢痕疙瘩的形成有一定关系,但临床上相当一部分病人瘢痕疙瘩发生于正常皮肤上 而无明确外伤史。
[0007] 瘢痕疙瘩的常见临床表现有:本病在创面愈合后1-2月左右发生。因损伤的部位 和大小、形状不同而表现为点状、条状、片状和其他各种不同形式,高出皮面。新损害鲜红而 较柔软,较老的损害色暗红而坚硬。边缘常有蟹足样增殖和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奇痒、刺痛。 在活动部位可因瘢痕收缩而产生功能障碍。在面部如发生在痤疮后则造成美容和心理上的 问题。
[0008] 治疗 1.非手术治疗(1)压力疗法适用于瘢痕面积大,不适宜放疗和局部药物治疗者。每日 停用时间不超过30分钟。该法对活动性瘢痕疙瘩效果不明显,但可以减少术后放疗和注药 剂量。(2)化学疗法使用长效类固醇制剂,直接注射到瘢痕内,来抑制瘢痕内过量的胶原蛋 白,达到退化瘢痕的效果。主要副作用有皮肤萎缩、脱色、毛细血管扩张、坏死、溃疡和类库 欣综合征等,大部分是可逆的。其他化学药物如用细胞毒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均有报 道,但严重的全身副作用限制了它们的应用。(3)放射疗法切除瘢痕疙瘩后早期(24小时 内)采用电子束或X线照射可以降低瘢痕疙瘩术后复发,提高治愈率。(4)激光治疗适用于 没有明显功能障碍的扁平瘢痕,天花、水痘、痤疮愈合后遗留的散在大小不等、高低不平的 凹陷性瘢痕。(5)其他如冷冻、蜡疗、离子透入、超声波等对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治疗作 用,疗效报告不一,缺乏大量病例对照和随访。
[0009] 2.手术治疗:(1)瘢痕切除后减张精细缝合是治疗瘢痕中常用的一种日臻完善的 手术方法,多应用于面积较小的瘢痕。手术中通过充分降低切口的张力,精细操作,减少二 次损伤,来减低术后瘢痕增生的程度,临床效果确定明显。(2)皮肤磨削术是对皮肤表皮层 和真皮浅层进行磨削以达到改善皮肤表面不规则部分,使其变得光滑平整及颜色近似为目 的的一种手术方法。适应于痤疮、天花、水痘、带状疱瘆、湿瘆、外伤、烧伤或手术后遗留的表 浅瘢痕。必要时可与瘢痕手术切除同时进行,效果优于单纯磨削术。(3)瘢痕松解局部改形 术对具有张力的较小的条索状、蹼状瘢痕可将瘢痕切除,再用其周围正常的皮肤组织形成 皮瓣,交叉换位修复瘢痕部位的皮肤缺损。(4)瘢痕切除游离植皮术较大的增生性瘢痕可手 术切除,再从身体正常部位切取游离皮片移植到瘢痕创面上,修复创面,恢复肌肤功能。但 移植的皮肤颜色往往与周围皮肤相差较大,加之术后容易发生挛缩,牵拉周围组织器官变 形或引发功能障碍是其缺点。(5)瘢痕切除皮瓣移植术由于皮瓣含有较多的皮下脂肪组织, 除了可以用于修复瘢痕切除后的皮肤缺损外,还具有保护深层组织的作用。目前常用的扩 张器技术也属于皮瓣移植,通过在瘢痕周围正常皮肤下面埋置扩张器,经过几个月的扩张, 可以"长出"多余的皮肤来修复瘢痕。
[0010] 西医治疗弊端:即使创口顺利愈合,以后仍会逐渐产生宽阔增厚的瘢痕组织;会 产生较重的瘢痕和不等程度的挛缩及功能障碍。相比较,中医就有着很大的优势。
[0011] 中医认识: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性瘢痕,是美容医学研宄 的重要课题。表现为明显的瘤样增生及功能障碍。其组织学特点为细胞外基质中大量胶原、 蛋白多糖和糖蛋白沉积,胶原排列紊乱。目前,病理性瘢痕的防治主要通过外科手术、加压、 放射、冷冻和药物及激素注射等疗法,但疗效均不理想。中医学对瘢痕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 史。
[0012] 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病名多以局部形态为特征。明代《证治准绳.疡医》称黄 瓜痈,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称为〃肉龟",近代名医赵炳南据本病与刀伤关系 密切,命名为〃锯痕症",此外还有〃蟹足肿",〃肉蜈蚣〃等名称。有关瘢痕的病机认识, 文献记载较少,一般认为本病与先天禀赋,素体特异有关,加之遭受金创,水火之份,余毒未 尽。气滞血瘀,搏结经络而成。又有记载:〃此证由心肾二经受邪所致,宜内服荆防败毒散 加天花粉、乳香、没药,外用神针针其头尾以艾灸四足二十八壮。"根据瘢痕疙瘩的病因病 机,在中医上一般分为以下几型:(1)瘀毒聚结证:临床表现:瘢痕块初起或时间不长,颜色 较鲜红或紫红,质地坚硬,时有痒痛不适,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有瘀斑点,苔薄黄, 脉弦。(2)气虚血瘀证:临床表现:瘢痕日久不消退,颜色淡红或暗红,质地韧实,如橡胶样, 无痒痛,体弱肢乏,声低懒言,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涩。
[0013]

【发明内容】

[001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瘢痕瘀毒聚结证的药膏及制 备方法,该药膏以活血化瘀,解毒散结为治疗原则,兼以通经活络、健脾益气、益气养血、理 气健脾,增强其抵抗能力,在治疗皮肤瘢痕瘀毒聚结证方面具有优势功专效宏、选药精当、 质优价廉、安全适用、无药物残留等优势特点。
[001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皮肤瘢痕瘀毒聚结证的药膏,其 中,所述药膏由以下原料药材制得:川芎、人参、甘草、海蛤壳、昆布、贝母、升麻、天花粉、丹 参、乳香、秦艽、益母草、桃仁、砂仁、草豆蔻、三棱、莪术、春不见、红娘子、魔芋、石蝉草、黄药 子、蜘蛛、労苋菜、九子连环草、五色梅根。
[0016] 其中,所述药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材制得:川考25-30重量份、人参20-25重 量份、甘草30-40重量份、海蛤壳10-13重量份、昆布7-12重量份、贝母6-9重量份、升麻4-8 重量份、天花粉1〇 _20重量份、丹参30-35重量份、乳香20-25重量份、秦充4_7重量份、益 母草35-40重量份、桃仁10-15重量份、砂仁9-13重量份、草豆蔻10-14重量份、三棱5-10 重量份、莪术2_4重量份、春不见25-30重量份、红娘子1_3重量份、魔芋1_3重量份、石虫单 草10-14重量份、黄药子1-2重量份、蜘蛛1-2重量份、労苋菜15-20重量份、九子连环草 10-14重量份、五色梅根20-25重量份。
[0017] 其中,还包括衣鱼、四脚蛇、土常山,所述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药膏制得:川芎 25-30重量份、人参20-25重量份、甘草30-40重量份、海蛤壳10-13重量份、昆布7-12重量 份、贝母6-9重量份、升麻4-8重量份、天花粉10-20重量份、丹参30-35重量份、乳香20-25 重量份、秦充4_7重量份、益母草35_40重量份、桃仁10_15重量份、砂仁9_13重量份、草? 蔻10-14重量份、三棱5-10重量份、莪术2-4重量份、春不见25-30重量份、红娘子1-3重 量份、魔芋1_3重量份、石蝴草10-14重量份、黄药子1-2重量份、蜘蛛1-2重量份、労苋菜 15-20重量份、九子连环草10-14重量份、五色梅根20-25重量份、衣鱼2_4重量份、四脚蛇 1 _3重量份、土常山15-25重量份。
[0018] 其中,所述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材制得:川芎28重量份、人参24重量份、 甘草36重量份、海蛤壳12重量份、昆布9重量份、贝母6重量份、升麻4重量份、天花粉18 重量份、丹参34重量份、乳香24重量份、秦充5重量份、益母草37重量份、桃仁13重量份、 砂仁11重量份、草豆蔻12重量份、三棱8重量份、莪术2重量份、春不见27重量份、红娘子 1重量份、魔芋1重量份、石蝉草12重量份、黄药子1重量份、蜘蛛1重量份、労苋菜17重量 份、九子连环草12重量份、五色梅根24重量份。
[0019] 其中,所述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材制得:川芎28重量份、人参24重量份、 甘草36重量份、海蛤壳12重量份、昆布9重量份、贝母6重量份、升麻4重量份、天花粉18 重量份、丹参34重量份、乳香24重量份、秦充5重量份、益母草37重量份、桃仁13重量份、 砂仁11重量份、草豆蔻12重量份、三棱8重量份、莪术2重量份、春不见27重量份、红娘子 1重量份、魔芋1重量份、石蝉草12重量份、黄药子1重量份、蜘蛛1重量份、労苋菜17重量 份、九子连环草12重量份、五色梅根24重量份、衣鱼2重量份、四脚蛇1重量份、土常山25 重量份。
[0020]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药膏的制备方法,其中,其制备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桃仁、砂仁和海蛤壳粉碎小块,置于煅烧容器中,煅烧至酥脆时,取出,放凉, 碾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其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2~4次,每次1~3小时,每次加 入4~8倍量的水,煎煮液过滤,合并各次的过滤液,加入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至醇 含量为40%~50%,静置3~5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并粉碎,获得混合粉末,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