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和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药散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63284阅读:来源:国知局
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方中瓜萎:清热化痰、解瘀散结;当归养血活血、祛瘀止痛;甘 草调和诸药、解疮毒;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痈疽恶疮;王不溜行活血消肿,行血通 经,催生下乳、治疗乳汁不通、痈肿、金疮出血;具有健脾和胃补虚益气血作用;方中当归、 王不溜行、黄芪补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对脾虚引起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 炎、慢性溃疡和口疮等疗效显著。
[0047] 现代医学证明黄芪有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压减少血栓形成,保护心脏、双向调 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作用;昆布能消痰散结、利水消肿,昆布流浸膏粉有 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其中所含褐藻酸纳有降血糖增强体液免疫和促进淋巴细胞转化 作用;木通有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清热利尿、活血通脉,有抗菌作用,体外试验结果显 示,木通水浸剂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通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诸药合 用,共同起到清热解毒、消痈散肿、活血化瘀、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抗应邀的能力、达到利水通 淋降低乳汁中体细胞数目的目的。
[0048] 冶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临床报告:
[0049] 1、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及发病机理
[0050] 隐性乳房炎中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的检出率相同,许丹宁等报道,在被检 的10个乳区中,感染葡萄球菌的乳区有8个,感染链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乳区各有4个, 混感现象较严重,葡萄球菌的感染具有普遍性,对隐性乳房炎危害最大,大肠杆菌的检出率 也很高,大肠杆菌属于环境性致病菌,主要通过粪便污染牛体而感染。
[0051] 无乳链球菌是传染性致病菌,其传播主要发生在挤奶过程中,如通过擦洗乳房用 的毛巾、水、挤奶员的手、挤奶杯等传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化脓 链球菌、大肠杆菌等一些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环境性致病菌,主要通过牛体、褥草、粪便、泥 土等传播。
[0052] 传染性致病菌的危害比较大,感染后即使本身不发病,也会形成传染源,因此,对 于这种传染性病原菌,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控制传染源,减少感染机会,尤其应注意切断 感染途径。环境性致病菌主要存在于周围环境中,不能完全消灭,当牛的抵抗能力降低时, 就能被感染导致发生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不表现临床症状,这些致病菌的存在极易因 外界条件和奶牛自身的抵抗能力的变化而发展成临床型乳房炎。
[0053] 2、症状与诊断
[0054] 隐性乳房炎因外表不表现明显的临床变化,可用BMT或LMT隐性乳房炎检测液检 测各乳区的乳汁,如果乳汁变绿或浓稠,再结合奶牛产奶量已开始降低之征兆,则可初步诊 断为患有隐性乳房炎。
[0055] 3、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理变化
[0056] 病原菌通过乳头管侵入乳腺后,依靠其附着、迀移特性或乳房内牛奶的流动,上 游至乳头乳池、乳腺乳池、乳导管、乳腺泡,并在各部位增殖而感染乳腺组织,病原菌感染 乳腺组织的能力受其在乳腺内膜组织上的附着能力影响,附着能力越强,病原菌在感染部 位存留的机会就越多,就易在此滋生。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乳头及乳腺内皮组 织均具有很强的附着力,是引起乳房炎的最主要的病原菌。
[0057] 这些病原菌在上游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自然存在于乳腺或牛奶中的少量白细胞,弓丨 起乳腺组织的防御性炎症反应。这些白细胞是奶牛抵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并且还可释放 一些介质,吸引血液中其他体液因素也进入感染区域,以协同吞噬或消灭病原菌。如果病原 菌未被完全消灭,就会继续增殖并开始更深地入侵小乳导管和乳腺腺泡区。泌乳细胞可被 病原菌分泌的毒素破坏,再加上其他一些有害刺激物质会使其血管的通透性增加,结果造 成更多的白细胞游走至感染部位,引起感染乳区发生炎症反应。炎症反应的程度依据病原 菌的性质、数量和感染程度而不同。炎症缓和、轻微时,乳房外观无明显变化,但检测的乳汁 中SCC升高,因此SCC可作为早期发现乳房炎症的一个重要指标。炎症反应明显、剧烈时, 乳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乳汁外观异常,炎症严重的奶牛还会出现体温升高甚至 毒血症等全身性反应。
[0058] 4、奶牛乳房炎的实验室检查
[0059] 隐性乳房炎必须通过乳汁C.M.T实验室检查结果判定,取新鲜乳样2毫升置于检 验皿中,加入C.M.T试剂2毫升,缓慢作同心圆搅拌15秒后,观察结果。被检乳样如果全部 呈凝胶状并有大量乳凝块附着皿底,则判定为阳性;乳样无变化,则判断为阴性。该被检乳 样必须新鲜,随采随检,试剂应用化学纯,稀释液为中性蒸馏水。体细胞检查时,当体细胞超 过50万/毫升,就有疑似乳房炎的可能,但要排除泌乳进程的影响。
[0060] 急性乳房炎是采患牛乳汁进行细菌学培养,对致病菌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如链 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都是诱发本病的易感致病菌。
[0061] 慢性乳房炎可取病变乳房的坏死组织并制作病理组织切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如 发现乳房组织细胞出现萎缩、变性、坏死等特征,结合乳房结构变化,则视为乳房炎。
[0062] 5、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方法
[0063]将金银花:50份;连翘:60份;蒲公英:60份;黄芪:30份;当归:30份;通草:30 份;瓜萎:40份;木通:50份;甘草:20份;王不溜行:60份;紫花地丁 :60份;昆布:50份; 川芎:60份;洗净、晾干、并按照上述重量份的中药混匀,切碎并研磨成200目以上粉末即 可。
[0064] 每一千克拌料一吨,饲味7~10天,治疗量加倍,不食的牛按每头60~70克灌服, 连用5~7天见效。
[0065] 6、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疗效评估
[0066] 实验观察、宁夏吴某某第五奶牛厂600头奶牛,其中420头均为奶牛隐性乳房炎, 链球菌80例,大肠艾希氏菌50例,金黄葡萄球菌50例,总有效率达96. 67%,治愈率达 76. 67%。
[0067] 详见表1
[0068]
【主权项】
1. 一种预防和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由重量份数的金银花 47~53份;连翘57~63份;蒲公英57~63份;黄芪27~33份;当归27~33份;通 草27~33份;瓜萎40~45份;木通7~53份;甘草20~25份;王不留彳丁57~63 份;紫花地丁60~65份;昆布47~53份;川芎57~63份制成,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的 原料成份、洗净晾干,混匀,粉碎即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和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由 重量份数的金银花47份;连翘57份;蒲公英57份;黄芪27份;当归27份;通草27份; 瓜萎40份;木通47份;甘草20份;王不留行57份;紫花地丁60份;昆布47份;川考 57份制成,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的原料成份、洗净晾干,并按照上述成分的原料混匀,采用 超微粉碎,成为超微粉末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和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由 重量份数的金银花50份;连翘60份;蒲公英60份;黄芪30份;当归30份;通草30份; 瓜萎40份;木通50份;甘草20份;王不留行60份;紫花地丁60份;昆布50份; 川芎60份;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的原料成份、洗净晾干,并按照上述成分的原料混匀,采 用超微粉碎,成为超微粉末,或切碎并碾磨成200目以上粉末,即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和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由 重量份数的金银花53份;连翘63份;蒲公英63份;黄芪33份;当归33份;通草33份;瓜 萎45份;木通53份;甘草25份;王不留行63份;紫花地丁65份;昆布53份;川考63份 制成,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的原料成份、洗净晾干,并按照上述成分的原料混匀,切碎并碾 磨成200目以上粉末,即可。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动物药品领域,特别是一种预防和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药散剂,针对奶牛隐性乳房炎不易检测及危害,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防和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药散剂:由重量份数的金银花 47~53份;连翘 57~63份;蒲公英 57~63份;黄芪 27~33份;当归 27~33份;通草 27~33份;瓜蒌 40~45份;木通 7~53份;甘草 20~25份;王不溜行 57~63份;紫花地丁 60~65份;昆布 47~53份;川芎 57~63份制成,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的原料成份、洗净晾干,混匀,粉碎即可;该中药散剂既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化瘀;又能疗毒内攻;还能泄热利水;通经下乳,补气益脾,抗菌消炎,预防和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效果显著。
【IPC分类】A61K9-14, A61K36-86, A61P15-14
【公开号】CN104800421
【申请号】CN201510196404
【发明人】完颜德杰, 完颜亚州, 完颜亚坤
【申请人】河南省首家中兽医药服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