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牙周炎的含漱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93499阅读:来源:国知局
流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 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碎成粉末,过20目筛;
[0024] 第二步,取余下原料药,分别粉碎成细粉,按上述重量份混匀,加入相对于该步获 得的混合物1~3倍量的水,加热提取2次,每次提取30~45分钟,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 置,过滤,浓缩除去水,获得干膏,粉碎成粉末,过20目筛;
[0025] 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获得的粉末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的8~12倍 的去离子水,获得含漱剂,常规灭菌,装瓶。
[0026] 各原料药药理如下:
[0027] 地莶根:为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地莶的根,味苦,微甘,性平,归肝、肺、脾经,具 有活血止血,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通经,难产,产后腹痛,胞衣不下,崩漏,白带,咳嗽,吐 血,痢疾,黄疸,血淋,风湿痛,牙痛,疝气,跌打损伤等证。
[0028] 三加皮:味苦、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舒筋的功效,主治感冒发 热,咽痛,头痛,咳嗽胸痛,泄泻,痢疾,胁痛,黄疸,石淋,带下,风湿痹痛,腰腿酸痛,跌打损 伤等证。
[0029] 山矾叶:为山矾科山矾属植物山矾的叶,味酸、涩、微甘,性平,具有清热解毒,下 气,止血的功效,主治久痢,风火赤眼,扁桃体炎,中耳炎,咳嗽,呕吐,咳血,便血等证。
[0030] 鹿茸草:味苦、性凉,用于咳嗽,吐血,赤痢,带下,牙龈炎,乳腺炎,疖肿。
[0031]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杀虫的功 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 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瘆,湿疮,耳道流脓等证。
[0032] 牛膝:味苦、甘、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饮 血下行等证,主治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口疮,吐血 等证。
[0033] 谷精草:味辛、甘,性平,归肝、胃经,具有疏风散热、明目退翳的作用,用于目赤肿 痛、羞明多泪、风热头痛、牙痛等证。
[0034] 杜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入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用于热毒 炽盛之阴虚发热、湿热结毒之肠痈、气结血瘀、口干、舌红绛等证;以及肝火目赤肿痛,胃火 牙龈疼痛。
[0035] 白芍:拉丁名Paeoniae Radix Alba,味苦、酸,性凉,入肝、脾经,具有养血柔肝,缓 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主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 漏,带下等证。
[0036] 山大黄:拉丁名Radix et Rhizome Rhei Franzenbachii,为寥科植物波叶大黄 的根及根茎,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泻热解毒;凉血行瘀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痢 疾;经闭腹痛;吐血衄血;跌打瘀痛;痈肿疔毒;口舌糜烂;烧烫伤等证。
[0037] 蓍草:味辛;苦;性平温,具有祛风止痛;活血解毒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头风痛; 牙痛;风湿痹痛;血瘀经闭;腹部痞块;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疮毒等证。
[0038] 山白菊:味苦、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凉血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 炎,支气管炎,肝炎,肠炎,热淋,痈肿疔毒,蛇虫咬伤等证。
[0039] 肉苁蓉:为列当科肉苁蓉属植物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的肉质茎,拉丁名herba cistanches,味甘、咸,性温,入肾,大肠经,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肾阳虚 衰,精血不足之阳瘘早泄,不孕不育,腰膝酸痛,耳鸣耳聋,尿频尿数,肾虚肠燥及产后血虚、 病后津液不足的便秘等证。
[0040] 升麻:味辛、微甘,性微寒,入肺、脾、胃、大肠经,具有发表透瘆,清热解毒,升举阳 气的功效。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瘆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等证。
[0041] 白芷: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 肿排脓的功效,主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 皮肤燥痒,疥癣等证。
[0042] 乌梅:味苦、酸、涩,性温,入肝、肺、脾、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止血,生津的作用, 用于治疗久痢不止,湿热泻痢,便血、尿血、雪崩等证。
[0043] 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养肾的 功效,主治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 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等证。
[0044] 金银花:拉丁名lonicerae japonicae flos,味甘、性寒,入心、肺、胃、大肠经,有 清热解毒的作用,兼能凉血止痢。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温热病热毒较盛,或温病初起热邪尚 在上焦而未下行时;热毒下痢、大便下血;暑温证。
[0045] 败酱草: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 功效,用于肠痈,肺痈高热,咳吐脓血,热毒疮疔,胸腹疼痛,产后腹痛,痛经等证。
[0046] 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排脓、除痹、利水的功 能,用于脾胃虚弱,便溏腹泻,或妇女带下病,脾虚湿盛水肿,小便不利,或脚气肿痛;湿热痹 痛,手足拘挛,酸楚疼痛;肺痈咳唾脓痰,或肠痛拘急腹痛。
[0047] 甘草:性平,味甘,入十二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 诸药的作用,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痈疽疮疡、咽喉肿 痛,气喘咳嗽,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
[0048]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 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49] 实施例1含漱剂
[0050] 将地莶根l〇g、三加皮l〇g、山矾叶3g、黄连30g、杜丹皮15g、白芍15g、山大黄20g、 蓍草l〇g、升麻l〇g、白芷20g、乌梅3g、金银花30g、败酱草15g、薏苡仁15g分别粉碎成细粉, 按上述重量份混匀,加850g醇浓度为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 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碎成粉末,过20目筛,取鹿茸草 15g、牛膝15g、谷精草10g、山白菊10g、肉苁蓉15g、玄参IOg和甘草IOg分别粉碎成细粉,按 上述重量份混匀,加入2kg的水,加热提取2次,每次提取45分钟,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 过滤,浓缩除去水,获得干膏,粉碎成粉末,过20目筛,将前面获得的粉末混合,加入相对于 混合物质量的10倍的去离子水,获得含漱剂,常规灭菌,装瓶。
[0051] 药物的毒性试验
[0052] 急性毒性试验:
[0053] 试验方法:应用NIH小鼠4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8~22g,进行急性毒性试 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 施例1制备的含漱剂浓缩至8g生药/ml,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 (即单次给药剂量为40g 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 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 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 本发明的含漱剂LD 5(I> 40g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75g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 临床用药量为6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1 g生药/kg/日。 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0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750 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0054] 蓄积毒性试验:
[0055] 试验方法:选用20只健康小白鼠,雌、雄各10只,以本发明实施例1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