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50615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效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有效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主要是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烟酒无度,睡眠不足引起的。大部分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颠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纯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
[0003]目前有一些中药或西药治疗方式,但是中药治疗见效特别慢,疗程特别长,而且不能彻底缓解症状,容易复发,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西药对身体副作用较大,花费较高,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可以迅速消除病人的临床表现,减轻病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0005]本发明依据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中药传统理论,精选了二十多种中草药,通过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配制而成的,对于神经性头痛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中药制剂制备方便,服用后见效快,无毒副作用,服药后无不良反应。
[0006]本发明所选用中草药的药性及药理分别为:
钩藤:甘,凉。归肝、心包经。
[0007]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
[0008]人参: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
[0009]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瘘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0010]南木香:苦,温。
[0011]功能主治:理气止痛,祛风活血。用于胃痛,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0012]刺蒺藜:味苦;辛;性平。归肝;肺;肾;心经。
[0013]功能主治:平肝;解郁;祛风明目。主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目赤翳障;风瘆瘙痒;白癜风;疮疽;瘰疬。
[0014]车前子: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0015]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0016]黄耆:甘,温。归肺、脾经。
[0017]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瘘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0018]石决明:咸,寒。归肝经。
[0019]功能主治: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0020]白僵蚕:味辛;咸;性平。归肝;肺;胃经。
[0021]功能主治: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主惊痫抽搐冲风口喁眼斜;偏正头痛;咽喉肿痛;瘰疬;痄腮;风瘆;疮毒。
[0022]木通:苦、微寒。归经:入心经、小肠经、膀胱经。
[0023]功能主治: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
[0024]独活: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0025]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0026]麦门冬:甘微古,寒。入肺、胃、七、经。
[0027]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瘘,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0028]蔓荆子: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
[0029]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0030]荜茇:辛,热。归胃、大肠经。
[0031]功能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外治牙痛。
[0032]青皮:苦、辛,温。归肝、胆、胃经。
[0033]功能主治: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
[0034]麦芽:甘,平。归脾、胃经。
[0035]功能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0036]淫羊藿:辛、甘,温。归肝、肾经。
[0037]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瘘遗精,筋骨瘘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
[0038]辛夷:辛,温。归肺、胃经。
[0039]功能主治: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0040]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0041]功能主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0042]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0043]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0044]红花:性温,味辛。
[0045]功能主治: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
[0046]枳实:苦、辛、酸,温。归脾、胃经。
[0047]功能主治: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0048]墨旱莲:甘、酸,寒。归肾、肝经。
[0049]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0050]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0051]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0052]牛夕:苦;酸;性平。肝;肾经。
[0053]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
[0054]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0055]功能主治:发表透瘆,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瘆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0056]猪苓: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0057]功能主治: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0058]川;: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0059]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0060]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钩藤3-8份、人参1-5份、南木香2-6份、刺蒺藜5-15份、
车前子5-15份、黄耆5-15份、石决明2-6份、白僵蚕1_5份、
木通2-6份、独活3-8份、麦门冬3-8份、蔓荆子5-15份、
荜茇2-6份、青皮3-8份、麦芽5-15份、淫羊藿1-5份、
辛夷5-15份、羌活2-6份、天南星5-15份、红花2_6份、
枳实3-8份、墨旱莲1-5份、生姜1_5份、牛夕3-8份、
升麻3-8份、猪苓1-5份、川芎2-6份;
制备方法:
按配方比例将钩藤、人参、南木香、刺蒺藜、车前子、黄耆、石决明、白僵蚕粉碎成粗末备用,将剩余中草药洗净,放入高压锅于150-180°C内蒸20-40分钟,冷却至室温,摊放在竹席上用黑布覆盖置于阳光下晒干,粉碎成粗末;然后将备用的钩藤、人参、南木香、刺蒺藜、车前子、黄耆、石决明、白僵蚕与粉碎后的中草药混合粉碎成300 — 400目粉末,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即得成品。
[0061]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钩藤4-6份、人参2-4份、南木香3-5份、刺蒺藜8-12份、
车前子8-12份、黄耆8-12份、石决明3-5份、白僵蚕2_4份、
木通3-5份、独活4-6份、麦门冬4-6份、蔓荆子8-12份、
荜茇3-5份、青皮4-6份、麦芽8-12份、淫羊藿2-4份、
辛夷8-12份、羌活3-5份、天南星8-12份、红花3_5份、
枳实4-6份、墨旱莲2-4份、生姜2-4份、牛夕4-6份、
升麻4-6份、猪苓2-4份、川芎3-5份。
[0062]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钩藤5份、人参3份、南木香4份、刺蒺藜10份、
车前子10份、黄耆10份、石决明4份、白僵蚕3份、
木通4份、独活5份、麦门冬5份、蔓荆子10份、
荜茇4份、青皮5份、麦芽10份、淫羊藿3份、
辛夷10份、羌活4份、天南星10份、红花4份、
枳实5份、墨旱莲3份、生姜3份、牛夕5份、
升麻5份、猪苓3份、川芎4份。
本发明所述一种有效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以上诸味中药按照中医药理论配伍组合,各位药物协同作用,互为补充,针对神经性头痛及其临床症状,发挥标本兼治的作用,针对头痛以及伴发的失眠,多梦,头晕,耳鸣,食欲不振,烦躁易怒,焦虑不安等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纯中药组合物无耐药性,成本低,取材广,有效率高达98%。
【具体实施方式】
[0063]实施例1
钩藤3g、人参lg、南木香2g、刺蒺藜5g、
车前子5g、黄耆5g、石决明2g、白僵蚕lg、
木通2g、独活3g、麦门冬3g、蔓荆子5g、
荜茇2g、青皮3g、麦芽5g、淫羊藿lg、
辛夷5g、羌活2g、天南星5g、红花2g、
枳实3g、墨旱莲lg、生姜lg、牛夕3g、
升麻3g、猪苓lg、川芎2g;
制备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