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剂及制法_4

文档序号:9224559阅读:来源:国知局
,脉沉细。选取符合上述诊断依据的患者362人,其中 男性175例、女性187人,年龄在20岁-56岁之间。患者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 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服用本 发明实施例5所得产品,服用方法:每天两次,每次150-180mL,7天一个疗程。对照组:与实 验组在完全相同的时间与环境下,使用其他相关产品(如扑尔敏,多滤平,荨麻瘆丸等常规 药品)。共观察治疗三个疗程。疗效情况判定标准:临床治愈:瘆块消退,瘙痒消失,急性者 1周以上无发作,慢性者半年以上无反复;显效:瘆块消退,瘙痒基本消失,急性者1周以上 仍有少量瘆块;慢性者发作次数减少,时间间隔延长,瘙痒明显减轻;有效:慢性者经治疗 瘆块减少,发作次数有所减少,间隔时间稍延长,瘙痒减轻;无效:治疗后急行者1周内、慢 性者3个月内瘆块、瘙痒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结果如表1所 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比较
疗效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所得产品的实验组临床治愈165例(67. 1%); 显效43例(17. 5%);有效34例(13. 8%);无效4例(1. 6%);总有效率为98. 4%。效果明显优 于对照组。实验表明使用本发明所得治疗荨麻瘆的中药剂与使用其他治疗荨麻瘆的产品相 比,其疗效大幅度提高,且有效率显著提升。
[0055]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治疗荨麻瘆的中药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玉米须 10-16 ;山稔叶8-12 ;赤小豆6-13 ;铁包金9-14 ;磨盘草12-16 ;羌活8-13 ;毛麝香5-9 ;赤茯 苓8-15 ;莲子菜11-14 ;陆英6-9 ;浮萍10-13 ;大叶南苏8-14 ;满江红10-15 ;冷饭果7-14 ; 苍术11-16 ;通天草9_16。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荨麻瘆的中药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 均为重量份:玉米须12-14 ;山稔叶9-11 ;赤小豆8-11 ;铁包金10-13 ;磨盘草13-15 ;羌 活9. 5-11. 5 ;毛麝香6-8 ;赤茯苓10-13 ;莲子菜12-13 ;陆英7-8 ;浮萍11-12 ;大叶南苏 10-12 ;满江红11-14 ;冷饭果9-12 ;苍术13-14 ;通天草11-14。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荨麻瘆的中药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 均为重量份:玉米须13 ;山稔叶10 ;赤小豆9. 5 ;铁包金11. 5 ;磨盘草14 ;羌活10. 5 ;毛麝 香7 ;赤茯苓11. 5 ;莲子菜12. 5 ;陆英7. 5 ;浮萍11. 5 ;大叶南苏11 ;满江红12. 5 ;冷饭果 10. 5 ;苍术13. 5 ;通天草12. 5。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荨麻瘆的中药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 接受的水剂,制备方法如下: (1) 冷饭果洗净,置于炒制容器中,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表面呈焦褐色,取出放凉,捣 碎,备用;赤小豆研成细粉,与冷饭果粉混合,过筛,备用; (2) 苍术片置于米泔水中浸泡15-25分钟(优选浸泡20分钟),取出,置蒸锅内,中火加 热蒸透,取出干燥,备用;赤茯苓洗净,置于米醋中浸泡8-14分钟(优选置于米醋中浸泡11 分钟),取出,置于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备用; (3) 将步骤(2)处理后的原料药与玉米须、山稔叶、陆英、满江红和通天草置于瓦罐中, 加5-8倍量的清水(优选加6. 5倍量的清水),文火加热煎煮26-46分钟(优选文火加热煎煮 36分钟),过滤,药渣再加4-7倍量的清水(优选加5. 5倍量的清水),文火加热煎煮12-20分 钟(优选文火加热煎煮16分钟),过滤,合并两次煎液,备用; (4) 将铁包金、磨盘草、羌活、毛麝香、莲子菜、浮萍和大叶南苏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细 粉,然后将混合细粉置于中药提取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0%-60%的乙醇(优选加入质量浓 度为5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回流提取32-50分钟(优选第一次回流提取 41分钟),第二次回流提取18-30分钟(优选第二次回流提取24分钟),合并两次醇提液,过 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为1. 15-1. 20的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 备用; (5) 向步骤(3)所得煎液中加入步骤(4)所得干膏粉,文火加热6-10分钟(优选文火加 热8分钟),双层棉纱布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步骤(1)所得混合药粉,搅拌均匀,灭菌,封装, 即得。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荨麻瘆的中药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过100-140目筛(优选的过110-13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120目筛)。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荨麻瘆的中药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 乙醇的量为原料量的5-8倍(优选的乙醇的量为原料量的6-7倍,更加优选的乙醇的量为原 料量的6. 5倍)。7.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荨麻瘆的中药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 接受的丸剂,制备方法如下: (1) 冷饭果洗净,置于炒制容器中,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表面呈焦褐色,取出放凉,捣 碎,备用; (2) 玉米须、赤小豆、毛麝香、赤茯苓和铁包金分别洗净,加4-8倍量的清水(优选加6 倍量的清水),于室温下浸泡40-60分钟(优选于室温下浸泡50分钟),然后武火加热煮沸, 转文火煎煮22-40分钟(优选转文火煎煮31分钟),过滤,药渣再加清水没过药面,文火煎 煮10-18分钟(优选文火煎煮14分钟),过滤,合并两次药液,减压浓缩至80°C相对密度为 1.25-1.30的稠膏,备用; (3) 将除步骤(1)和步骤(2)以外的原料药充分干燥,粉碎成细粉,与步骤(1)所得冷 饭果粉混合,过90-130目筛(优选过110目筛),得混合药粉备用; (4) 向步骤(2)所得稠膏中加入上述混合药粉,机械搅拌,边搅拌边加入其它辅料,混合 均匀,制成黄豆大小的丸剂,即得。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荨麻瘆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 所述辅料为质量分数为7%的羟丙甲基纤维素和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细粉。9.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荨麻瘆的中药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 接受的片剂,制备方法如下: (1) 按配方比例称取各原料药,置于中药干燥箱中充分干燥,取出,粉碎成细粉,过 90-130目筛(优选过110目筛),得混合药粉; (2)将上述药粉按照0. 35-0. 55g/片(优选按照0. 45g/片)计量,按照片剂的加工制备 方法制成片状剂型。10.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荨麻瘆的中药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 接受的粉剂,制备方法如下: (1) 按配方比例称取各原料药,置于中药干燥箱中,于55-65 °C干燥28-46分钟(优选于 60°C干燥37分钟),取出,粉碎成细粉,过60-100目筛(优选过80目筛),得混合药粉; (2) 将上述药粉按照8-12g/袋(优选按照IOg/袋)的计量,分装入袋,即得。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玉米须10-16;山稔叶8-12;赤小豆6-13;铁包金9-14;磨盘草12-16;羌活8-13;毛麝香5-9;赤茯苓8-15;莲子菜11-14;陆英6-9;浮萍10-13;大叶南苏8-14;满江红10-15;冷饭果7-14;苍术11-16;通天草9-16。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本发明的中药原料经辨证配伍,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去除瘙痒和风团的功效;药源易得,成本低廉,能够减轻患者负担。
【IPC分类】A61K36/899, A61P17/00
【公开号】CN104940683
【申请号】CN201510331993
【发明人】陈欣
【申请人】山东美泉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6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