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意外昏迷诊断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66326阅读:来源:国知局
:
[0059]S121、检测是否存在脉搏信号;
[0060]S122、若存在脉搏信号则判定监测对象已佩戴可穿戴设备,并检测以及记录当前体温;
[0061]S123、若不存在脉搏信号则记录检测次数;
[0062]S124、判断检测次数是否大于预设次数;
[0063]S125、若大于预设次数,则判定监测对象未佩戴可穿戴设备;
[0064]S126、若不大于预设次数,则重新检测是否存在脉搏信号。
[0065]通过检测是否存在脉搏判断监测对象是否佩戴可穿戴设备,判断过程既简单又准确,同时在检测到脉搏的情况下记录体温信号,实时更新体温信号,且根据检测次数判断是否需要循环检测,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损耗。
[0066]进一步的,“检测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有特征信号”之前还包括:
[0067]判断是否处于睡眠模式;
[0068]若处于睡眠模式则记录睡眠时间点,并根据睡眠时间点和习惯睡眠时长得到当前睡眠时间段;在当前睡眠时间段内调整第一预设时间段;
[0069]若不处于睡眠模式,则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习惯睡眠时间段内;
[0070]若处于习惯睡眠时间段内则调整第一预设时间段;
[0071]若不处于习惯睡眠时间段内则不改变第一预设时间段时长。
[0072]根据是否处于睡眠模式、睡眠时间段调整第一预设时间段,使得检测周期更合理。
[0073]—种意外昏迷诊断系统,包括:
[0074]监控模块1,用于周期性检测体温信号,并根据体温信号判断监测对象是否已佩戴可穿戴设备;周期性检测脉搏信号,并根据脉搏信号判断监测对象是否已佩戴可穿戴设备;
[0075]第一检测模块5,用于检测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有特征信号;
[0076]第一判断模块6,用于判断脉搏信号是否正常;
[0077]刺激模块7,用于开启刺激机制;
[0078]第二判断模块8,用于判断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有特征信号;
[0079]第一判定模块9,用于判定监测对象是否正常;
[0080]告警模块10,用于发出告警信号。
[0081]上述意外昏迷诊断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监控模块I周期性检测体温信号和脉搏信号,实时监控检测对象的体温和脉搏信息,并根据体温信号和脉搏信号判断监测对象是否配戴可穿戴设备,防止可穿戴设备意外脱落导致诊断不准确;第一检测模块5通过检测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特征信号判断检测对象是否正常;并通过第一判断模块6判断脉搏信号是否正常;脉搏信号不正常时刺激模块7开启刺激机制,给监测对象施加刺激,从而第二判断模块8能够进一步判断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是否存在特征信号;告警模块10根据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特征信号异常情况发出告警信号,能够在异常情况下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避免造成生命危险。
[0082]第二检测模块111,用于检测体温信号;
[0083]第三判断模块112,用于判断检测的体温信号变化是否超过预设值;
[0084]第三检测模块113,用于检测是否存在脉搏信号;
[0085]第一记录模块114,用于记录当前体温;
[0086]第二记录模块115,用于记录检测次数;
[0087]第四判断模块116,用于判断检测次数是否大于预设次数;
[0088]第二判定模块117,用于判定监测对象是否已佩戴可穿戴设备。
[0089]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二检测模块111检测体温信号并通过第三判断模块112判断体温信号变化是否异常从而判断监测对象是否佩戴可穿戴设备,并且通过第三检测模块113检测是否存在脉搏信号判断监测对象是否佩戴可穿戴设备,防止监测对象并未佩戴可穿戴设备但可穿戴设备处于一个有温度的环境检测到温度信号造成误判。
[0090]进一步的,所述监控模块还包括:
[0091]第四检测模块121,用于检测是否存在脉搏信号;
[0092]第三记录模块122,用于检测以及记录体温信号;
[0093]第四记录模块123,用于记录检测次数;
[0094]第五判断模块124,用于判断检测次数是否大于预设次数;
[0095]第三判定模块125,用于判定监测对象是否已佩戴可穿戴设备。
[0096]从上述描述可知,第四检测模块121检测是否存在脉搏信号,并通过第三判定模块125判定监测对象是否已佩戴可穿戴设备,判断过程既简单又准确,同时通过第三记录模块记录体温信号,实时更新体温信号,且根据检测次数判断是否需要循环检测,避免了不必要的工作量。
[0097]进一步的,所述意外昏迷诊断系统还包括:
[0098]第六判断模块2,用于判断是否处于睡眠模式;
[0099]第七判断模块3,用于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习惯睡眠时间段内;
[0100]调整模块4,用于调整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时长。
[0101]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六判断模块2判断睡眠模式,第七判断模块3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习惯睡眠时间段内调整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时长,使得检测周期更合理。
[0102]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0103]一种意外昏迷诊断方法,包括:
[0104]S1、周期性检测体温信号,并根据体温信号判断监测对象是否已佩戴可穿戴设备;周期性检测脉搏信号,并根据脉搏信号判断监测对象是否已佩戴可穿戴设备;每隔Tl时间段内检测体温信号,并根据体温信号判断李某是否佩戴了可穿戴设备;每隔T2时间段内检测脉搏信号,并根据体温信号判断李某是否佩戴了可穿戴设备;
[0105]S2、若监测对象未佩戴可穿戴设备,则发出告警信号;如果判定出李某未佩戴可穿戴设备,则发出告警信号,通知管理人员现场确认李某的情况;
[0106]S3、若监测对象已佩戴可穿戴设备,判断是否处于睡眠模式;若处于睡眠模式则记录睡眠时间点,并根据睡眠时间点和习惯睡眠时长得到当前睡眠时间段;在当前睡眠时间段内调整第一预设时间段;若不处于睡眠模式,则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习惯睡眠时间段内;若处于习惯睡眠时间段内则调整第一预设时间段;若不处于习惯睡眠时间段内则不改变第一预设时间段时长;检测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有特征信号;如果李某佩戴了可穿戴设备,则判断其是否按下了睡眠键,如果按下了睡眠键,切换至睡眠模式,则记录当前时间,假设为晚上10点,并结合李某平常睡8个小时的习惯,则调整当天晚上10点至第二天6点的时间段内的第一预设时间段T3 ;优选的,加长T3的时间间隔;如果没按下睡眠键,但当前时间,比如凌晨4点处于习惯睡眠时间段晚上10点至第二天6点内,则调整当前检测的第一预设时间段T3 ;优选的,加长T3的时间间隔;如果没有按下睡眠键且当前时间不处于习惯睡眠时间段内,则不改变第一预设时间段T3 ;检测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有特征信号,优选的,特征信号为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加速度信号;
[0107]S4、若有特征信号,则判定监测对象正常;比如李某正常行走,显然能够检测到特征信号,则判断李某正常;
[0108]S5、若无特征信号,则判断脉搏信号是否正常;S6、若脉搏信号正常,则缩短脉搏检测的周期;
[0109]S7、若脉搏信号不正常,则开启刺激机制,并判断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有特征信号;若李某的脉搏信号不正常,对李某施加一些小刺激,比如振动;并在T3时间段内检测是否有特征信号;
[0110]S8、若有特征信号,则判定监测对象正常;
[0111]S9、若无特征信号,则发出告警信号;如果检测出李某的脉搏信号不正常,则发出警告信号,通知医护人员进行现场确认。
[0112]请参照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
[0113]周期性检测体温信号,并根据体温信号判断监测对象是否已佩戴可穿戴设备;具体流程包括:
[0114]检测体温信号,判断检测的体温信号变化是否超过预设值;若没有超过预设值,则检测结束,等待下一个周期检测体温信号;若超过预设值,则检测是否存在脉搏信号;若存在脉搏信号,则判定监测对象已佩戴可穿戴设备,并记录当前体温;若不存在脉搏信号,则记录检测次数;判断检测次数是否大于预设次数;若大于预设次数,则判定监测对象未佩戴可穿戴设备;若不大于预设次数,则重新检测是否存在脉搏信号;李某佩戴的可穿戴设备每隔Tl时间检测体温信号,并判断检测到的体温信号与最近一次检测的体温信号相比变化是否超过预设值,比如预设值为I度,最近一次检测到的体温信号为37度,而本次检测到的体温信号为37.5度,则体温检测结束,等待Tl时间后再进行体温信号检测;若本次检测到的体温信号为35度,则检测是否存在脉搏信号,若存在脉搏信号则判定李某佩戴了该可穿戴设备,并更新当前温度值为35度;若不存在脉搏信号,则记录检测次数,假设预设次数为15,而本次检测次数为14,则重新检测是否存在脉搏信号,如果本次检测次数为16,则判定李某未佩戴该可穿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