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66883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抑郁症这种心理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抑郁症患者每年都在增加,轻者情 绪低落,重者会导致自杀。
[0003]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思维迟缓,悲观无望,缺乏 主动,自责自罪,饮食不香,睡眠障碍,多疑多虑,常伴有全身多系统的与客观检查不相符的 多种多样的躯体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0004] 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证"的范畴。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以 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或易怒易哭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郁"的提出源自 两千多年前的古典医学著作《皇帝内经》,其中对由于情志失调所引起人体脏腑、经络、气血 津液、饮食情志的阻塞结滞等一系列变化都归于"郁",情志因素被看作是导致人体气机失 调的重要原因,所谓"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抑郁症发病病机是气机郁滞,而气机郁滞中 又以肝气郁结为核心,故有"治郁先治气,调气要先治肝"之说。中医学五行中,肝属木,因 此《皇帝内经》中有"木郁达之"的著名治法,对临床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后世医家论治郁 证多遵用此法。
[0005] 现代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电休克(抽搐)治疗。其中 心理治疗方法只适用轻度病例,中重度病例需要药物治疗,至于严重病例,才使用电休克治 疗的方法。目前使用最多的还是药物治疗,临床最常使用的抑郁药多为西药,多在用药两周 作用才开始起效,具有较大的副作用,需长期服用,且停药后容易反弹。而传统中药经过长 期的临床检验,在治疗效果、毒副作用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0006] 因此,亟需寻找一种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且不易复发的抗抑郁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 法。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9]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制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紫苏叶15~25 份,熟地25~40份,五味子20~40份,莲子心15~30份,黄苗15~30份,远志25~ 45份,山茱萸15~25份,丹皮10~15份,党参5~15份,木香25~40份,苦楝子6~ 10份,仙茅2~10份,肉桂2~10份,紫贝齿2~10份,无漏子5~15份,白首乌5~10 份,预知子5~10份,阿利藤2~10份,红景天5~15份,灯芯草5~10份,佛手10~15 份,人参5~15份,甘草15~40份。
[0010] 优选的,该治疗抑郁症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紫苏叶18~22 份,熟地30~35份,五味子25~35份,莲子心20~30份,黄芪20~30份,远志35~45 份,山茱萸15~20份,丹皮10~15份,党参10~15份,木香15~35份,苦楝子6~8 份,仙茅2~5份,肉桂5~8份,紫贝齿5~10份,无漏子5~10份,白首乌5~8份,预 知子5~8份,阿利藤2~5份,红景天5~10份,灯芯草5~8份,佛手10~15份,人参 5~10份,甘草30~40份。经药效学实验和临床实验,该配方的中药制剂的效果较好,且 成本较低。
[0011] 进一步优选的,该治疗抑郁症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紫苏叶20 份,熟地35份,五味子28份,莲子心28份,黄芪30份,远志40份,山茱萸20份,丹皮15份, 党参12份,木香33份,苦楝子7份,仙茅4份,肉桂5份,紫贝齿5份,无漏子5份,白首乌 7份,预知子5份,阿利藤2份,红景天8份,灯芯草7份,佛手12份,人参8份,甘草40份。 经药效学实验和临床实验,该配方的中药制剂的效果最好,且成本最低。
[0012] 根据需要,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可制成适于口服用药的制剂,可以是下述的任一剂 型: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散剂、滴丸、分散片、口腔崩解片、丸剂、散剂和口服液等。上述 各种剂型的药物均可以按照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
[0013] 所述治疗抑郁症的口服液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药混合后,加水至原料药 总重量的4~6倍,浸泡20~60min,在110~130°C下加热10~30min,然后降低温度至 100~105°C,继续加热10~20min,再升高温度至110~130°C,继续加热10~30min,再 次降温至80~90°C,加热10~20min,冷却,过滤,去渣,包装后制成口服液制剂;
[0014] 或将紫贝齿先煎,取液体,再与其他各原料药混合、烘干,粉碎,过100~200目筛, 制成散剂。
[0015] 上述治疗抑郁症药物的用法及用量与药物的剂型及患者的年龄、体重等因素有 关。以口服液和散剂为例,具体用法:口服,每天两剂口服液,每剂250ml,早晚饭后半小时 各一次,连服10天为一疗程。视病情,连用3~5个疗程即可痊愈。后期,热水冲服散剂, 每次6~10克,每天两次,长期使用,以巩固疗效。
[0016] 本发明中所用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0017] 紫苏叶,性味:辛,微温,无毒。归经:脾经、肺经二经。理气,和营;脾胃气滞,胸闷, 呕吐之证。辛香发散,外解风寒,发表散寒,行气和胃。
[0018] 黄苗,性味,甘,温。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 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 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瘘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大小 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0019] 无漏子,味甘,温,无毒,主温中益气,除痰嗽,补虚损。
[0020] 苦楝子,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主治: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用 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
[0021] 人参,味甘微寒,性温、平。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 益智。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
[0022] 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 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0023] 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之功效。常用于 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瘘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0024] 丹皮,性寒,味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 便血滞。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 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
[0025]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 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0026]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 通经脉,益气补血,养心安神的功效。用于阳瘘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 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咽干唇燥。
[0027] 灯芯草,性味:味甘、淡,性微寒。归经:归心、肺、小肠经。功效:清心火,利小便。 主治:用于心烦失眠,尿少涩痛,口舌生疮。
[0028] 佛手,性味:味辛、苦、酸,性温。归经:归肝、脾、胃、肺经。功能:有疏肝理气,和胄 止痛,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0029] 甘草,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 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 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30] 莲子心,苦,寒。归心、肾经。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用于热入心包,神昏 谵语,心肾不交,失眠遗精,血热吐血。
[0031] 党参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