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及制法_2

文档序号:9280510阅读:来源:国知局
;酸;性微寒。归经:肝;肺; 膀胱经。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利尿通淋;清热解表。主经闭;痛经;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风湿关节痛;淋病;水肿;湿热带下,外感发热;疟疾;咽痛;疔疮痈肿。
[0024] 泽兰:性味与归经:苦、辛,微温。归肝、脾经。有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的 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疮痈肿毒,水肿腹水。
[0025] 马蹄蕨:基原:为观音座莲科植物福建观音座莲的根茎。性味:苦;寒;凉。归经: 心;肺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祛瘀止血;镇痛安神。主痄腮;痈肿疮毒;毒蛇咬伤;跌打 肿痛;外伤出血;崩漏;乳痈;风湿痹痛;产后腹痛;心烦失眠。
[0026] 鹿衔草:基原:为鹿蹄草科植物普通鹿蹄草、鹿蹄草、日本鹿蹄草、红花鹿蹄草的 全草。性味:甘;苦;性温。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肾强骨;祛风除湿;止咳;止血。 主肾虚腰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新久咳嗽;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
[0027] 无箣根:基原:为葡萄科植物广东蛇葡萄的根或全株。性味:辛;苦;凉。归经:心; 脾经。功能主治:祛风化湿;清热解毒。主夏季感冒;风湿痹痛;痈疽肿毒;湿疮湿疹。
[0028] 心叶风毛菊:基原:为菊科植物心叶风毛菊的根。性味:味辛;性温。功能主治:祛 风;散寒;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0029] 马蹬草:基原:为铁角蕨科植物过山蕨的全草。性味:淡;平。归经:心经。功能主 治:活血化瘀;止血;解毒。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偏瘫;子宫出血;外伤出血;神经性皮炎; 下肢溃疡。
[003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中药贴配方科学,制备方法简单。除此之外,它 的优良之处还表现在: 1、本发明所得产品,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可有效根治病根; 2、 本配方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而成,具有活血止痛、祛风通络的功效; 3、 本发明所得产品,安全无副作用,药效直接作用患处,且携带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32]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IOg): 海桐皮8份,匙叶草10份,马钱子6份,百日草9份,牛马藤7份,西番莲6份,连翘11份, 倒扣草9份,泽兰8份,马蹄蕨6份,鹿衔草9份,无箣根7份,心叶风毛菊8份,马蹬草10 份。上述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的制备方法是: (1) 取马钱子洗净除杂,置于砂锅内,加入淘米水煮25分钟,取出与连翘一起,置于炒 锅内,武火翻炒至表面变焦,碾碎,淋入原料药质量〇. 3倍的冰糖水,文火焙干,取出; (2) 取海桐皮、牛马藤、马蹄蕨、无箣根和心叶风毛菊捡净杂质,清水洗净,加入生姜片, 一起置于沸水中没过药材2cm,密闭浸泡22分钟,取出切成片或段,文火烘干,粉碎过100目 筛; (3) 将匙叶草、百日草、西番莲、倒扣草、泽兰、鹿衔草和马蹬草抢水洗净,置于砂锅内, 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6倍的水煎煮,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24分钟,过滤后,收集滤 液,滤渣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5倍的水再次煎煮2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4 )将步骤(1)(2 )所制原料药加入到步骤(3 )所得滤液内,减压浓缩至至相对密度为 1. 14的稠膏(75°C),加入辅料混合,制成载药膏体,再经过涂布、切割、静置、包装等,制成 中药贴。
[0033] 实施例2-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IOg): 海桐皮13份,匙叶草14份,马钱子15份,百日草13份,牛马藤12份,西番莲10份,连翘16 份,倒扣草16份,泽兰12份,马蹄蕨14份,鹿衔草15份,无箣根14份,心叶风毛菊15份, 马蹬草13份。上述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的制备方法是: (1) 取马钱子洗净除杂,置于砂锅内,加入淘米水煮35分钟,取出与连翘一起,置于炒 锅内,武火翻炒至表面变焦,碾碎,淋入原料药质量〇. 6倍的冰糖水,文火焙干,取出; (2) 取海桐皮、牛马藤、马蹄蕨、无箣根和心叶风毛菊捡净杂质,清水洗净,加入生姜片, 一起置于沸水中没过药材2cm,密闭浸泡36分钟,取出切成片或段,文火烘干,粉碎过160目 筛; (3) 将匙叶草、百日草、西番莲、倒扣草、泽兰、鹿衔草和马蹬草抢水洗净,置于砂锅内, 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8倍的水煎煮,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38分钟,过滤后,收集滤 液,滤渣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再次煎煮2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4 )将步骤(1)(2 )所制原料药加入到步骤(3 )所得滤液内,减压浓缩至至相对密度为 1.26的稠膏(75°C),加入辅料混合,制成载药膏体,再经过涂布、切割、静置、包装等,制成 中药贴。
[0034] 典型病例:XXX,男性,39岁。主诉:患有腰间盘突出两年,期间曾做过按摩,症状有 所改善,近期劳累过度,病情开始加重,腰腿疼痛,并伴有活动受限,睡眠质量较差,左侧身 体发麻,下床较为困难。
[0035] 使用本实例所得中药贴,贴于患处,一天更换一次,十五天为一个疗程,患者使用 一个疗程后,疼痛有所减轻,可以轻微活动,坚持使用三个疗程后,病情明显改善,精神状态 好转,可正常活动,无腰腿痛,巩固一个疗程后,患者痊愈,随访半年内,病情未再复发。
[0036] 实施例3-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IOg): 海桐皮9份,匙叶草11份,马钱子8份,百日草10份,牛马藤9份,西番莲7份,连翘12份, 倒扣草11份,泽兰9份,马蹄蕨8份,鹿衔草11份,无箣根9份,心叶风毛菊10份,马蹬草 11份。上述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的制备方法是: (1) 取马钱子洗净除杂,置于砂锅内,加入淘米水煮28分钟,取出与连翘一起,置于炒 锅内,武火翻炒至表面变焦,碾碎,淋入原料药质量〇. 4倍的冰糖水,文火焙干,取出; (2) 取海桐皮、牛马藤、马蹄蕨、无箣根和心叶风毛菊捡净杂质,清水洗净,加入生姜片, 一起置于沸水中没过药材2cm,密闭浸泡26分钟,取出切成片或段,文火烘干,粉碎过120目 筛; (3) 将匙叶草、百日草、西番莲、倒扣草、泽兰、鹿衔草和马蹬草抢水洗净,置于砂锅内, 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6. 5倍的水煎煮,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28分钟,过滤后,收集 滤液,滤渣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5倍的水再次煎煮2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4 )将步骤(1)(2 )所制原料药加入到步骤(3 )所得滤液内,减压浓缩至至相对密度为 1. 18的稠膏(75°C),加入辅料混合,制成载药膏体,再经过涂布、切割、静置、包装等,制成 中药贴。
[0037] 实施例4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IOg): 海桐皮12份,匙叶草13份,马钱子13份,百日草12份,牛马藤10份,西番莲9份,连翘15 份,倒扣草14份,泽兰11份,马蹄蕨12份,鹿衔草13份,无箣根12份,心叶风毛菊13份, 马蹬草12份。上述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的制备方法是: (1) 取马钱子洗净除杂,置于砂锅内,加入淘米水煮32分钟,取出与连翘一起,置于炒 锅内,武火翻炒至表面变焦,碾碎,淋入原料药质量〇. 5倍的冰糖水,文火焙干,取出; (2) 取海桐皮、牛马藤、马蹄蕨、无箣根和心叶风毛菊捡净杂质,清水洗净,加入生姜片, 一起置于沸水中没过药材2cm,密闭浸泡32分钟,取出切成片或段,文火烘干,粉碎过140目 筛; (3) 将匙叶草、百日草、西番莲、倒扣草、泽兰、鹿衔草和马蹬草抢水洗净,置于砂锅内, 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7. 5倍的水煎煮,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34分钟,过滤后,收集 滤液,滤渣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再次煎煮2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4 )将步骤(1)(2 )所制原料药加入到步骤(3 )所得滤液内,减压浓缩至至相对密度为 1.22的稠膏(75°C),加入辅料混合,制成载药膏体,再经过涂布、切割、静置、包装等,制成 中药贴。
[0038] 典型病例:XXX,女性,46岁。主诉:腰部疼痛难忍,双腿麻木,不能行走;病史:患者 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腰部曾受过伤,近期疼痛加剧,以为旧伤复发,遂去医院检查,经CT显 示3-4节腰间盘突出,确诊为腰间盘突出。
[0039] 经朋友介绍使用本实例所得中药贴,贴于患处,一天更换一次,十五天为一个疗 程,患者使用一个疗程后,疼痛开始减轻,继续使用两个疗程后,不适症基本消除,患者痊 愈,复诊检查,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