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及制法_3

文档序号:9280510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0] 实施例5-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IOg): 海桐皮10. 5份,匙叶草12份,马钱子10. 5份,百日草11份,牛马藤9. 5份,西番莲8份,连 翘13. 5份,倒扣草12. 5份,泽兰10份,马蹄蕨10份,鹿衔草12份,无箣根10. 5份,心叶风 毛菊11. 5份,马蹬草11. 5份。上述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的制备方法是: (1) 取马钱子洗净除杂,置于砂锅内,加入淘米水煮30分钟,取出与连翘一起,置于炒 锅内,武火翻炒至表面变焦,碾碎,淋入原料药质量〇. 45倍的冰糖水,文火焙干,取出; (2) 取海桐皮、牛马藤、马蹄蕨、无箣根和心叶风毛菊捡净杂质,清水洗净,加入生姜片, 一起置于沸水中没过药材2cm,密闭浸泡29分钟,取出切成片或段,文火烘干,粉碎过130目 筛; (3) 将匙叶草、百日草、西番莲、倒扣草、泽兰、鹿衔草和马蹬草抢水洗净,置于砂锅内, 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煎煮,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31分钟,过滤后,收集滤 液,滤渣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6倍的水再次煎煮2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4 )将步骤(1)(2 )所制原料药加入到步骤(3 )所得滤液内,减压浓缩至至相对密度为 1.20的稠膏(75°C),加入辅料混合,制成载药膏体,再经过涂布、切割、静置、包装等,制成 中药贴。
[0041] 试验例1本发明所得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 选取人群:2014年2月-2015年4月,依据就诊病历,在六所医院筛选有腰间盘突出的 患者284例,年龄30-64岁,平均年龄42. 8±3. 4岁,病程20天-10年,其中男性患者152 例,女性患者132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症状、体征及CT确诊为腰间盘突出,且排出有 严重器官性疾病的,有腰椎管狭窄、腰椎畸形、腰椎滑脱的,未能按要求治疗的患者。
[0042] 试验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86例和对照组9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 程、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实验组使用本发明所得产品,贴于患处,一天更换一次,十五天 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其他常规药物(万通筋骨贴、腰痛宁胶囊、云南白药膏、腰痹通胶囊 等)。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
[0043]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文献疗效标准,(1)治愈:腰腿疼症状及体征消失,腰部活动 正常,可正常工作和生活;(2)显效:腰腿痛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腰部活动明显改善,可做 轻微活动;(3)好转:腰腿痛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不能长久工作;(4)无效:腰腿痛症状及 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0044] 临床结果:经三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的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总有效率=治愈 率+显效率+好转率)
由表1可知,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 8%,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 7%,明显低于实验组 的治疗效果,说明本发明所得产品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004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实验组无一例不良反应者,而对照组有7例出现过敏反应,停 药后即可好转;治疗半年后,随访两组患者,实验组仅有1例复发,对照组复发患者达到12 例,说明本发明所得产品标本兼治,安全无刺激。
[0046]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中药,包括祛风通络的海桐皮,活血化瘀的匙叶草、马蹬草,消 肿止痛的马钱子,清热利湿的百日草,活血调经的牛马藤,活血止痛的西番莲,消肿散结的 连翘,活血化瘀的倒扣草,祛瘀消痈的泽兰,镇痛安神的马蹄蕨,补肾强骨的鹿衔草,祛风化 湿的无箣根,祛风散寒的心叶风毛菊,多种药材协同作用,共奏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
[0047] 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 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 份:海桐皮8-13 ;匙叶草10-14 ;马钱子6-15 ;百日草9-13 ;牛马藤7-12 ;西番莲6-10 ;连翘 11-16 ;倒扣草9_16 ;泽兰8_12 ;马蹄蕨6_14 ;鹿衔草9_15 ;无箣根7_14 ;心叶风毛菊8_15 ; 马蹬草10-13。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其特征在于,海桐皮9-12 ;匙叶 草11-13 ;马钱子8-13 ;百日草10-12 ;牛马藤9-10 ;西番莲7-9 ;连翘12-15 ;倒扣草11-14 ; 泽兰9-11 ;马蹄蕨8-12 ;鹿衔草11-13 ;无箣根9-12 ;心叶风毛菊10-13 ;马蹬草11-12。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其特征在于,海桐皮10. 5 ;匙叶 草12 ;马钱子10. 5 ;百日草11 ;牛马藤9. 5 ;西番莲8 ;连翘13. 5 ;倒扣草12. 5 ;泽兰10 ;马 蹄蕨10 ;鹿衔草12 ;无箣根10. 5 ;心叶风毛菊11. 5 ;马蹬草11. 5。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如下: (1) 取马钱子洗净除杂,置于砂锅内,加入淘米水煮25-35分钟(优选的:煮28-32分 钟;更加优选的:煮30分钟),取出与连翘一起,置于炒锅内,武火翻炒至表面变焦,碾碎,淋 入冰糖水,文火焙干,取出; (2) 取海桐皮、牛马藤、马蹄蕨、无箣根和心叶风毛菊捡净杂质,清水洗净,加入生姜片, 一起置于沸水中没过药材2cm,密闭浸泡,取出切成片或段,文火烘干,粉碎过筛; (3) 将匙叶草、百日草、西番莲、倒扣草、泽兰、鹿衔草和马蹬草抢水洗净,置于砂锅内, 加水煎煮,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过滤后,收集滤液,滤渣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5-7 倍的水(优选的: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6倍的水)再次煎煮2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所得滤 液; (4) 将步骤(1) (2)所制原料药加入到步骤(3)所得滤液内,减压浓缩至稠膏,加入辅 料混合,制成载药膏体,再经过涂布、切割、静置、包装等,制成中药贴。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 淋入冰糖水的量为原料药质量的0. 3-0. 6倍(优选的:淋入冰糖水的量为原料药质量的 〇. 4-0. 5倍;更加优选的:淋入冰糖水的量为原料药质量的0. 45倍)。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2) 密闭浸泡22-36分钟(优选的:密闭浸泡26-32分钟;更加优选的:密闭浸泡29分钟)。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2) 粉碎过100-160目筛(优选的:粉碎过120-140目筛;更加优选的:粉碎过130目筛)。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3) 加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6-8倍(优选的:加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6. 5-7. 5倍; 更加优选的:加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7倍)。9.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3) 转小火煎煮24-38分钟(优选的:转小火煎煮28-34分钟;更加优选的:转小火煎煮31 分钟)。10.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4)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4-1. 26的稠膏(优选的: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8-1. 22 的稠膏;更加优选的: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0的稠膏)。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贴,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份:海桐皮8-13;匙叶草10-14;马钱子6-15;百日草9-13;牛马藤7-12;西番莲6-10;连翘11-16;倒扣草9-16;泽兰8-12;马蹄蕨6-14;鹿衔草9-15;无莿根7-14;心叶风毛菊8-15;马蹬草10-13。本发明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而成,具有活血止痛、祛风通络的功效,疗效显著。
【IPC分类】A61K9/70, A61K36/87, A61P19/08
【公开号】CN104997951
【申请号】CN201510483034
【发明人】陈欣
【申请人】陈欣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0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