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呃逆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8615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呃逆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呃逆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呃逆是膈肌痉挛,属膈肌功能障碍性疾病,吸气时声门突然闭合产生一种呃声,这 种膈肌异常的收缩运动是由于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受到刺激所引起。临床上呃逆是一种症 状,引起呃逆的原因很多,如平常进食过快,进刺激性食物和吸入冷空气等产生呃逆,轻者 间断打嗝,重者可连续呃逆或呕逆,腹胀、腹痛,个别小便失禁等。正常人也可因进食过快、 进食刺激性食物和吸入冷空气而产生呃逆。多数可于短时间内停止,严重的脑部疾病、尿毒 症、胸腹疾病亦可引起呃逆。部分胸、腹腔手术后病也可出现呃逆现象。呃逆是脑卒中患者 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往往难以自然缓解。临床上将呃逆频繁或持续24h以上者,称为难 治性或顽固性呃逆。呃逆分外周性与中枢性。呃逆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 止为主要表现。病因主要是饮食不当,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呃逆的病位在膈,病变关键脏 腑为胃,与肺、肝、肾有关。主要病机为胃气上逆动膈。治疗原则为理气和胃,降逆止呃,并 在分清寒热虚实的基础上,分别施以祛寒、清热、补虚、泻实之法。对于重危病证中出现的呃 逆,急当救护胃气。
[0003]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鬼针草【别名】鬼钗草、鬼黄花、山东老鸦草、婆婆针、鬼骨针、盲肠草、眺虱草、豆渣菜、 叉婆子、引线包、针包草、一把针、刺儿鬼、鬼蒺藜、乌藤菜、清胃草、跟人走、粘花衣、鬼菊、擂 钻草、山虱母、粘身草、咸丰草、脱力草、小鬼针、索人衣、一包针。【来源】为菊科植物鬼针 草的全草。夏、秋间采收地上部分,晒干。【性味】味苦,平,无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散瘀,消肿。治疱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 虫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注意】孕妇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0004] 刀豆子【别名】挟剑豆、野刀板藤、葛豆、刀坝豆、大刀豆、刀豆角、刀鞘豆。【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刀豆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壳及根。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剥取种子,晒干。【性 味】甘,温。【归经】归胃、肾经。【功能主治】种子:温中降逆,补肾。用于虚寒呃逆,肾虚, 腰痛,胃痛;果壳:通经活血,止泻。用于腰痛,久痢,闭经;根: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腰 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注意】胃热盛者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0005] 伽喃香【别名】奇南香、琪喃、奇楠。【来源】为瑞香科植物沉香或白木香近根部 的含有多量树脂的木材。选取沉香中油性(树脂)足、体质重而性糯的木材条块,削去其含油 少而色淡的部分。【性味】味辛辣,气温,无毒。【归经】归脾、胃、肺、肾经。【功能主治】温 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摘录】《中华本草》。
[0006] 旋覆花【别名】金沸草[全草]、六月菊、鼓子花、滴滴金、小黄花子、金钱花、驴儿 菜。【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的干燥头状花序。夏、秋二季花开放时 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性味】苦,辛、咸,微温。【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功能 主治】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 下痞硬。【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摘录】《中华本草》。
[0007] 柿蒂【别名】柿钱、柿丁、柿子把、柿萼。【来源】本品为柿树科植物柿的干燥宿 萼。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食用时收集,洗净,晒干。【性味】苦、涩,平。【归经】归胃经。 【功能主治】降逆下气。用于呃逆。【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摘录】《中华本草》。
[0008] 橘皮【别名】陈皮。【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 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性味】苦、 辛,温。【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 嗽痰多。【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摘录】《中华本草》。
[0009] 苏梗【别名】紫苏梗、紫苏茎、紫苏杆。【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 的茎。秋未,割取地上部分,除去小枝、叶片及果实,晒干。或在夏末采收苏叶时,切下粗梗 晒干。前者称为〃老苏梗〃,后者称为〃嫩苏梗〃。【性味】辛,温。【归经】入脾、胃、肺三经。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用法 用量】内服:煎汤,5~9g。【注意】【摘录】《中华本草》。
[0010] 厚朴【别名】川朴、紫油厚朴。【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 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 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性味】苦、辛,温。 【归经】归脾、胃、肺、大肠经。【功能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 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孕妇慎用。干姜 为之使。恶泽泻、寒水石、消石。【摘录】《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呃逆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 安全有效治愈呃逆的目的。
[0012]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呃逆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鬼 针草30份、刀豆子12份、伽喃香10份、旋覆花9份、柿蒂9份、橘皮9份、苏梗9份、厚朴12 份。
[0013]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呃逆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 疗组35例与对照组37例,治疗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3. 7岁;对照组男21例,女 16例,平均年龄52. 1岁。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0014] 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呃逆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 令人不能自止为主症;(2).常伴胸膈痞闷,胃脘嘈杂灼热,嗳气,情绪不安等症;(3).多有 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受凉等诱发因素,起病较急;(4).呃逆控制后,作胃肠钡剂X线透视及 内窥镜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0015] 2、试验方法 2. 1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剂,每日3次。7天为一疗程,2周后 观察疗效。
[0016] 对照组口服利多卡因10ml,每日3次餐后服,7天为一疗程,2周后观察疗效。
[0017]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 1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呃逆消失且近期无复发; 有效:呃逆症状减轻或发作频率减少; 无效:呃逆症状不减轻,发作次数不减少。
[0018] 3. 2治疗结果见表1。
[0019] 表1两组疗效比较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呃逆,具有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21] 实施例1 称取:鬼针草30克、刀豆子12克、伽喃香10克、旋覆花9克、柿蒂9克、橘皮9克、苏梗 9克、厚朴12克;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 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
[0022] 用于治疗呃逆。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0023] 实施例2 称取:鬼针草30克、刀豆子12克、伽喃香10克、旋覆花9克、柿蒂9克、橘皮9克、苏梗 9克、厚朴12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过滤;合 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
[0024] 用于治疗呃逆。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0025] 实施例3 称取:鬼针草30克、刀豆子12克、伽喃香10克、旋覆花9克、柿蒂9克、橘皮9克、苏梗 9克、厚朴12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 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
[0026] 用于治疗呃逆。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治疗呃逆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 鬼针草30份、刀豆子12份、伽喃香10份、旋覆花9份、柿蒂9份、橘皮9份、苏梗9份、厚朴 12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呃逆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鬼针 草30份、刀豆子12份、伽喃香10份、旋覆花9份、柿蒂9份、橘皮9份、苏梗9份、厚朴12 份;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 至120份,即得煎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呃逆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鬼针 草30份、刀豆子12份、伽喃香10份、旋覆花9份、柿蒂9份、橘皮9份、苏梗9份、厚朴12 份;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 干燥,包装,即得散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呃逆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鬼针 草30份、刀豆子12份、伽喃香10份、旋覆花9份、柿蒂9份、橘皮9份、苏梗9份、厚朴12 份;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胶囊 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呃逆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鬼针草30份、刀豆子12份、伽喃香10份、旋覆花9份、柿蒂9份、橘皮9份、苏梗9份、厚朴12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呃逆。
【IPC分类】A61K36/835, A61P1/00, A61P1/06
【公开号】CN105106439
【申请号】CN201510636108
【发明人】高忠青
【申请人】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