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狭窄性胆管炎外科分流术后使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86219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狭窄性胆管炎外科分流术后使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狭窄性胆管 炎外科分流术后使用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狭窄胆管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病程缓慢的胆道病变。本病特点是肝内、外胆道的 广泛纤维化,其管壁明显增厚而管腔则显著狭窄,临床表现除阻塞性黄疸以外,患者未能得 到及时的诊治,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并因肝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出血而 死亡。本病的起因多样化,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慢性非特异性感染:此病与溃疡性结肠 炎有关。在感染性肠病时,肠内细菌从门静脉侵入胆道系统,形成慢性炎症,胆管壁纤维组 织增生,使胆管壁缩窄。②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血清中的免疫复合物常高于正常人,这些 物质沉淀于组织时,可引起局部炎症。Badenheimer测定病人血清中的免疫复合物,不论是 否伴发溃疡性结肠炎,他们血清中的免疫复合物都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伴有溃疡性结肠 炎的病人,血清中的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均有一定比例的阳性,支持了这些病人的发病 与免疫因素有关的看法。但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药治疗,虽能改善症状,却没有改善胆管的 病理变化,也不能改变病人的病程。③其他因素:该病与先天性因素、类圆线虫感染、酒精中 毒、石胆酸等因素有关。
[0003] 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肝内汇管区胆管壁和胆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主要是淋巴 细胞,少有多核白细胞,偶尔可见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同时随着病变的发展而有局灶 的小点状的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胆管上皮细胞渐萎缩和消失,出现管壁硬化不光滑而增 厚,最终引起胆管管壁的极度纤维化,以致管壁增厚而管腔异常狭窄呈串球样,其管腔最细 者仅如铅笔芯,直径不过2_,病变范围有时仅累及胆总管的一段,但也有胆总管的大部分 甚至左、右肝管同时受累者。多数病例伴有慢性胆囊炎和肝十二指肠韧带粘连成条索状,几 乎是见不到胆管样结构。同时有阻塞性黄疸和胆汁性肝硬化,至病变晚期则可出现门静脉 高压症和肝功能衰竭。
[0004] 狭窄性胆管炎的自然病程从6个月~15年,许多无症状病例常常在发现时已经 伴有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症,属肝胆疾病中预后很差的病种,因其病因不清楚,在临床方面仍 然缺少有效的处理手段。对于合并门静脉高压者,应适当使用门体分流术。因门静脉高压 症时肝门处的门静脉血管网怒张、压力高,手术时常发生大量出血而难以进行,故可采用分 期的手术方法。无论是分期手术还是全门体分流术,最大的术后并发症为肝衰竭,该肝衰 竭一部分源自狭窄性胆管炎本身,一部分来自门体分流术。但是由于本术式可以达到降低 门静脉压力,防止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目的,止血和消除腹水的效果肯定,适用于肝功能 Child-PughC级等待肝移植的病人。
[0005] 中医治疗该病多从"黄疸"论治:早期以清热利湿为主,中期以活血化瘀为主,晚期 以健脾利水为主。授权公告号为CN103520540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狭窄性胆管炎术后 敷脐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黄根10~30份、 侧耳6~12份、马尾藻3~10份、枳節6~12份、苦参3~10份、木贼6~12份、还筒 子6~12份、猫爪草6~12份、山薄荷6~12份、蛤蚁1~5份、赶风柴3~10份、焦谷 芽10~25份;由以下步骤组成:(1)将还筒子、侧耳、苦参粗粉各自浸泡4小时后以水蒸气 蒸馏提取挥发油油6小时,并收集后混合备用,药渣备用;(2)将蛤蚧、焦谷芽粉碎过150目 筛,成细粉备用;(3)将黄根、马尾藻、枳茹、木贼、猫爪草、山薄荷、赶风柴和步骤1中所得药 渣混匀以5倍量80%乙醇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 压浓缩成60°C时相对密度为1. 25~1. 30的浸膏;(4)将步骤2中所得细粉加入步骤3中 所得浸膏混匀,60°C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聚山梨酯一 80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喷入步骤 1中所得挥发油,混匀,分装即得。实践证实,上述敷脐剂效果仍不理想,长期使用后仍有较 大比例的患者出现肝衰竭状况,仍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狭窄性胆管炎外科分流术后使 用的中药组合物,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0007]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 -种用于狭窄性胆管炎外科分流术后使用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 药由夏枯草、川楝子、红枣、垂盆草、金钱草、姜栀子、救必应、刺黄柏、茵陈、佛手柑、铁蕨鸡、 延胡索、柴胡、紫花地丁、南星、肉桂、田七、煅牡、磨盘草、白果、积雪草、藏红花、佛指甲、 白屈菜、鸡血藤、甘草、草乌、皂角刺、虎杖、淫羊藿、白花蛇舌草、丹参等组成。
[0009]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夏枯草12-17份,川楝 子7-12份,红率4-9份,垂盆草15-20份,金钱草10-15份,姜栀子8-12份,救必应2-5份, 刺黄柏3-7份,茵陈11-14份,佛手柑9-15份,铁蕨鸡3-6份,延胡索3-5份,柴胡1-3份,紫 花地丁5-10份,南星5-10份,肉桂13-16份,田七3-10份,煅牡蛎8-13份,磨盘草3-5份, 白果1-3份,积雪草5-10份,藏红花3-6份,佛指甲8-13份,白屈菜3-5份,鸡血藤11-15 份,甘草5-10份,草乌2-5份,皂角刺4-9份,虎杖12-20份,淫羊藿10-16份,白花蛇舌草 3-8份,丹参5-12份。
[0010]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夏枯草12份,川楝子 10份,红率9份,垂盆草15份,金钱草15份,姜栀子8份,救必应5份,刺黄柏3份,茵陈14 份,佛手柑9份,铁蕨鸡6份,延胡索5份,柴胡1份,紫花地丁10份,南星5份,肉桂16份, 田七10份,煅牡蛎8份,磨盘草5份,白果1份,积雪草10份,藏红花6份,佛指甲8份,白 屈菜3份,鸡血藤15份,甘草5份,草乌3份,皂角刺5份,虎杖12份,淫羊藿16份,白花蛇 舌草3份,丹参12份。
[0011]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夏枯草17份,川楝子 12份,红率4份,垂盆草20份,金钱草10份,姜栀子12份,救必应2份,刺黄柏7份,茵陈 11份,佛手柑15份,铁蕨鸡3份,延胡索3份,柴胡3份,紫花地丁 5份,南星10份,肉桂13 份,田七3份,煅牡蛎13份,磨盘草3份,白果3份,积雪草5份,藏红花4份,佛指甲10份, 白屈菜4份,鸡血藤13份,甘草6份,草乌4份,皂角刺8份,虎杖20份,淫羊藿10份,白花 蛇舌草8份,丹参5份。
[0012]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夏枯草13份,川楝子7 份,红率5份,垂盆草18份,金钱草11份,姜栀子9份,救必应4份,刺黄柏6份,茵陈12份, 佛手柑13份,铁蕨鸡4份,延胡索4份,柴胡2份,紫花地丁 6份,南星6份,肉桂14份,田 七5份,煅牡蛎10份,磨盘草4份,白果2份,积雪草6份,藏红花5份,佛指甲12份,白屈 菜3份,鸡血藤12份,甘草9份,草乌4份,皂角刺7份,虎杖13份,淫羊藿11份,白花蛇舌 草4份,丹参6份。
[0013]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夏枯草16份,川楝子8 份,红率8份,垂盆草16份,金钱草14份,姜栀子11份,救必应3份,刺黄柏5份,茵陈13 份,佛手柑14份,铁蕨鸡5份,延胡索3份,柴胡1份,紫花地丁 10份,南星9份,肉桂13份, 田七7份,煅牡蛎11份,磨盘草3份,白果1份,积雪草10份,藏红花4份,佛指甲11份,白 屈菜4份,鸡血藤14份,甘草8份,草乌3份,皂角刺6份,虎杖17份,淫羊藿15份,白花蛇 舌草7份,丹参11份。
[0014]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夏枯草15份,川楝子9 份,红率7份,垂盆草19份,金钱草13份,姜栀子10份,救必应4份,刺黄柏4份,茵陈11 份,佛手柑11份,铁蕨鸡5份,延胡索5份,柴胡3份,紫花地丁 8份,南星8份,肉桂14份, 田七9份,煅牡蛎12份,磨盘草5份,白果3份,积雪草8份,藏红花6份,佛指甲9份,白屈 菜5份,鸡血藤12份,甘草7份,草乌5份,皂角刺9份,虎杖15份,淫羊藿12份,白花蛇舌 草5份,丹参9份。
[0015]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夏枯草14份,川楝子9 份,红率6份,垂盆草17份,金钱草13份,姜栀子10份,救必应4份,刺黄柏4份,茵陈11 份,佛手柑11份,铁蕨鸡5份,延胡索5份,柴胡3份,紫花地丁 8份,南星8份,肉桂14份, 田七4份,煅牡蛎9份,磨盘草5份,白果3份,积雪草8份,藏红花3份,佛指甲8份,白屈 菜5份,鸡血藤15份,甘草7份,草乌2份,皂角刺4份,虎杖19份,淫羊藿14份,白花蛇舌 草6份,丹参7份。
[0016]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备:
[0017] (1)取实施例1-6中任一所述所述中药组合物中重量组分的各药材,第一次煎煮 加药材总重量的10-15倍的水煎煮提取,煎煮1-2小时,滤出药液待用:第二次加入8-12倍 量的水,煎煮1-1. 2h,滤出药液待用;第三次加入8-12倍量的水,煎煮0.8-1. 2h,滤出药液 待用;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收集滤液;滤液加热得浸膏1,药渣备用;
[0018] (2)将步骤(1)中提取过的药渣放入10-12倍量水中,然后放入提取罐加热煮 沸1. 5-2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45分钟,过滤,滤液备用; 合并提取液,8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