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385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和生物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胰胆系恶性肿瘤伴胰胆管梗阻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它们起病隐匿,发现时大多属于晚期,合并有明显的胰胆管梗阻,出现胆汁淤积、阻塞性胰腺炎等临床表现,约60 70%患者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另有一些患者因年老体弱或并发其他器官严重疾病也只能采取非手术姑息治疗。而目前姑息治疗方法主要是解除胰胆管梗阻、保证引流通常,它们包括:全身或经血管介入化疗、放疗、外科经腹胆肠或胰肠吻合术等等,但副作用太大;因此目前用的较多的是内镜下胰胆管支架置入引流术。现有支架胰胆管支架的缺陷是:这些支架虽可改善引流,却无法控制肿瘤的发展,往往因肿瘤的不断增生而出现再次狭窄,因此许多患者需要反复地更换或再次置入支架,最终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另外,许多支架在出现胰胆管再狭窄时难以取出,主要由于置架部位刺激组织的增生或肿瘤组织显著增生,并与支架紧密嵌合在一起,加重狭窄。丝裂霉素是近几十年来发现和研究应用较广泛的抗肿瘤、抗瘢痕药物。它能够有效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增殖,阻止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的沉淀。因此,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调整胶原代谢异常而减少肉芽组织增生,防止组织粘连,有效防止病理性瘢痕形成。其作用已得到公认,并 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中的一种复杂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是目前所了解的惟一一种可以促进微管聚合和稳定已聚合微管的药物。同位素示踪表明,紫杉醇只结合到聚合的微管上,不与未聚合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反应。细胞接触紫杉醇后会在细胞内积累大量的微管,这些微管的积累干扰了细胞的各种功能,特别是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分裂期,阻断了细胞的正常分裂,防止胆管狭窄和细胞增值。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如聚己内酯、聚乳酸、聚己醇酸、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乳酸共聚物、聚二氧六环等,具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在体液这样的环境中通过酯键水解而降解,中间产物乳酸是体内正常糖代谢的产物,最终代谢产物为C02和H20,易从体内排出而不会在重要器官聚集,因此具有优异的可生物降解吸收性。这类材料无毒、无刺激性、无免疫原性并且生物相容性良好,可安全用于体内,编织成胆管支架也不用取出。胶原蛋白、磷酸胆碱、明胶或者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等,这类材料无毒、无刺激性、无免疫原性并且生物相容性良好,可安全用于体内,有良好的贴壁性,能随支架一起打开并不引起脱落,因此,是用作药物缓释/控释的理想材料。由于上述原因,我们提出了可治疗胰胆系良恶性肿瘤的狭窄载药支架的制备方法。它能在局部对肿瘤进行化疗,防止置架部位刺激组织的增生或肿瘤组织显著增生,既提高了疗效也减少了放疗的全身副作用;它减少了局部异常的增生病理反应,避免发生再狭窄后而加重梗阻;同时支架不用取出,在一定时间降解消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该支架可以保持胆道通畅的情况下,抗胆管良恶性狭窄药物可以避免发生再狭窄后而加重胆管梗阻,而且支架不用取出,在一定时间降解消失。本发明的目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所述编织支架的材质为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所述的编织支架的单丝的直径为0.1-2.0mm,编织支架的直径为
6.0-10.0mm,长度为6-12cm。所述的编织支架是按照设计要求编织的多孔网状结构或者螺旋管状结构的管。所述的编织支架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涂有含抗胆管良恶性狭窄药物的生物可降解载药物质层,所述丝裂霉素和紫杉醇的比例为O-1mol: O-1mol0所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为聚己内酯、聚乳酸、聚己醇酸、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乳酸共聚物、聚二氧六环至少一种。所述生物可降解载药物质为胶原蛋白、磷酸胆碱、明胶或者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至少一种。所述抗胆管恶性良狭窄药物为丝裂霉素和紫杉醇至少一种。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加工成直径为0.1-2.0mm的细丝,将细丝编织成直径在0.6-1.0cm,长度在6-12cm的支架。(2)按0_300mg:1ml的比例,将生物可降解载药物质溶解到乙酸或甘油中,制成生物可降解载药物质溶液,将比例为O-1Omol: O-1Omol的丝裂霉素和紫杉醇均匀分散在上述溶液中,通过浸泡或者喷涂处理,设置在所述步骤(I)制备的编织支架表面,即制成抗胆管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所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为聚己内酯、聚乳酸、聚己醇酸、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乳酸共聚物、聚二氧六环至少一种。所述生物可降解载药物质为胶原蛋白、磷酸胆碱、明胶或者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至少一种。所述溶石药物为丝裂霉素和紫杉醇至少一种。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的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由于选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径向支撑性能较好,可以防止胆管增生狭窄闭合,保持胆道通畅;2.本发明的支架生物相容性较好,体内作用几乎没有炎症;3.含有药物的聚合物涂层缓慢释放的丝裂霉素或/和紫杉醇可 以抗胆管良恶性狭窄,避免发生再狭窄后而加重胆管梗阻;4.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的外层载药层可以延缓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支架的降解时间,达到逐步降解的目的,聚合物涂层完全降解后聚合物编织支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继续支撑,直至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完全降解后排出体外,避免长时间滞留体内带来不利影响。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际不止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以聚己内酯为原料,加工成直径为0.2mm的细丝,将细丝编织成直径在8mm,长度在8cm的支架。(2)按20mg: Iml的比例,将明胶溶解到乙酸中,制成明胶溶液,将比例为Imol: Imol的丝裂霉素和紫杉醇均匀分散在所述明胶溶液中,通过浸泡处理,设置在所述步骤(I)制备的编织支架表面,即制成一种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实施例2一种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以聚乳酸:聚氨酯为3: 5比例为原料,加工成直径为0.25mm的细丝,将细丝编织成直径在10mm,长度在12cm的支架。(2)按30mg: Iml的比例,将胶原蛋白溶解到甘油中,制成胶原蛋白溶液,将比例为Imol: 2mol的丝裂霉素和紫杉醇均匀分散在所述胶原蛋白溶液中,通过喷涂处理,设置在所述步骤(I)制备的编织支架表面,即制成一种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实施例3一种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以聚乳酸:聚乙醇酸比例为3: 4共聚物为原料,加工成直径为0.21mm的细丝,将细丝编织成直径在10mm,长度在8cm的支架。(2)按40mg: Iml的比例,将磷酸胆碱溶解到甘油中,制成磷酸胆碱溶液,将比例为2mol: Imol的丝裂霉素和紫杉醇均匀分散在所述磷酸胆碱溶液中,通过浸泡处理,设置在所述步骤(I)制备的编织支架表面,即制成一种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实施例4一种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以聚己内酯:聚乳酸比例为2: I共聚物为原料,加工成直径为0.3mm的细丝,将细丝编织成直径在10mm,长度在6cm的支架。(2)按50mg:1ml的比例,将壳聚糖溶解到乙酸中,制成壳聚糖溶液,将比例为2mol: 3mol的丝裂霉素和紫 杉醇均匀分散在所述壳聚糖溶液中,通过喷涂处理,设置在所述步骤(I)制备的编织支架表面,即制成一种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
权利要求
1.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所述编织支架的材质为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所述的编织支架的单丝的直径为0.1-2.0mm,编织支架的直径为6.0-10.0!11111,长度为6-12(^。所述的编织支架是按照设计要求编织的多孔网状结构或者螺旋管状结构的管。所述的编织支架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涂有含抗胆管良恶性狭窄药物丝裂霉素或/和紫杉醇的生物可降解载药物质层,所述丝裂霉素和紫杉醇的比例为O-1mol: O-1mol 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所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为聚己内酯、聚乳酸、聚己醇酸、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乳酸共聚物、聚二氧六环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述的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所述生物可降解载药物质层为胶原蛋白、磷酸胆碱、明胶或者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抗胆管良恶性狭窄药物为丝裂霉素和紫杉醇至少一种。
5.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加工成直径为0.1-2.0mm的细丝,将细丝编织成直径在0.6-1.0cm,长度在6_12cm的支架。
(2)按0-300mg: Iml的比例,将生物可降解载药物质溶解到乙酸或甘油中,制成生物可降解载药物质溶液,将比例为O-1Omol: O-1Omol的丝裂霉素和紫杉醇均匀分散在上述溶液中,通过浸泡或者喷涂处理,设置在所述步骤(I)制备的编织支架表面,即制成抗胆管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所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为聚己内酯、聚乳酸、聚己醇酸、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乳酸共聚物、聚二氧六环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所述生物可降解载药物质为胶原蛋白、磷酸胆碱、明胶或者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抗胆管良恶性狭窄药物为丝裂霉素和紫杉醇至少一种。
全文摘要
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编织支架,所述编织支架的材质为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所述的编织支架的单丝的直径为0.1-2.0mm,编织支架的直径为6.0-10.0mm,长度为6-12cm。所述的编织支架是按照设计要求编织的多孔网状结构或者螺旋管状结构的管。所述的编织支架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涂有含丝裂霉素或/和紫杉醇的的生物可降解载药物质层。由于选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为原料,本发明径向支撑性能较好,可以防止胆管增生狭窄闭合,保持胆道通畅;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降解消失;其生物相容性较好,体内作用很少有炎症;含有药物的聚合物涂层缓慢释放的丝裂霉素或/和紫杉醇可以抗胆管良恶性增生狭窄,避免支架植入后发生胆管增生后再狭窄而加重的胆管梗阻。
文档编号A61L31/06GK103083120SQ20111034734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8日
发明者宛新建, 杨庆, 张佩华, 张伟星 申请人:宛新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