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中暑的内服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86359阅读:来源:国知局
药液; (2 )取火麻仁,洗净,80 °C真空干燥3-5小时(优选80 °C真空干燥4小时),置锅内,用文 火炒至微黄色,有香气,取出,放凉; (3) 将除白兰花、火麻仁和扁豆花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置于锅中,加入11味原料药 5. 6-7. 4倍的水(优选加入11味原料药6. 6倍的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30-45分钟(优选 煎煮37分钟),滤出药液; (4) 将步骤(2)所得放入步骤(3)盛有药渣的锅中,加入12味原料药4. 5-6倍的水(优 选加入12味原料药5. 4倍的水),煎煮22-34分钟(优选煎煮28分钟),滤出药液; (5) 将步骤(1)、步骤(3)和步骤(4)所得药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21-1. 25的 浸膏(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3的浸膏),加入糊精和蔗糖,糊精的重量为浸膏重量的 0. 8-1. 2倍(优选糊精的重量为浸膏重量的1. 1倍),蔗糖的重量为浸膏重量的1. 7-2. 3倍 (优选蔗糖的重量为浸膏重量的1. 9倍),以80%乙醇制粒,干燥,即得。
[0013] 所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白兰花和扁豆花置于锅中,加入两味原料药6. 8-8倍的水(优选加入两味原料药 7. 3倍的水),煎煮10-20分钟(优选煎煮14分钟),滤出药液; (2 )取火麻仁,洗净,80 °C真空干燥3-5小时(优选80 °C真空干燥4小时),置锅内,用文 火炒至微黄色,有香气,取出,放凉; (3) 将除白兰花、火麻仁和扁豆花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置于锅中,加入11味原料药 5. 6-7. 4倍的水(优选加入11味原料药6. 6倍的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30-45分钟(优选 煎煮37分钟),滤出药液; (4) 将步骤(2)所得放入步骤(3)盛有药渣的锅中,加入12味原料药4. 5-6倍的水(优 选加入12味原料药5. 4倍的水),煎煮22-34分钟(优选煎煮28分钟),滤出药液; (5) 将步骤(1)、步骤(3)和步骤(4)所得药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21-1. 25的 浸膏(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3的浸膏),加入糊精和蔗糖,糊精的重量为浸膏重量的 0. 8-1. 2倍(优选糊精的重量为浸膏重量的1. 1倍),蔗糖的重量为浸膏重量的1. 7-2. 3倍 (优选蔗糖的重量为浸膏重量的1. 9倍),以80%乙醇制粒,干燥,将药物颗粒装入胶囊中,每 粒胶囊中装有药物颗粒〇. 4g,即得。
[0014] 本发明提供的防治中暑的内服药组方科学,各种剂型的制备方法简单,所得产品 服用方便。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1、疗效显著; 2、 安全、无副作用; 3、 具有益胃生津、补肾益气、发汗解表、疏风清热、解暑化湿、凉血解毒之效,能 够有效防治中暑; 4、 药源易得,且价格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16] 实施例1 一种防治中暑的内服药,取下述重量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为 550g):麦门冬10份,山杜仲8份,丁香寥6份,飞廉7份,白兰花9份,倒水莲8份,女娄菜 6份,火麻仁8份,百蕊草10份,木半夏果实7份,斑叶兰9份,大酸浆草6份,心叶荆芥8 份,扁S?花9份。
[0017] 上述防治中暑的内服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白兰花和扁豆花置于锅中,加入两味原料药6. 8倍的水,煎煮10分钟,滤出药 液; (2 )取火麻仁,洗净,80 °C真空干燥3小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有香气,取出, 放凉; (3) 将除白兰花、火麻仁和扁豆花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置于锅中,加入11味原料药5. 6 倍的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 (4) 将步骤(2)所得放入步骤(3)盛有药渣的锅中,加入12味原料药4. 5倍的水,煎煮 22分钟,滤出药液; (5 )将步骤(1)、步骤(3 )和步骤(4 )所得药液合并,即得。
[0018] 本发明所得防治中暑的内服药汤剂的服用方法是:口服,一日两次,每次160mL(温 热)。
[0019] 实施例2-种防治中暑的内服药,取下述重量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为 550g):麦门冬15份,山杜仲16份,丁香寥14份,飞廉12份,白兰花15份,倒水莲13份,女 娄菜15份,火麻仁12份,百蕊草14份,木半夏果实14份,斑叶兰16份,大酸浆草13份,心 叶荆芥14份,扁豆花12份。
[0020] 上述防治中暑的内服药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白兰花和扁豆花置于锅中,加入两味原料药7. 3倍的水,煎煮14分钟,滤出药 液; (2 )取火麻仁,洗净,80 °C真空干燥4小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有香气,取出, 放凉; (3) 将除白兰花、火麻仁和扁豆花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置于锅中,加入11味原料药6. 6 倍的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37分钟,滤出药液; (4) 将步骤(2)所得放入步骤(3)盛有药渣的锅中,加入12味原料药5. 4倍的水,煎煮 28分钟,滤出药液; (5) 将步骤(1)、步骤(3)和步骤(4)所得药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2的药膏, 65°C真空干燥12小时,研成细粉,过170目筛,以4g每包分包,无菌封装即得。
[0021] 典型病例一:张XX,男,47岁。由于工作原因,张先生经常需要高温作业。5天前, 他出现发热、头晕、胸闷、恶心呕吐、乏力症状。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中暑。服用药物治疗 后,无明显改善。服用本实施例所得防治中暑的内服药散剂,一日两次,每次4g,开水冲服。 服用1天,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服用1天,诸症全消。
[0022] 实施例3-种防治中暑的内服药,取下述重量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为 550g):麦门冬11份,山杜仲10份,丁香寥8份,飞廉9份,白兰花11份,倒水莲9份,女娄 菜10份,火麻仁9份,百蕊草11份,木半夏果实9份,斑叶兰10份,大酸浆草8份,心叶荆 芥10份,扁S?花10份。
[0023] 上述防治中暑的内服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白兰花和扁豆花置于锅中,加入两味原料药7. 3倍的水,煎煮14分钟,滤出药 液; (2 )取火麻仁,洗净,80 °C真空干燥4小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有香气,取出, 放凉; (3) 将除白兰花、火麻仁和扁豆花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置于锅中,加入11味原料药6. 6 倍的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37分钟,滤出药液; (4) 将步骤(2)所得放入步骤(3)盛有药渣的锅中,加入12味原料药5. 4倍的水,煎煮 28分钟,滤出药液; (5) 将步骤(1 )、步骤(3)和步骤(4)所得药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23的浸膏,加 入糊精和鹿糖,糊精的重量为浸霄重量的1. 1倍,鹿糖的重量为浸霄重量的1. 9倍,以80% 乙醇制粒,干燥,即得。
[0024] 典型病例二:郭XX,男,32岁。郭先生是一名建筑工人,7天前,在高温闷热天气下, 高强度劳动时出现高热、抽搐、意识障碍。到医院检查,确诊为中暑。治疗7天,无明显好转。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防治中暑的内服药颗粒剂,一日两次,每次l〇g,开水冲服。服用三天,治 愈。
[0025] 实施例4一种防治中暑的内服药,取下述重量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为 550g):麦门冬14份,山杜仲13份,丁香寥12份,飞廉11份,白兰花13份,倒水莲12份,女 娄菜14份,火麻仁11份,百蕊草13份,木半夏果实12份,斑叶兰14份,大酸浆草12份,心 叶荆芥13份,扁显花11份。
[0026] 上述防治中暑的内服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白兰花和扁豆花置于锅中,加入两味原料药7. 3倍的水,煎煮14分钟,滤出药 液; (2 )取火麻仁,洗净,80 °C真空干燥4小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