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中暑的内服药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386359阅读:来源:国知局
49]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防治中暑的内服药,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麦 门冬10-15,山杜仲8-16, 丁香寥6-14,飞廉7-12,白兰花9-15,倒水莲8-13,女娄菜6-15, 火麻仁8-12,百蕊草10-14,木半夏果实7-14,斑叶兰9-16,大酸浆草6-13,心叶荆芥8-14, 扁S花9-12。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中暑的内服药,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 药制备而成:麦门冬11-14,山杜仲10-13, 丁香寥8-12,飞廉9-11,白兰花11-13,倒水莲 9-12,女娄菜10-14,火麻仁9-11,百蕊草11-13,木半夏果实9-12,斑叶兰10-14,大酸浆草 8-12,心叶荆芥10-13,扁豆花10-1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中暑的内服药,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 药制备而成:麦门冬13,山杜仲12, 丁香寥11,飞廉10,白兰花12,倒水莲11,女娄菜12,火 麻仁10,百蕊草12,木半夏果实10,斑叶兰13,大酸浆草10,心叶荆芥11,扁豆花10. 5。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防治中暑的内服药,其特征在于,将该防治中暑的内服 药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白兰花和扁豆花置于锅中,加入两味原料药6. 8-8倍的水,煎煮10-20分钟,滤出 药液; (2 )取火麻仁,洗净,80 °C真空干燥3-5小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有香气,取 出,放凉; (3) 将除白兰花、火麻仁和扁豆花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置于锅中,加入11味原料药 5. 6-7. 4倍的水(优选加入11味原料药6. 6倍的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30-45分钟(优选 煎煮37分钟),滤出药液; (4) 将步骤(2)所得放入步骤(3)盛有药渣的锅中,加入12味原料药4. 5-6倍的水(优 选加入12味原料药5. 4倍的水),煎煮22-34分钟(优选煎煮28分钟),滤出药液; (5 )将步骤(1)、步骤(3 )和步骤(4 )所得药液合并,即得。5.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防治中暑的内服药,其特征在于,将该防治中暑的内服 药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散剂,所述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白兰花和扁豆花置于锅中,加入两味原料药6. 8-8倍的水(优选加入两味原料药 7. 3倍的水),煎煮10-20分钟(优选煎煮14分钟),滤出药液; (2 )取火麻仁,洗净,80 °C真空干燥3-5小时(优选80 °C真空干燥4小时),置锅内,用文 火炒至微黄色,有香气,取出,放凉; (3) 将除白兰花、火麻仁和扁豆花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置于锅中,加入11味原料药 5. 6-7. 4倍的水(优选加入11味原料药6. 6倍的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30-45分钟(优选 煎煮37分钟),滤出药液; (4) 将步骤(2)所得放入步骤(3)盛有药渣的锅中,加入12味原料药4. 5-6倍的水(优 选加入12味原料药5. 4倍的水),煎煮22-34分钟(优选煎煮28分钟),滤出药液; (5) 将步骤(1)、步骤(3)和步骤(4)所得药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29-1. 34的药 膏(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2的药膏),65°C真空干燥12小时,研成细粉,过170目筛,以 4g每包分包,无菌封装即得。6.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防治中暑的内服药,其特征在于,将该防治中暑的内服 药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颗粒剂,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 (I)将白兰花和扁豆花置于锅中,加入两味原料药6. 8-8倍的水(优选加入两味原料药 7. 3倍的水),煎煮10-20分钟(优选煎煮14分钟),滤出药液; (2 )取火麻仁,洗净,80 °C真空干燥3-5小时(优选80 °C真空干燥4小时),置锅内,用文 火炒至微黄色,有香气,取出,放凉; (3) 将除白兰花、火麻仁和扁豆花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置于锅中,加入11味原料药 5. 6-7. 4倍的水(优选加入11味原料药6. 6倍的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30-45分钟(优选 煎煮37分钟),滤出药液; (4) 将步骤(2)所得放入步骤(3)盛有药渣的锅中,加入12味原料药4. 5-6倍的水(优 选加入12味原料药5. 4倍的水),煎煮22-34分钟(优选煎煮28分钟),滤出药液; (5) 将步骤(1)、步骤(3)和步骤(4)所得药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21-1. 25的 浸膏(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3的浸膏),加入糊精和蔗糖,糊精的重量为浸膏重量的 0. 8-1. 2倍(优选糊精的重量为浸膏重量的I. 1倍),蔗糖的重量为浸膏重量的1. 7-2. 3倍 (优选蔗糖的重量为浸膏重量的1. 9倍),以80%乙醇制粒,干燥,即得。7.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防治中暑的内服药,其特征在于,将该防治中暑的内服 药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胶囊剂,所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白兰花和扁豆花置于锅中,加入两味原料药6. 8-8倍的水(优选加入两味原料药 7. 3倍的水),煎煮10-20分钟(优选煎煮14分钟),滤出药液; (2 )取火麻仁,洗净,80 °C真空干燥3-5小时(优选80 °C真空干燥4小时),置锅内,用文 火炒至微黄色,有香气,取出,放凉; (3) 将除白兰花、火麻仁和扁豆花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置于锅中,加入11味原料药 5. 6-7. 4倍的水(优选加入11味原料药6. 6倍的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30-45分钟(优选 煎煮37分钟),滤出药液; (4) 将步骤(2)所得放入步骤(3)盛有药渣的锅中,加入12味原料药4. 5-6倍的水(优 选加入12味原料药5. 4倍的水),煎煮22-34分钟(优选煎煮28分钟),滤出药液; (5) 将步骤(1)、步骤(3)和步骤(4)所得药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21-1. 25的 浸膏(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3的浸膏),加入糊精和蔗糖,糊精的重量为浸膏重量的 0. 8-1. 2倍(优选糊精的重量为浸膏重量的I. 1倍),蔗糖的重量为浸膏重量的1. 7-2. 3倍 (优选蔗糖的重量为浸膏重量的1. 9倍),以80%乙醇制粒,干燥,将药物颗粒装入胶囊中,每 粒胶囊中装有药物颗粒〇. 4g,即得。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中暑的内服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 入两味原料药7. 3倍的水。9.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中暑的内服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煎 煮14分钟。10.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中暑的内服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80°C真空干燥4小时。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中暑的内服药及其制法,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麦门冬10-15,山杜仲8-16,丁香蓼6-14,飞廉7-12,白兰花9-15,倒水莲8-13,女娄菜6-15,火麻仁8-12,百蕊草10-14,木半夏果实7-14,斑叶兰9-16,大酸浆草6-13,心叶荆芥8-14,扁豆花9-12。本发明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能够有效防治中暑。
【IPC分类】A61P43/00, A61K36/898
【公开号】CN105106639
【申请号】CN201510568666
【发明人】张士海
【申请人】张士海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9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