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通络养心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86387阅读:1414来源:国知局
化瘀通络养心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平肝潜阳功效的化瘀通络养心汤,用于冠心病、心脉瘀阻、胸闷隐痛有明显效果。
【背景技术】
[000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症状:
(I)典型胸痛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疼痛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向上放射至左肩、臂,甚至小指和无名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胸痛放散的部位也可涉及颈部、下颂、牙齿、腹部等。胸痛也可出现在安静状态下或夜间,由冠脉痉挛所致,也称变异型心绞痛。疼痛逐渐加剧、变频,持续时间延长,祛除诱因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此时往往怀疑不稳定心绞痛。发生心肌梗死时胸痛剧烈,持续时间长(常常超过半小时),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并可有恶心、呕吐、出汗、发热,甚至发绀、血压下降、休克、心衰。(2) 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仅仅表现为心前区不适、心悸或乏力,或以胃肠道症状为主。(3)猝死(4)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出汗、惊恐、恶心、呕吐等。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可出现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平肝潜阳功效的化瘀通络养心汤,用于冠心病、心脉瘀阻、胸闷隐痛有明显效果。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选择:黄芪25份、人参10份、丹参20份、红花10份、麦门冬20份、生地20份、全瓜蒌20份、炙甘草10份、三七12份、桂枝12份、天麻15份、白蒺藜25份、决明子25份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强化中药的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平肝潜阳功效,从而能够有效治愈冠心病、心脉瘀阻、胸闷隐痛等症。
[0006]为达到更有效的保健养生效果,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方法:
[0007]其制备方法是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黄芪25份、人参10份、丹参20份、红花10份、麦门冬20份、生地20份、全瓜蒌20份、炙甘草10份、三七12份、桂枝12份、天麻15份、白蒺藜25份、决明子25份,去除杂质,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沥去水液,晒干;
[0008]步骤二 )、把步骤一)所获原料药材分别制成饮片,置适宜煎煮器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适宜时间,加热至沸,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约75?80分钟),分离煎出液;
[0009]步骤三)、把步骤二)所获得过滤后的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按规定煎煮2?3次后,合并煎出液,过滤或沉降分离煎出液;
[0010]步骤四)、把步骤三)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0011]所述的化瘀通络养心汤的中药原料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0012]黄芪:具有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2、阴虚盗汗;3、急性肾炎水月中,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4、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者;5、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6、疮疡久溃不愈,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7、脾气虚证,虚弱倦怠,泄泻,中气下陷,脏器脱垂,食少纳呆诸症。8、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9、多汗而浮肿。10、用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肺、脾、肝、肾经;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0013]人参:【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心经。【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0014]丹参:味微苦,性微寒。色赤,入心经。补心,生血,养心,定志,安神宁心,健忘怔忡,惊悸不寐,生新血,去瘀血,安生胎,落死胎。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
[0015]红花:【化学成分】含红花甙、新红花甙、红花醌甙、红花多糖、棕榈酸、肉桂酸、月桂酸。【性味】性温,味辛。【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散淤止痛,用于闭经,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0016]生地:具有止血、抗凝血、抗真菌作用,调节内分泌,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性味归经:甘,寒。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
[0017]麦门冬:【功效】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燥,便秘。【主治】:肺燥干咳;吐血;略血;肺痿;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热病津伤;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本草汇言》:麦门冬,清心润肺之药也。主心气不足,惊悸怔忡,健忘恍惚,精神失守;或肺热肺燥,咳声连发,肺痿叶焦,短气虚喘,火伏肺中,咯血咳血;或虚劳客热,津液干少;或脾胃燥涸,虚秘便难;此皆心肺肾脾元虚火郁之证也。然而味甘气平,能益肺金,味苦性寒,能降心火,体润质补,能养肾髓,专治劳损虚热之功居多。
[0018]全瓜蒌:化学成分:含三萜皂甙、有机酸及其盐类、树脂、糖类、精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甘氨酸及类生物碱物质、色素等;功能主治: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
[0019]炙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和止痛作用。因此炙甘草的主要功效是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0020]三七:[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微苦、无毒、归肝、胃经。功能:止血;散血;定痛。主治:跌扑瘀肿,胸痹绞痛,症瘕;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阴腹痛;疮痈肿痛。
[0021]桂枝:【主治】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