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热证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405401阅读:来源:国知局
痊愈,见效快,效果好,毒副作用 小,起到标本兼治、扶正不滞邪、祛邪不伤正的作用,无复发,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0024] 有益效果 因本发明的中药口服液中,独立的几味药有小毒,那么制得中药口服液是否对人体有 毒副,因此做如下实验: 本发明的中药口服液毒性试验:取体重为12_20g雌性和雄性小白鼠各50只,分别用中 药口服液灌胃,上下午各1次,为人用剂量的200倍,连续观察七天,无一只死亡,外观、食欲 与行为等未见异常,处死动物解剖肉眼观察,其心、肝、脾、肺、肾、卵巢的子宫等主要脏器也 无明显变化。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口服液实验无明显毒副反应,未造成各个器官毒变。
[0025] 其雌雄双组白细胞分类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未见异常。见表如下:
临床患者应用: 1、临床观察:对100例湿热证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年龄18到60岁,平均年龄55岁。
[0026] 2、治疗方法: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一次服用量为10ml,15天一疗程,服药后 多在5天见效,1~2疗程治愈患者康复,临床治疗100例,其中,治愈95例,有效5例,无效O 例,总有效率为100% 本发明的中药口服液优点在于: (1)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热证的中药口服液,增加了临床用药品种,满足了临床需要。
[0027] (2)本发明的中药口服液对午后潮热、乙肝患者、外感风热、日久不愈、关节红肿、 黄疸、小便频数短涩、尿赤、口干不欲饮、胸腕满闷、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等各种湿热证症 状等具有快速调理作用,临床验证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口服液效果显著,本发明的中药口服 液所达疗效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意想不到的。
[0028] ⑶本发明的中药口服液制备工艺简单,不同批次药品间质量差异小,药品质量均匀稳 定。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实施例1 原料:茵陈15g、薏苡仁15g、苦参20g、白鲜皮15g、地肤子30g、蛇床子30g、滑石30g、 木通15g、通草20g、金草30g、杏仁15g、白苟30g、红花30g。
[0030] 制备: 取茵陈15g、薏该仁15g、苦参20g、白鲜皮15g、地肤子30g、蛇床子30g、滑石30g、木通 15g、通草20g、金草30g、杏仁15g、白芍30g、红花30g,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 量的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5°C测相对密度为1. 25的清膏, 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60%,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取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含固体重 量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炼蜜12%、防腐剂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 口服液,即得。
[0031] 服用方法: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一次服用量为10ml,15天一疗程,服药后多 在5天见效,1~2疗程治愈。
[0032] 实施例2 原料:茵陈15kg、薏该仁15kg、苦参20kg、白鲜皮15kg、地肤子30kg、蛇床子30kg、滑石 30kg、木通20kg、通草30kg、金草50kg、杏仁15kg、白苟30kg、红花50kg。
[0033] 制备: 取茵陈15kg、薏该仁15kg、苦参20kg、白鲜皮15kg、地肤子30kg、蛇床子30kg、滑石 30kg、木通20kg、通草30kg、金草50kg、杏仁15kg、白苟30kg、红花50kg,用水煎煮二次,每 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5°C测相对密 度为1. 25的清膏,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60%,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取滤液回收乙 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7 %的浸膏,加入蔗糖20 %、炼蜜12 %、防腐剂3 %,原液灌封,辐照 灭菌,包装成品,制成口服液,即得。
[0034] 实施例3 原料:茵陈l〇kg、薏该仁10kg、苦参15kg、白鲜皮10kg、地肤子20kg、蛇床子20kg、滑石 20kg、木通15kg、通草20kg、金草30kg、杏仁10kg、白苟20kg、红花30kg。
[0035] 制备: 取茵陈10kg、薏该仁10kg、苦参15kg、白鲜皮10kg、地肤子20kg、蛇床子20kg、滑石 20kg、木通15kg、通草20kg、金草30kg、杏仁10kg、白苟20kg、红花30kg,用水煎煮二次,每 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5°C测相对密 度为1. 25的清膏,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60%,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取滤液回收乙 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7 %的浸膏,加入蔗糖20 %、炼蜜12%、防腐剂3 %,原液灌封,辐照 灭菌,包装成品,制成口服液,即得。
[0036] 典型病例 病例1袁某,男,56岁,浙江宁海人,职业:农民。【主诉】腹满,不思饮食、四肢困重、 肿痛。自诉可能因恣食生冷而引起。【病史】问:晨起口干,口苦而粘,口渴,不喜饮,饮则 喜热,胸腕满闷、苔黄腻、舌质红,小便频数短涩、尿赤。阴囊湿疹,瘙痒难忍,大便偏干,冬日 手足不温约三、四年。望:面黄而垢,神疲,舌淡,苔白腻而干。切:脉濡数。之后服用本发 明的中药口服液,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一次服用量为l〇ml,服用一个疗程(15天)后 尤其是食欲有增加,口不干,舌不躁,体温正常,面色红润,二便均在正常范围,四肢困重、月中 痛消失。之后再巩固一个疗程,目前已痊愈、精神状态佳,至今未见复发。
[0037] 病例2 严某,女,30岁,宁波鄞州人,职业:白领。2013年7月8日,发烧持续: 39-40° , 口干不欲饮、胸腕满闷、苔黄腻、舌质红,之后到当地市医院会诊,打头孢,服用清 热之药,无效,见接着出现午后发热,至夜热甚,天明得汉乃退,皮肤湿冷,疲乏无力。之后患 者选用中医治疗,开始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口服液,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一次服用量为 IOml,服用一个疗程(15天)完全治愈。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湿热证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制成 的:茵陈1〇~15份、薏苡仁10~15份、苦参15~20份、白鲜皮10~15份、地肤子20~30份、蛇 床子20~30份、滑石20~30份、木通15~20份、通草20~30份、金草30~50份、杏仁10~15份、 白芍20~30份、红花30~50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湿热证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 的中药原料配制成的:茵陈15份、薏苡仁15份、苦参20份、白鲜皮15份、地肤子30份、蛇 床子30份、滑石30份、木通15份、通草20份、金草30份、杏仁15份、白芍30份、红花30 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湿热证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 1)取茵陈15份、薏苡仁15份、苦参20份、白鲜皮15份、地肤子30份、蛇床子30份、滑 石30份、木通15份、通草20份、金草30份、杏仁15份、白芍30份、红花30份,用水煎煮二 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5°C测相 对密度为1.25的清膏,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60 %,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取滤液回收 乙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炼蜜12 %、防腐剂3%,原液灌封,辐 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口服液,即得。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热证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该中药口服液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制成的:茵陈10~15份、薏苡仁10~15份、苦参15~20份、白鲜皮10~15份、地肤子20~30份、蛇床子20~30份、滑石20~30份、木通15~20份、通草20~30份、金草30~50份、杏仁10~15份、白芍20~30份、红花30~50份。本发明具有益气健脾、清热利湿之功,无毒无副作用,安全有效;对各种因素引起的脾胃湿热、肝胆湿热、大肠湿热、膀胱湿热等具有很好的祛除调理作用,对整个身体具有很好的治疗价值和保健功能。
【IPC分类】A61K36/8994, A61P31/20, A61P19/02, A61P13/00, A61K9/08, A61K33/12, A61P1/16
【公开号】CN105125955
【申请号】CN201510480018
【发明人】张玲亚, 周培林
【申请人】张玲亚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