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康监测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425743阅读:来源:国知局
其中,预设频率是根据被监测对象的监测需求预先 设定好的,例如,发射接收模块210每1秒或者每2秒向被监测对象发射一次测量光。体表 皮肤优选是被监测对象的榜动脉所对应的腕部体表皮肤。测量光可W采用红光或者红外 光,其中,红光的波长的范围是660皿±3皿,红外光的波长的范围是940皿± 10皿。
[0088] 在本实施例中,健康监测装置20集成在便携式设备上,该便携式设备具有腕式佩 戴结构。当被监测对象将该便携式设备佩戴在手腕上(将发射接收模块210对准被监测对 象的榜动脉)并触发健康监测装置20进入工作状态后,该健康监测装置20对被监测对象 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
[0089] 处理模块220对发射接收模块210收到的反射光进行处理W得到被监测对象在该 次测量中的血压值。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处理模块220首先对该反射光进行处理W得到 被监测对象的脉搏波形,接着根据预定规则从该脉搏波形中提取出多个特征点,最后根据 该多个特征点计算得到被监测对象的血压值。在本实施例中,血压值包括收缩压值和舒张 压值。需要说明的是,对反射光进行处理得到脉搏波形、从脉搏波形中提取多个特征点、W 及根据特征点计算血压值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技术手段,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 再对上述每一步骤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0090] 和传统的通过压迫血管测量血压值的方式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健康监测装置20 在测量血压值的过程中由于采用了不会对被监测对象的血管造成压迫的光反射法,因此通 过对测量频率的合理设定(例如每1秒或者每2秒向被监测对象发射一次测量光)可W实 现对被监测对象血压值的连续测量,而无需像传统测量方式一样两次测量之间至少间隔15 分钟。如此一来,在一个监测周期内可W得到被监测对象的多个血压值。例如,监测周期的 时长为20分钟,测量频率为2秒一次,则一个监测周期内将会得到约600个血压值。
[0091] 计算模块230根据监测周期T内测量得到的被监测对象的多个血压值,计算被监 测对象在该监测周期T内的血压平均值和血压标准差值。具体地,首先,计算模块230计算 被监测对象在监测周期T内的血压平均值。假设在监测周期T内向被监测对象发送了n次 测量光,相应得到了n个血压值。其中,被监测对象在该监测周期T内第i次测量得到的收 缩压值和舒张压值分别用和y1(i= 1,2,...n)表示。计算模块230根据监测周期T内 的n个血压值计算被监测对象在该监测周期T内的血压平均值,相应地,该血压平均值包括 收缩压平均值和舒张压平均值。其中,监测周期T内被监测对象的收缩压平均值(WMt表 示)的计算公式如下:
[0092]
[0093] 监测周期T内被监测对象的舒张压平均值(WNt表示)的计算公式如下:
[0094]
阳0巧]接着,计算模块230计算监测周期T内被监测对象的血压标准差值,相应地,该血 压标准差值包括收缩压标准差值和舒张压标准差值。其中,监测周期T内被监测对象的收 缩压标准差值(WSt表示)的计算公式如下:
[0096]
[0097] 监测周期内被监测对象的舒张压标准差(WKt表示)的计算公式如下:
[0098]
[0099]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医学领域内被监测对象的血压标准差值通常被定义为该被监 测对象的血压变异率。
[0100] 状态判断模块240判断被监测对象在监测周期T内的活动状态。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活动状态包括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 阳101] 下面,W-个具体实施例说明状态判断模块240如何判断被监测对象在监测周期 T内的活动状态。具体地,状态判断模块240内设置有=轴加速度传感器,该=轴加速度传 感器用于采集被监测对象的=轴加速度值(即X轴加速度值、Y轴加速度值和Z轴加速度 值)。=轴加速度传感器的采集频率的具体数值可W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设定,例如采 集频率设定为100化等。基于设定的采集频率,=轴加速度传感器在监测周期T内将获得 被监测对象的多组=轴加速度值。状态判断模块240针对每一组=轴加速度值健康监测装 置计算得到被监测对象在相应测量时刻的加速度值,如此一来,在监测周期T内健康监测 装置可W得到多个加速度值。状态判断模块240根据该多个加速度值计算得到被监测对象 在该监测周期T内的加速度平均值,并将该加速度平均值与预设加速度阔值进行比较。通 过比较,若被监测对象在监测周期T内的加速度平均值小于预设加速度阔值,则状态判断 模块240判断所述被监测对象在该监测周期T内处于静息状态,否则判断所述被监测对象 在该监测周期T内处于运动状态。 阳102]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计算模块230和状态判断模块240的工作顺序不作任何 限定。也就是说,可W是计算模块230先计算被监测对象在监测周期T内的血压平均值和 血压标准差值,然后状态判断模块240再判断被监测对象在该监测周期T内的活动状态; 也可W是状态判断模块240先判断被监测对象在监测周期T内的活动状态,然后计算模块 230再计算被监测对象在该监测周期T内的血压平均值和血压标准差值;还可W是计算模 块230在计算被监测对象在监测周期T内的血压平均值和血压标准差值的同时状态判断模 块240判断被监测对象在该监测周期T内的活动状态。 阳103] 接下来,健康判断模块250根据被监测对象在监测周期T内的活动状态、血压平均 值W及血压标准差值对被监测对象在该监测周期T内的健康状况进行判断。下面,W活动 状态是静息状态或运动状态为例对健康判断模块250如何工作进行说明。
[0104] 在一个实施例中,健康判断模块250包括第一获取单元2501、第一比较判断单元 2502W及第二比较判断单元2503,其中: 阳105]第一获取单元2501,用于当所述被监测对象在所述监测周期内的活动状态是静息 状态时,获取与所述监测周期在时间上相邻的前监测周期内所述被监测对象的活动状态; 阳106]第一比较判断单元2502,用于当所述活动状态是静息状态时将所述监测周期内的 血压平均值与所述相邻的前监测周期内的血压平均值进行比较,若其二者之间的差距未超 过第一平均值阔值,则判断所述被监测对象在所述监测周期内的健康状况属于正常状况; 阳107]第二比较判断单元2503,用于当所述第一比较判断单元2502判断所述被监测对 象在所述监测周期内的健康不属于正常状况时,将所述监测周期内的血压标准差值和第一 标准差阔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血压标准差未超过所述第一标准差阔值,则判断所述被监测 对象在所述监测周期内的健康状况属于正常状况,否则判断所述被监测对象在所述监测周 期内的健康状况属于非正常状况。 阳10引具体地,若状态判断模块240判断得到被监测对象在监测周期T内的活动状态是 静息状态,则第一获取单元2501获取与监测周期T相邻的前监测周期(W监测周期T-1表 示),其中,在时间上监测周期T-1的结束点恰好是监测周期T的起始点。
[0109] 若监测周期T-1内被监测对象的活动状态也是静息状态,第一比较判断单元2502 将监测周期T内的血压平均值与所述相邻的监测周期T-1内的血压平均值进行比较;若监 测周期T-1内被监测对象的活动状态是运动状态(即被监测对象在相邻的监测周期T-1和 监测周期T内的活动状态是不同的),由于不同活动状态下被监测对象的血压平均值无法 直接进行比较,因此,在运种情况下不对该监测周期T内的健康状况进行判断。
[0110] 首先,第一比较判断单元2502将监测周期T内的血压平均值与监测周期T-1内的 血压平均值进行比较,若其二者之间的差距未超过第一平均值阔值,则说明相邻两个监测 周期内血压平均值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运种情况下第一比较判断单元2502判断被监测 对象在监测周期T内的健康状况属于正常状况,否则第二比较判断单元2503将监测周期T 内的血压标准差值和第一标准差阔值进行比较。具体地,第一平均值阔值包括第一收缩压 平均值阔值和第一舒张压平均值阔值,第一比较判断单元2502将监测周期T内的收缩压平 均值Mt和监测周期T-1内的收缩压平均值Mt1进行比较,W及将监测周期T内的舒张压平 均值Nt和监测周期T-1内的舒张压平均值Nt进行比较。若收缩压平均值M郝收缩压平均 值Mt1之间的差距小于等于第一收缩压平均值阔值,与此同时舒张压平均值NT和舒张压平 均值N"之间的差距小于等于第一舒张压平均值阔值,第一比较判断单元2502则判断被监 测对象在监测周期T内的健康状况属于正常状况;若收缩压平均值Mt和收缩压平均值MT1 之间的差距大于第一收缩压平均值阔值,和/或舒张压平均值Nt和舒张压平均值NT1之间 的差距大于第一舒张压平均值阔值,运种情况下,被监测对象在监测周期T内的健康状况 有可能属于正常状况也有可能属于非正常状况,需要第二比较判断单元2503将监测周期T 内的血压标准差值和第一标准差阔值进一步进行比较。其中,收缩压平均值Mt和收缩压平 均值Mt1之间的差距是指收缩压平均值MT和收缩压平均值MT1之间差的绝对值,舒张压平 均值Nt和舒张压平均值NT1之间的差距是指舒张压平均值NT和舒张压平均值NT1之间差 的绝对值。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收缩压平均值阔值和第一舒张压平均值阔值是预先设定的, 其具体数值是通过对大量人体样本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经验值。在一个优选实施例 中,第一收缩压平均值阔值设置为20,第一舒张压平均值阔值设置为10。 阳111 ] 接着,第二比较判断单元2503将监测周期T内的血压标准差值和第一标准差阔值 进行比较,若血压标准差未超过所述第一标准差阔值,第二比较判断单元2503则判断被监 测对象在监测周期T内的健康状况属于正常状况,否则判断被监测对象在监测周期T内的 健康状况属于非正常状况。具体地,第一标准差阔值包括第一收缩压标准差阔值和第一舒 张压标准差阔值,第二比较判断单元2503将监测周期T内的收缩压标准差St和第一收缩 压标准差阔值进行比较,W及将监测周期T内的舒张压标准差Kt和第一舒张压标准差阔值 进行比较。若收缩压标准差St小于等于第一收缩压标准差阔值,与此同时舒张压标准差KT 小于等于第一舒张压标准差阔值,第二比较判断单元2503则判断被监测对象在监测周期T 内的健康状况属于正常状况;若收缩压标准差St大于第一收缩压标准差阔值,和/或舒张 压标准差Kt大于第一舒张压标准差阔值,第二比较判断单元2503则判断被监测对象在监 测周期T内的健康状况属于非正常状况。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收缩压标准差阔值和第一舒 张压标准差阔值是预先设定的,其具体数值是通过对大量人体样本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 到的经验值。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收缩压标准差阔值设置为20,第一舒张压标准差阔 值设置为10。
[0112]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健康判断模块25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