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479794阅读:来源:国知局
愈的比例。
[0138] 经过1疗程治疗之后,治疗结果见表1。根据表1的疗效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试验 组A组治痊愈效71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 0 %,反复率为0 ;试验组B组 治痊愈效67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 0%,反复率为1. 14% ;而对照组痊 愈效44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 45%,反复率为18. 18%;显然,试验组明 显优于对照组。另外,三组均无不良反应发应。详细结果见表2.
[0139] 表2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效果比较
[0141] 7. 5、经典案例
[0142] 病例1 :闫某,女,2岁,山东烟台人,2015年8月来我院检查,患者腹泻5日左右, 疼痛难忍,哭叫不停,并伴有轻微的腹泻,大便有恶臭,没有发烧及其他症状。服用本发明实 施例5的颗粒剂后第2天,症状逐渐缓解,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又继续服用5天之后症状消 失,完全康复,回复正常生活,6个月电话随访没有复发。
[0143] 病例2 :郝某,男,5岁,江苏徐州人,2015年5月来我院检查,患者急性腹泻、呕吐 现象,腹部彩超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约3cmX 4cm,患者精神状态较差,疼痛起来伴有虚 汗,并伴有发烧现象,经朋友介绍来我院治疗,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颗粒剂后第5天,症状 逐渐缓解,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又继续服用5天之后症状消失,完全康复,回复正常生活,6 个月电话随访没有复发。
[0144] 病例3 :胡某,男,5岁,山东临沂人,2014年11月患者当地医院被确诊为肠系膜淋 巴结炎,并住院治疗4天,效果不佳,精神状况较差,来我院治疗,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颗 粒剂,症状逐渐缓解,精神状态良好,又继续服用5天之后症完全康复,6个月电话随访没有 复发。
[0145] 病例4 :满某,男,4岁,山东聊城人,2015年1月来我院检查,患者肚子疼痛难忍, 其父母自诉患者是由于感冒发烧引起的,经过检查体温为37. 8°C,在家吃过对乙酰氨基酚 栓剂降体温,腹部彩超发现淋巴结肿大,入院治疗5天,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颗粒剂,症状 逐渐缓解,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淋巴结肿大现象消失,又继续服用5天之后症状消失,完全 康复,回复正常生活,6个月电话随访没有复发。
[0146] 病例5 :李某,女,9岁,山东淄博人,2014年12月来我院检查,患者患病3日左右, 腹泻次数一天3-5次,在家中使用蒙脱石散用于止泻,服用四磨汤辅助治疗,之后症状加 重,腹泻并伴有疼痛,精神状态差。采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颗粒剂后第1个疗程之后,症 状逐渐缓解,精神状态较好,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持续用药1个疗程后,完全康复,6个月电 话随访没有复发。
[0147] 病例6 :贾某,女,6岁,山东潍坊人,2014年1月来我院检查,长期伴有腹泻腹痛, 采用中医推拿治疗,一周前患者疼痛次数增加,并发热4天入院,热峰39. 9°C,治疗效果欠 佳。采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颗粒剂后第1个疗程之后,发烧减退,症状逐渐缓解,精神状 态较好,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持续用药1个疗程后,完全康复,6个月电话回访患 者没有反复现象。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 料药组成:焦山楂10-25份,天麻8-13份、马齿笕9-16份、紫苏3-10份、山药10-15份、陈 皮10-15份、甘草6-9份、牛蒡子5-8份、干姜5-14份、透骨草5-10份、艾叶5-16份、川穹 8-15份、白芍药7-14份、川楝子2-10份、藿香3-8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焦山 楂15-20份,天麻10-12份、马齿笕10-14份、紫苏5-10份、山药10-12份、陈皮12-14份、 甘草7-9份、牛蒡子6-8份、干姜10-12份、透骨草8-10份、艾叶5-10份、川穹11-14份、白 芍药9-12份、川楝子2-8份、藿香5-8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焦山 楂18. 5份,天麻11份、马齿笕12份、紫苏8份、山药12. 5份、陈皮13份、甘草8份、牛蒡子 5份、干姜7. 5份、透骨草10份、艾叶7. 5份、川穹12. 5份、白芍药11份、川楝子4份、藿香 6份。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口服 制剂。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颗粒剂。6. -种制备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步骤为: (1) 称取马齿笕,紫苏,透骨草,甘草,白芍药,艾叶和川穹混合,加12倍水浸泡,然后煎 煮2次,第一次1. 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5,备 用; (2) 称取焦山楂,天麻,山药,陈皮,牛蒡子,干姜,川楝子和藿香混合,粉碎成粗粉,13 倍体积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备用; (3) 将步骤(1)的浓缩液加入步骤(2)的乙醇提取液中,搅拌,静置过夜,离心,上清液 经回收乙醇后浓缩成浸膏,冷冻干燥,粉碎,得清膏粉; (4) 将步骤(3)所得清膏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均匀,然后湿法制粒,得颗粒 剂。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颗粒剂 由重量份比为1 : 〇. 1-1的清膏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 辅料包括填充剂、粘合剂;其中所述的填充剂为蔗糖、乳糖、甘露醇、糊精的一种或两种,所 述的粘合剂为剂为3%羟丙甲纤维素的50%乙醇溶液、10%聚维酮K30的水溶液、30%淀粉 浆和10%羧甲基纤维素的水溶液的一种。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剂选自乳 糖,所述的粘合剂选自3%羟丙甲纤维素的50%乙醇溶液。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小 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组方中含有重量份为:焦山楂10-25份,天麻8-13份、马齿笕9-16份、紫苏3-10份、山药10-15份、陈皮10-15份、甘草6-9份、牛蒡子5-8份、干姜5-14份、透骨草5-10份、艾叶5-16份、川穹8-15份、白芍药7-14份、川楝子2-10份、藿香3-8份。本发明中成药的组方合理、理气健脾,温中祛寒,行气止痛之功,各类药材的原料易得,各类药物的性质、性味、归经、功效、配伍相互组合,并且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总有效率达到100%,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颗粒剂符合儿童的吃药习惯,制备过程简单适,合工艺化大生产。
【IPC分类】A61K9/16, A61K36/9068, A61P1/00
【公开号】CN105233229
【申请号】CN201510786496
【发明人】吴兴连
【申请人】青岛麦瑞特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6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