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_6

文档序号:9492706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叠合部30ap (30bp)的收缩力为目的,在下部区域AD设置了非连续弹性构件35na(35nb),而且,该非连续弹性构件35na(35nb)具有分别配置在下部区域AD的各突出部ADw的2根侧部弹性构件35ra、35wa(35wb、35wb)。而且,使2根侧部弹性构件35ra、35wa(35wb、35wb)彼此之间的间隔位于下部区域AD的中央部ADc的位置地配置了各侧部弹性构件35wa、35wa(35wb、35wb),由此,在该间隔的位置,完全不存在弹性构件,但绝不限定于此。
[0156]S卩,若为了减小下部区域AD的中央部ADc的收缩力,在该中央部ADc中与上述间隔的位置对应的部分非连续地配置了弹性构件,则在该部分也可以存在弹性构件。图12是用于说明其一个例子的概略俯视图。此外,在该图12中,示出了去掉腹侧带构件30a中的非皮肤侧的无纺布31而向外部露出了腹侧连续弹性构件35a和腹侧非连续弹性构件35na的状态。在该图12的例子中,与横向排列的2根侧部弹性构件35w、35w彼此之间的间隔的位置对应地,在下部区域AD的中央部ADc配置了细细断开的状态的弹性构件35p、35p...。而且,若为该切碎状态,则弹性构件35p、35p...大致不会向该中央部ADc施加收缩力。因此,若是这样切碎状态的弹性构件35p、35p…,则即使存在于中央部ADc也没有问题。切碎状态的弹性构件35p的长度为例如大于0mm且在5mm以下的长度,更优选为大于0mm且在3mm以下的长度。但是,当存在被切碎的弹性构件35p、35p…时,美观性变差,因此优选为不在上述的间隔的位置存在弹性构件35p、35p...(图8B)。
[015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分别使外装片15b和带构件30a、30b的原材料为无纺布,但绝不限定于无纺布。例如,可以是织布,也可以是除了织布之外的片构件。顺便一提,也可以省略外装片15b,在此情况下,防漏片15a便形成吸收性主体10的外部包装。
[0158]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腹侧连续弹性构件35a、腹侧非连续弹性构件35na、背侧连续弹性构件35b和背侧非连续弹性构件35nb,分别举例示出了橡胶线,但绝不限定于此。例如,作为这些弹性构件35a、35na、35b、35nb,可以采用带状的橡胶也可以采用具有收缩力的带状的无纺布、具有收缩力的带状的树脂薄膜。
[0159]附图标记说明
[0160]1尿布(吸收性物品),1HB腰围开口,1HL腿围开口,Is部分,10吸收性主体,10a腹侧的部分,10b背侧的部分,10ea端部,10eb端部,10es端部,10ew端部,10f部分,10η部分,10p部分,11吸收性芯,11a腹侧的部分,llew端部,13表面片构件,15背面片构件,15a防漏片,15b外装片,15bf延伸出的部分,15bg翻折的部分,17弹性构件,18弹性构件,30a腹侧带构件,30ac中央部,30ac2部分,30ae端部,30ae2端部,30aee端缘部,30ap叠合部,30aw突出部分,30b背侧带构件,30be端部,30bee端缘部,30bf臀部盖罩(伸出部分),30bp叠合部,30bw突出部分,31无纺布(片状构件),31f延伸出的部分,31g翻折的部分,32无纺布(片状构件),35弹性构件,35U弹性构件,35M弹性构件,35D弹性构件,35a腹侧连续弹性构件,35b背侧连续弹性构件,35na腹侧非连续弹性构件,35nb背侧非连续弹性构件,35p弹性构件,35wa侧部弹性构件,35wae端部,35wb侧部弹性构件,35wbe端部,AU上部区±或,AM中部区域,AD下部区域,AMc中央部,AMw突出部,ADc中央部,ADw突出部,LG腿围褶皱,LSG立体褶皱,LSGb基端部,LSGf自由端部分,J接合部,C1中央位置。
【主权项】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 吸收性主体,其沿着纵向设置,吸收尿; 腹侧带构件,其沿着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设置,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纵向的一端部叠合并固定;以及 背侧带构件,其作为不同于所述腹侧带构件的构件沿着所述横向设置,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纵向的另一端部叠合并固定, 所述腹侧带构件中的所述横向的各端部与所述背侧带构件中的所述横向的各端部连结,从而形成了一个腰围开口和两个腿围开口, 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所述腹侧带构件中供所述吸收性主体叠合的叠合部的所述纵向的大小大于所述背侧带构件中供所述吸收性主体叠合的叠合部的所述纵向的大小, 所述腹侧带构件具有:腹侧连续弹性构件,其为了使所述腹侧带构件具有所述横向的收缩力而在所述腹侧带构件中的从所述横向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的范围连续地配置;以及腹侧非连续弹性构件,其在所述横向上非连续地配置, 所述背侧带构件具有:背侧连续弹性构件,其为了使所述背侧带构件具有所述横向的收缩力而在所述背侧带构件中的从所述横向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的范围连续地配置;以及背侧非连续弹性构件,其在所述横向上非连续地配置, 所述背侧带构件的所述背侧连续弹性构件的收缩力的大小的总和大于所述腹侧带构件的所述腹侧连续弹性构件的收缩力的大小的总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腹侧带构件中的所述横向的中央部设定有所述叠合部,从而所述腹侧带构件在所述横向的两侧分别具有比所述叠合部向所述横向突出的突出部分, 所述腹侧非连续弹性构件具有:在所述横向上连续地设置在一个所述突出部分的侧部弹性构件;以及在所述横向上连续地设置在另一个所述突出部分的侧部弹性构件,在其与所述一个所述突出部分的所述侧部弹性构件之间在所述中央部沿所述横向隔开间隔, 在所述背侧带构件中的所述横向的中央部设定有所述叠合部,从而所述背侧带构件在所述横向的两侧分别具有比所述叠合部向所述横向突出的突出部分, 所述背侧非连续弹性构件具有:在所述横向上连续地设置在一个所述突出部分的侧部弹性构件;以及在所述横向上连续地设置在另一个所述突出部分的侧部弹性构件,在其与所述一个所述突出部分的所述侧部弹性构件之间在所述中央部沿所述横向隔开间隔, 所述腹侧带构件的所述突出部分的所述侧部弹性构件的收缩力的总和大于所述背侧带构件的所述突出部分的所述侧部弹性构件的收缩力的总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配置在所述腹侧带构件的所述突出部分的所述侧部弹性构件向所述横向的中央侧延长,并且延长的部分的端部接合到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横向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主体具有:吸收性芯,其通过层叠液体吸收性原材料而成;透液性的表面片构件,其从皮肤侧覆盖所述吸收性芯地设置;以及不透液性的背面片构件,其从非皮肤侧覆盖所述吸收性芯地设置, 所述腹侧带构件的所述侧部弹性构件的所述端部位于所述吸收性芯的所述横向的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主体具有:吸收性芯,其通过层叠液体吸收性原材料而成;透液性的表面片构件,其从皮肤侧覆盖所述吸收性芯地设置;以及不透液性的背面片构件,其从非皮肤侧覆盖所述吸收性芯地设置, 配置在所述背侧带构件的所述突出部分的所述侧部弹性构件向所述横向的中央侧延长,并且延长的部分的端部固定到所述吸收性主体中比所述吸收性芯靠所述横向的端侧的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横向的各端部经由接合部固定到所述腹侧带构件上, 所述突出部分的所述侧部弹性构件的收缩力经由所述接合部作用于所述端部,从而所述端部被向所述突出部分的方向拉拽。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侧带构件的所述纵向的大小大于所述腹侧带构件的所述纵向的大小,从而所述背侧带构件具有比所述腹侧带构件向所述腿围开口的方向伸出而成的伸出部分, 位于所述腹侧带构件的所述突出部分的多个所述侧部弹性构件中最靠近所述腿围开口的位置的侧部弹性构件的收缩力,大于位于所述背侧带构件的所述突出部分的多个所述侧部弹性构件中最靠近所述腿围开口的位置的侧部弹性构件的收缩力。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背侧连续弹性构件中在所述纵向上最靠近所述腿围开口的位置的背侧连续弹性构件的收缩力大于多个所述腹侧连续弹性构件中在所述纵向上最靠近所述腿围开口的位置的腹侧连续弹性构件的收缩力。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腹侧带构件以片状构件为基材,并且相对于所述片状构件设置有所述腹侧连续弹性构件和所述腹侧非连续弹性构件, 所述背侧带构件以片状构件为基材,并且相对于所述片状构件设置有所述背侧连续弹性构件和所述背侧非连续弹性构件, 所述腹侧连续弹性构件的收缩力的大小的总和是指,在以将所述片状构件展开到所述片状构件在所述横向上达到自然长度为止的状态为100%的伸长状态时,在70%的伸长状态下所述腹侧连续弹性构件所产生的所述横向的收缩力的大小的总和, 所述背侧连续弹性构件的收缩力的大小的总和是指,在以将所述片状构件展开到所述片状构件在所述横向上达到自然长度为止的状态为100%的伸长状态时,在70%的伸长状态下所述背侧连续弹性构件所产生的所述横向的收缩力的大小的总和。
【专利摘要】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主体;腹侧带构件,其与吸收性主体的纵向的一端部叠合并固定;以及背侧带构件,其与吸收性主体的纵向的另一端部叠合并固定,腹侧带构件与背侧带构件在横向的各端部连结而形成了腰围开口和腿围开口,其中,腹侧带构件中供吸收性主体叠合的叠合部的纵向的大小大于背侧带构件中供吸收性主体叠合的叠合部的纵向的大小,腹侧带构件具有:腹侧连续弹性构件,其从横向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连续地配置;以及腹侧非连续弹性构件,其在横向上非连续地配置,背侧带构件具有:背侧连续弹性构件,其从横向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连续地配置;以及背侧非连续弹性构件,其在横向上非连续地配置,背侧连续弹性构件的收缩力的大小的总和大于腹侧连续弹性构件的收缩力的大小的总和。
【IPC分类】A61F13/496, A61F13/49, A61F13/15
【公开号】CN105246440
【申请号】CN201480030061
【发明人】斋藤京太, S·皮查德基特加瓦特, N·布恩罗德, J·昌查隆恩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7月4日
【公告号】WO2014192981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