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康复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图_2

文档序号:9533406阅读:来源:国知局
细数。
[0020] 西医诊断:右肺腺癌术后、化疗后。
[0021] 中医诊断:肺积(气阴两虚,痰热内蕴),治以益气养阴,清热化痰。
[0022] 治法:取黄苗15g、北虫草6g、红景天9g、浙贝母9g、金荞麦30g、虎杖15g、桔梗6g、 苏子6g、土茯苳15g、防风9g、炙甘草6g、沙参12g、麦冬12g,以水煎煮,早晚分服,日服一 剂,调理半月余,诸症消失。
[0023] 结果:此后患者以本方为基础方,根据病情变化,适当加减,坚持服用2年,病情稳 定,后停药,随访至今未见病情复发。
[0024] 案例三:刘某,男,44岁
[0025] 病史:2009年6月因咳嗽咳痰半月在当地医院就诊,胸部CT发现右肺下叶占位, 后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提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随即行右肺下叶癌切除术,术后病理:右 肺下叶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可见神经侵犯,累及肺内血管壁外膜,未见明确脉管瘤栓。肿瘤 累及中间段支气管外膜、中叶叶支气管外膜及下叶叶段支气管,未累及脏层胸膜及中叶肺。 肺切缘、支气管切缘未见癌,淋巴结转移性癌(3/24),术后病理分期T2aNlM0, lib期,后予 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4周期,后来我院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刻下症见:自汗、乏力,时 有咳嗽,痰少质粘难咳,偶有血丝夹杂,□干,手足心热,纳可,二便调,舌红少津,苔薄白,脉 细数。
[0026] 西医诊断:右肺鳞癌术后、化疗后。
[0027] 中医诊断:肺积(气阴两虚,痰热内蕴),治以益气养阴,清热化痰。
[0028] 治法:取黄苗15g、北虫草6g、红景天9g、浙贝母9g、金荞麦30g、虎杖15g、裸花紫 珠15g、桔梗6g、土茯苳15g、防风9g、炙甘草6g、沙参12g、天冬12g、生地12g,以水煎煮,早 晚分服,日服一剂,调理20余天,诸症消失。
[0029] 结果:此后患者以本方为基础方,根据病情变化,适当加减,坚持服用2年,病情稳 定,后停药,随访至今未见病情复发。
[0030] 案例四:温某,女,63岁
[0031] 病史:患者2010年在协和医院行右下肺背段切除术,病理示:右下肺背段侵袭性 腺癌,粘液腺癌,贴壁生长及腺泡结构,未侵及肺膜,支气管断端未见癌,淋巴结转移性癌 (隆突下1/1),术后分期TlaN2M0, Ilia期,后行培美曲塞+顺铂化疗4周期,患者拒绝行进 一步放疗,今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见:自汗、乏力,时有咳嗽,痰少,黄白相间,无咳血,口干, 纳差,小便调,大便稀软不成形,舌淡红少津,苔薄白,脉弱无力。
[0032] 西医诊断:右肺腺癌术后、化疗后。
[0033] 中医诊断:肺积(肺脾气虚,痰热内蕴),治以补益肺脾,清热化痰。
[0034] 治法:取黄苗15g、北虫草6g、红景天9g、浙贝母9g、金荞麦30g、虎杖15g、桔梗6g、 苏子6g、土茯苓15g、防风9g、炙甘草6g、焦白术12g、焦三仙各12g,以水煎煮,早晚分服,日 服一剂,调理1月余,诸症消失。
[0035] 结果:此后患者以本方为基础方,根据病情变化,适当加减,坚持服用3年,病情稳 定,后停药,随访至今未见病情复发。
[0036] 案例五:王某,女,35岁
[0037] 病史:2009年因咳嗽查胸部CT示右肺结节,当时未予确诊,定期观察,2010年5月 复查胸部CT病灶明显增大,右肺上叶后段可见软组织肿物影,最大截面积2. 0 X 1. 4cm,边 界不清,可见多发毛刺,局部牵拉叶间裂及胸膜,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考虑肺癌。随即行右 肺上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右肺上叶低分化腺癌,主要呈腺泡型,伴少 许微乳头型及附壁型,可见脉管瘤栓及神经侵犯,肿瘤侵犯脏层胸膜,未累及叶段支气管。 淋巴结转移性癌(1/15)。术后分期T2aNlM0, Ila期,后行培美曲塞+顺铂化疗4周期,今 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见:自汗、乏力,胸闷,时有咳嗽,痰少,黄白相间,无咳血,纳差,小便调, 大便稀软不成形,舌淡红少津,苔薄白,脉弱无力。
[0038] 西医诊断:右肺腺癌术后、化疗后。
[0039] 中医诊断:肺积(肺脾气虚,痰热内蕴),治以补益肺脾,清热化痰。
[0040] 治法:取黄苗15g、北虫草6g、红景天9g、浙贝母9g、金荞麦30g、虎杖15g、桔梗6g、 苏子6g、土茯苓15g、防风9g、炙甘草6g、杏仁10g、焦白术12g、焦三仙各12g,以水煎煮,早 晚分服,日服一剂,调理2月余,诸症消失。
[0041] 结果:此后患者以本方为基础方,根据病情变化,适当加减,坚持服用2年,病情稳 定,后停药,随访至今未见病情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申请人在临床观察研究过程中,以本发明为基本方,并结合患者情况做随症加减, 使用或不使用其他辅助性药物,所使用的原料药及其用量均在本发明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内,均实现了本发明的预期效果。现将基本方用药情况制表说明。
[0043] 表1养肺抑癌方基本方药物用量表 单位:克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康复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有 效成分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黄芪12-18份、北虫草4-8份、红景天7-11份、 浙贝母7-11份、金荞麦25-35份、虎杖12-18份、桔梗4-8份、土茯苓12-18份、防风7-11 份、炙甘草4-8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组成为:黄芪15份、北 虫草6份、红景天9份、浙贝母9份、金荞麦30份、虎杖15份、桔梗6份、土茯苳15份、防风 9份、炙甘草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中还包括裸花紫珠12-18份 和/或紫苏子4-8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裸花紫珠的用量为15份、紫苏子的 用量为6份。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原料药中的浙贝母 以等量的川贝母代替。6.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肺癌术后康复治疗的药物中的 应用。7.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康复治疗的 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康复治疗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黄芪12-18份、北虫草4-8份、红景天7-11份、浙贝母7-11份、金荞麦25-35份、虎杖12-18份、桔梗4-8份、土茯苓12-18份、防风7-11份、炙甘草4-8份。该中药组合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康复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IPC分类】A61K36/8966, A61P1/14, A61P35/00, A61K36/90, A61K36/8998
【公开号】CN105288365
【申请号】CN201510675642
【发明人】林洪生, 侯炜
【申请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