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压降脂的夏枯草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9586545阅读:来源:国知局
,跌打损伤,痴肿疮毒。虎杖含有寥武、有 机酸、葡萄糖武、多糖类等。有清热解毒、清凉解暑、健胃清食作用,是一种寥科植物。
[0056] 决明子(学名:CatsiatoraLinn)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 成熟种子。决明子也叫草决明。决明子为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决明花黄色,芙果细长,四 棱柱形;小决明植株较小,芙果较短,是重要成份之一。W其有明目减肥之功而名之。决明 子味苦、甘、成,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 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降血压降血脂。
[0057] 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膀脫、肝、胆经。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主水肿, 小便淋渐,黄痘,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滨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 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岭南采药录》:和猪肉煎汤治糖尿病。又 治小便淋渐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汤频服。《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能降低血压,利尿消肿。治 鼻血、红崩。《四川中药志》:清血热,利小便。治黄痘,风热,出疹,吐血及红崩。
[005引檐子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1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 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痘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主 治热病屯、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痘;淋证;血频尿血;口舌生疮;疮瘍肿毒;扭伤肿痛。 本品对目赤肿痛有很大疗效。该品清泻=焦热邪,可治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常配大黄 用,如檐子汤《圣济总录》。
[0059]泽泻、性味:甘,寒。入肾、膀脫经。功效: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 满,呕吐,泻频,疲饮,脚气,淋病,尿血。《本经》:主风寒湿搏,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月己 健。《别录》: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瘡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渐,逐膀脫、=焦停水。《药 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脫热,直通水道。
[0060] 黄琴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热 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频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痴肿巧 疮等症。黄琴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0061]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而得,是一种发散风热 药,既可内服,也可外敷。其性寒,味甘、苦,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疗 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病症。现代中、西医把桑叶和桑叶生物制剂作为 改善糖尿病及其他各种疑难杂症的药物而使用,认为其药效极为广泛。有清肺润燥、止咳、 去热、化疲、治盗汗;补肝、清肝明目、治疗头晕眼花、失眠、消除眼部疲劳;消肿、清血'治疗 频疾、腹痛、减肥、除脚气、利大、小肠;抗应激、凉血、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屯、肌梗塞、脑溢 血、桂头痛、长发;降血糖、抗糖病等。
[0062] 绞股蓝拉下文名: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 )Makino葫芦科、绞股蓝属草 质攀援植物;味苦;微甘;性凉。归肺;脾;肾经。主治:体虚乏力;虚劳失精;白细胞减少症; 高脂血症;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肠炎;慢性气管炎。益气健脾,化疲止咳,清热解毒。本种入 药,有消炎解毒、止咳桂疲的功效。绞股蓝最为重要,具有W下中药特性:用绞股蓝与灵芝搭 配煮水或泡茶喝,可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等症。有保肝解毒、降血压、降血脂 血糖的功效。绞股蓝主要有效成份是绞股蓝皂武、绞股蓝糖武(多糖)、水溶性氨基酸、黄酬 类、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
[0063] 马齿宽(拉下学名:PortulacaoleraceaL.)为马齿宽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 多汁,无毛,高10~30cm,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国内各地均有分布。该种为 药食两用植物。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现代 研究,马齿宽还含有丰富的SL3脂肪酸及维生素A样物质。SL3脂肪酸是形成细胞膜,尤其 是脑细胞膜与眼细胞膜所必需的物质;维生素A样物质能维持上皮组织如皮肤、角膜及结 合膜的正常机能,参与视紫质的合成,增强视网膜感光性能,也参与体内许多氧化过程。
[0064] 桑寄生叶中含黄酬类化合物:搬皮素(quercetin),搬皮武(quercitrin)及少量 的右旋儿茶酪(catechol)。苦甘,平。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 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瘦弱,偏枯,脚气,风寒湿搏,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治久咳巧], 舌纵[4]眩晕。《本经》:主腰痛,小儿背强,痴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别录》: 主金疮,去搏,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滨南本草》:生槐树者,主治大肠下 血、肠风带血、持漏。生桑树者,治筋骨疼痛,走筋络,风寒湿搏。生花椒树者,治脾胃寒冷, 呕吐恶屯、翻胃;又用治梅疮毒,妇人下元虚寒或崩漏。《本草蒙签》:散疮瘍,追风湿,却背强 腰痛。 阳0化]昆布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 (碟掌菜)的干燥叶状体。夏、秋二季采拱,晒干。昆布气腥,味成。归肝、胃、肾经。有软 坚散结,消疲,利水之功能。用于疲饮水肿。软坚散结,消疲,利水。瘦瘤、療痛、睾丸肿痛、 疲饮水肿。成;寒;无毒。归肝、胃、肾经。主治消疲软坚;利水退肿。主療痛;瘦瘤;喧隔; (广颜)痛脚气水肿。用于瘦瘤,療痛,睾丸肿痛,疲饮水肿。《别录》:主十二种水肿,瘦瘤聚 结气,瘦疮。《药性论》:利水道,去面肿,去恶疮鼠擾。姚可成《食物本草》:裙带菜,主女人 赤白带下,男子精泄梦遗。
[0066] 茵陈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痘、小便不 利、湿疮痊痒、传染性黄痘型肝炎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 降压,扩冠等作用.
[0067] 紫花地下味苦、辛、寒。归屯、、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 治疗疮,痴肿,療痛,黄痘,频疾,腹泻,目赤,喉搏,毒蛇咬伤。凡各种疗毒痴疮,红肿热痛者, 可单用鲜品捣汁服,并用其渣敷患处;或与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配伍。若气血亏虚者,可 加入当归、黄巧;若湿热凝结骨痴疼痛高肿者,可与巧等、车前子、金银花、牛膝同用,W利湿 清热。
[0068] 半支莲(学名Scutellaria barbata化Don)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桂 疲、消肿止痛、抗癌等功能。性寒味酸,全草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成分。有凉 血解毒,散疲止痛,消肿和清热利湿之功效。功能主治: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疲,消肿止痛, 抗癌之功效;治阔尾炎、肝炎、胃痛、早期肝癌、肺癌、子宫颈癌、乳腺炎等;外用治痛巧疗, 跌打肿痛等症。此药民间用量较大。《广西药植图志》:消炎,散疲止血。治跌打伤及血频。 《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治跌打刀伤及疮瘍。《泉州本草》:通络,清热解毒,桂风散血, 行气利水,破疲止痛。内服主血淋,吐血,赃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痴痘,疗疮,无名肿毒。
[0069] 紫背天葵,学名:Begonia fimbristipula Hance,全草人药,有解毒、止咳、活血、 消肿之效。
[0070] 山植核果类水果,核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果可生吃或作果脯果糕,干制后可入 药,是中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屯、、抗屯、律不齐等作用,同时也是健 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疲的良药,对胸隔脾满、痛气、血渺、闭经等症有很好的疗效。山植 内的黄酬类化合物牡荆素,是一种抗癌作用较强的药物,其提取物对抑制体内癌细胞生长、 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作用。 阳0川具体实施例1 :
[0072] 6-8月中旬夏枯草果穗呈栋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将其泡入乙醇提取 或萃取。
[0073] 再将其余原料玉米须,紫背天葵,桑寄生,决明子,绞股蓝,桑叶,马齿宽,昆布,制 首乌,虎杖,山植,黄琴,半枝莲,泽泻,茵陈,檐子,紫花地下,粉碎,萃取或提取制成提取液。
[0074] 两种提取物混合,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瓶。 阳〇7引具体实施例2 :
[0076] 6-8月中旬夏枯草果穗呈栋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大概5000g,去杂 切碎后将其泡入5-10倍量的乙醇中,将药粉置有盖不诱钢桶内,加70 %乙醇液,质量为粗 粉的0. 8-1倍,揽拌均匀,湿润密闭放置1小时W上,使充分膨胀;将渗漉筒底部滤板用纱 布袋包裹铺平后再将湿润膨胀后的药物样品拌松弄散,然后用不诱钢勺盛粉,均匀的装入 渗漉筒,装10-12厘米厚,用T型棒压匀,再按上述操作,一层一层的装入,适当加压,药粉 填装不得超过渗漉筒的2/3高处;药粉面上盖不诱钢孔板压牢,打开渗漉筒下面的放料阀, 并放一容器,然后缓缓加入70%乙醇液;待排出药粉粉粒之间的空气,并有乙醇流出约20L 左右,关闭放料阀,盖上漉筒、浸溃24小时,然后开放料阀进行渗漉,控制渗漉速度一般为 1000 g药材每分钟流出2~3ml,滤液放入胆液缸内,并将排空时的乙醇液倒入胆液缸;将渗 滤液合并静置。
[0077] 再取其他原料再将其余原料玉米须1500g,紫背天葵1500g,桑寄生1500g,决明子 1500g,绞股蓝1500g,桑叶1500g,马齿宽1500g,昆布1500g,制首乌1500g,虎杖1500g,山 植1500g,黄琴1500g,半枝莲1500g,泽泻1500g,茵陈1500g,檐子1500g,紫花地下1500邑, 洗净惊干,于70°C烘箱中,烘8-12h,取出置于干燥箱内冷却,用粉碎机粉碎过80-100目筛; 将过筛的颗粒物浸泡水中12小时,然后放入提取罐加热煮沸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 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45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立次加热煮沸半小时,过 滤,加热浓缩至膏状,静置备用。将膏状提取物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