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热壅盛型胃癌术后出血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059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效显著,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0027]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胃热壅盛型胃癌术后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大叶白头翁6g、高山唐松草6g、暗鳞鳞毛蕨6g、白草6g、八角乌6g、地茶6g、百味参6g、甘草6g0
[0028]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胃热壅盛型胃癌术后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大叶白头翁5份、高山唐松草5份、暗鳞鳞毛蕨5份、白草5份、八角乌5份、地莶5份、百味参5份、甘草5份。
[0029]实施例3
一种治疗胃热壅盛型胃癌术后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大叶白头翁7份、高山唐松草7份、暗鳞鳞毛蕨7份、白草7份、八角乌7份、地莶7份、百味参7份、甘草7份。
[0030]实施例4
一种治疗胃热壅盛型胃癌术后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大叶白头翁8份、高山唐松草8份、暗鳞鳞毛蕨8份、白草8份、八角乌8份、地莶8份、百味参8份、甘草8份。
[0031]实施例5
一种治疗胃热壅盛型胃癌术后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大叶白头翁4份、高山唐松草4份、暗鳞鳞毛蕨4份、白草4份、八角乌4份、地莶4份、百味参4份、甘草4份。
[0032]对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进行了临床药效学试验,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胃热壅盛型胃癌术后出血患者140例,其中男84例,女56例,平均年龄(64.84±16.45)岁。
[0033]1.2中医辩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吐血”的“胃热壅盛证”诊断标准: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0034]1.4西医诊断标准
胃癌术后出血诊断标准参照WHO制定的上消化道出血相关诊断标准。
[0035]1.5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胃癌术后出血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吐血胃热壅盛证相关诊断标准。(3)没有进行西药止血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1)大出血需输血抢救者;(2)行西药止血治疗者;(3)术前凝血指标严重异常者。(4)对本方中药物过敏者。(5)依从性差,不能按要求接受治疗者。
[0036]1.6治疗方法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口服治疗,组方如下:大叶白头翁6g、高山唐松草6g、暗鳞鳞毛蕨6g、白草6g、八角乌6g、地莶6g、百味参6g、甘草6g,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月艮,以3d为一个疗程。
[0037]1.7观察指标
(1)止血补血效果:治疗前后24小时出血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
[0038](2)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胃热壅盛证”相关标准。按照症候的程度由轻至重,分别为0分、2分、4分和6分。
[0039]1.8中医症候疗效评价
评定标准参照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用药指导原则》。
[0040]①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多95%
②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多70%
③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多30%
④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0041]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l00%。
[0042]1.9统计方法
采用SPSS14.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43]2.结果
2.1治疗前后止血和补血效果
140例出血患者,治疗后均达到完全止血。治疗前平均血红蛋白(99.63±13.82) g/L,治疗后上升到(126.32±12.84) 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3,P〈0.05)。
2.2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中医症候疗效
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6.12±1.43)分较治疗前(37.03±13.93)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45,P〈0.05);140例患者治愈135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0例。疗效:治愈率96.4%,总显效率99.3%,总有效率为100.0%。
[0044]2.4安全性分析
治疗前后患者肝肾功及心电图无明显变化,用药安全性较好。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胃热壅盛型胃癌术后出血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 大叶白头翁4-8份、高山唐松草4-8份、暗鳞鳞毛蕨4-8份、白草4-8份、八角乌4_8份、地莶4-8份、百味参4-8份、甘草4-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热壅盛型胃癌术后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 大叶白头翁5-7份、高山唐松草5-7份、暗鳞鳞毛蕨5-7份、白草5-7份、八角乌5_7份、地莶5-7份、百味参5-7份、甘草5-7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胃热壅盛型胃癌术后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 大叶白头翁6份、高山唐松草6份、暗鳞鳞毛蕨6份、白草6份、八角乌6份、地莶6份、百味参6份、甘草6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热壅盛型胃癌术后出血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大叶白头翁4-8份、高山唐松草4-8份、暗鳞鳞毛蕨4-8份、白草4-8份、八角乌4-8份、地菍4-8份、百味参4-8份、甘草4-8份。诸药合用共奏“清胃泻火,凉血止血”之效,紧扣胃热壅盛型胃癌术后出血的病机,止血效果良好,且能升高血红蛋白水平,在止血的同时起到补血作用。
【IPC分类】A61P7/04, A61K36/899
【公开号】CN105362783
【申请号】CN201510950524
【发明人】张晶
【申请人】济南邦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