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脾中风治疗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060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比较如下:
具体例子1 牛某,53岁,男,夏季受风邪侵体,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鼻色黄,烦重发热,言语不利, 多汗,不嗜饮食,形如醉人。
[0023] 使用本发明:茯苓、枳壳、黄柏、苍术各50g,茵陈、溪黄草、竹叶、稀签草、络石 藤、大腹皮、神曲、补骨脂各40g,刺五加、绞股蓝、人参、白头翁、绿豆、铁苋、秦皮、草豆蔻 各20g,炙甘草20g。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 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 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 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C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 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 量比为0. 5:100 ;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
[0024] 使用方法,水冲服,药粉加温水冲服,药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 :18。冲得水溶液,每 次饮用50-100ml,每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7个疗程,体健如常。
[0025] 具体例子2 高某,63岁,女,夏季受风邪侵体,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鼻色黄,烦重发热,言语不利, 多汗,不嗜饮食,形如醉人。
[0026] 使用本发明:茯苓、枳壳、黄柏、苍术各40g,茵陈、溪黄草、竹叶、稀签草、络石 藤、大腹皮、神曲、补骨脂各30g,刺五加、绞股蓝、人参、白头翁、绿豆、铁苋、秦皮、草豆蔻 各l〇g,炙甘草l〇g。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 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 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 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C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 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 量比为0. 5:100 ;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
[0027] 使用方法,水冲服,药粉加温水冲服,药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 :15。冲得水溶液,每 次饮用50-100ml,每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6个疗程,体健如常。
[0028] 具体例子3 李某,57岁,男,夏季受风邪侵体,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鼻色黄,身体微黄,烦重发热, 言语不利,多汗,不嗜饮食,形如醉人。
[0029] 使用本发明,茯苓、枳壳、黄柏、苍术各30g,茵陈、溪黄草、竹叶、稀签草、络石藤、大 腹皮、神曲、补骨脂各20g,刺五加、绞股蓝、人参、白头翁、绿豆、铁苋、秦皮、草豆蔻各10g, 炙甘草l〇g。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 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 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90°Ρ95%的 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C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 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 0. 5:100 ;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
[0030] 使用方法,水冲服,药粉加温水冲服,药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 :20。冲得水溶液,每 次饮用50-100ml,每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6个疗程,体健如常。
[0031] 急性毒性试验: 应用NIH小鼠12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8~22g,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随 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给药本发明具体例子1的中药组合物(浓度为6. 28g生药/ml,最 高浓度)的给药组1和给药本发明具体例子2 (浓度为6. 28g生药/ml,最高浓度)的中 药组合物的给药组2,实验前禁食12小时。给药组1和给药组2分别将本发明的具体例 子1和具体例子2制备的中药粉末溶解在水中对小鼠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 药剂量为31. 4g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 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 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摄食、饮水、体重增长均 正常。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0032] 治疗效果比较: 在4所医院筛选120例患者,试验之前1周,对该人群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 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人。
[0033] 第一组使用本发明例子1的药物。
[0034] 第二组使用本发明现有技术中的茯神丸方。
[0035] 疗效情况判定标准:治愈:使用本品后,各项指标回复正常;有效:服用和使用本 品后,不适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使用本品后,不适症状无变化。结果如表1所示。
[0036]
本发明以健脾行气的对药陈皮、青皮,清脾健筋的对药栀子、藿香为君药;以去黄解毒 的虎杖、地耳草、清心除烦的灯芯草、祛风退热的秦玖、祛风通络的寻骨风、破气消积的枳 实、消食和胃的山楂、温脾暖脾的仙茅为臣药;以健脾益气的白术、山药、饴糖,清热解毒的 四季青、野菊花、红藤、土牛膝,健脾化湿止呕的白豆蔻为佐药;以炙甘草为使药。
[0037] 本发明配比简单,使用方便,去风邪,补脾和胃,健脾清热,益气行气,治疗风邪入 脾效果显著。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脾中风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茯苓、枳壳、黄柏、苍术各30-50g,茵陈、溪黄草、竹叶、稀签草、络石藤、大腹皮、神曲、补 骨脂各20-40g,刺五加、绞股蓝、人参、白头翁、绿豆、铁苋、秦皮、草豆蔻各10-20g,炙甘草 10-20g〇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脾中风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 置如下各组分: 茯苓、枳壳、黄柏、苍术各30-40g,茵陈、溪黄草、竹叶、稀签草、络石藤、大腹皮、神曲、补 骨脂各20-30g,刺五加、绞股蓝、人参、白头翁、绿豆、铁苋、秦皮、草豆蔻各10-15g,炙甘草 10-15g〇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脾中风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 置如下各组分: 茯苓、枳壳、黄柏、苍术各40-50g,茵陈、溪黄草、竹叶、稀签草、络石藤、大腹皮、神曲、补 骨脂各30-40g,刺五加、绞股蓝、人参、白头翁、绿豆、铁苋、秦皮、草豆蔻各15-20g,炙甘草 15-20g〇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脾中风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茯苓、枳壳、黄柏、苍术各30-50g,茵陈、溪黄草、竹叶、稀签草、络石藤、大腹皮、神曲、补骨脂各20-40g,刺五加、绞股蓝、人参、白头翁、绿豆、铁苋、秦皮、草豆蔻各10-20g,炙甘草10-20g。本发明配比简单,使用方便,去风邪,补脾和胃,健脾清热,益气行气。
【IPC分类】A61K36/9062, A61P1/00
【公开号】CN105362883
【申请号】CN201510807299
【发明人】孙桂芝
【申请人】孙桂芝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