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胆石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623414阅读:来源:国知局
党参:洗净泥沙后润透去芦,切片或切段,晒干; 18、 石解:取干燥的石解,用水泡约至八成透,闷润,除去残根及黑枝,切段,撞去薄膜, 晒干; 19、 黄琴:炼去杂质,除去残茎,用凉水浸润或置开水中稍浸拱出,切片,晒干; 20、 青风藤:秋冬义老藤,切段,晒干; 21、 地愉:炼去杂质,用水洗净,稍浸泡,润透,切成厚片,晒干; 22、 海金沙:取原药材,过细筛,筛取抱子,除去杂质; 23、 白花蛇舌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惊,切段,干燥,筛去灰屑; 24、 川棟子:炼去杂质,洗净,烘干,社碎或劈成两半; 25、 威灵仙:炼净杂质,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拱出润透,切段,晒干; 26、 玉米须: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27、 牡颇:洗净,晒干,娠碎用; 28、 龙胆:炼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润透后切段,晒干; 29、 瓜萎: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果柄,洗净,压扁,切丝或小块,干燥; 30、 五灵脂:炼净杂质,打碎或筛去灰屑; 31、 甘草:炼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拱出,润透切片,晒干; 32、 山植:炼净杂质,筛去核。
[0010] 二、制备 1、将炮制好的金钱草、鸡内金、积壳、金银花、茵陈葛、青皮、半夏、陈皮、厚朴、虎杖、姜 黄、大黄、白巧、佛手、猪等、党参、石解、黄琴、青风藤、地愉、海金沙、白花蛇舌草、川棟子、威 灵仙、玉米须、牡颇、龙胆、瓜萎、五灵脂、甘草、山植放入煎药容器内,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 泡100分钟后,武火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将第一次煎煮 液倒入容器内。
[0011] 2、将过滤的药渣加6倍量,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煎煮 液。
[0012] 3、将两次煎煮液混合揽拌均匀再将芒硝溶入煎煮液中揽匀即得,分为4剂服用。
[0013] 组方中茵陈葛有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痘的功能为君药;青皮疏肝破气,散结消疲; 党参有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的功能,二者为臣药,Ξ味药共同发挥清热利 湿,疏肝破气,补中益气,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的作用,治疗胆石症效力全面,且W清热利 湿,疏肝破气为主可治本,白巧有益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能为佐药,甘草有和中 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能为使药,与余下诸药是治标。
[0014] 本发明药物具有疏肝破气,清热利湿,益血柔肝,治脾胃虚弱的功能,用于治疗胆 石症,疗程短、见效快、治愈后不复发。
[0015]
【具体实施方式】: W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运些试验例包括本发明药 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和临床疗效观察资料。
[0016]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 取家兔30只,雌雄兼用,体重2. 0-2.化g,分两组,每组15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 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服用药液超常量组为20ml/kg,正常量为lOml/kg,给药方式为 灌胃法给药,每天两次,连服7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 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
[0017] [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 收治胆石症口诊患者共25例。
[001引2、诊断标准 典型症状为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肿 部和背部放射,可伴恶屯、、呕吐。饱胀不适、暧气、呢逆等症状。
[001引3、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剂,给患者服用,每次服用1剂,每天早、晚各服1次,15天为一个疗程,连续 服用3个疗程。
[0020]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胆石症症状消失,体质恢复正常,痊愈; 好转:患者,上腹部疼痛减轻,恶屯、,呕吐,饱胀感消除,胆石症症状明显好转,体质逐步 恢复; 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0021] 5、治疗结果(见下表)
在上述治疗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胆石症患者25例,结果显效20例,显效率为80%,好 转3例,好转率为12%,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胆石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金钱草15-25克,鸡内金10-20克,枳壳10-20克,金银花10-20克,茵陈蒿15-25克, 青皮5-15克,半夏10-15克,陈皮10-20克,厚朴5-15克,虎杖15-25克,姜黄5-15克,大 黄5-15克,白芍10-20克,佛手5-15克,猪苓7-12克,芒硝10-15克,党参10-15克,石斛 10-20克,黄芩7-12克,青风藤5-15克,地榆5-15克,海金沙10-20克,白花蛇舌草10-20 克,川楝子5-10克,威灵仙10-15克,玉米须15-25克,牡蛎10-20克,龙胆5-15克,瓜蒌 5-15克,五灵脂5-10克,甘草15-25克,山楂10-20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金钱草20克,鸡内金15克,枳壳15克,金银花15克,茵陈蒿20克,青皮10克,半夏12 克,陈皮15克,厚朴10克,虎杖20克,姜黄10克,大黄10克,白芍15克,佛手10克,猪苓 9克,芒硝12克,党参12克,石斛15克,黄芩9克,青风藤10克,地榆10克,海金沙15克, 白花蛇舌草15克,川楝子8克,威灵仙12克,玉米须20克,牡蛎15克,龙胆10克,瓜蒌10 克,五灵脂8克,甘草20克,山楂15克。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 (1) 金钱草:拣净杂质,筛去灰肩,晒干; (2) 鸡内金:拣去杂质,漂净晒干; (3) 枳壳:除去瓤、核,洗净,稍浸,捞出,润软,以手能捏对折为止,切片,晾干; (4) 金银花:筛去泥沙,拣净杂质; (5) 茵陈蒿:过筛,拣去杂质,除去残根,碾碎,再过箩去净泥肩; (6) 青皮: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7) 半夏:半夏:拣去杂质,筛去灰肩; (8) 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变黑的果皮,抢水洗净,润软,切丝,晒干或低温干燥, 筛去灰肩; (9) 厚朴: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刮去粗皮,洗净,切丝,晾干; (10) 虎杖:春秋采挖,切段晒干; (11) 姜黄: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捞起,润透后切片,晒干; (12) 大黄:拣净杂质,大小分档,焖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或切成小块、晒干; (13) 白芍: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切片,干燥; (14) 佛手:拣去杂质,用水喷润后,切碎,晒干; (15) 猪苓:洗净泥砂,润软切片,晾干; (16)芒硝: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17) 党参:洗净泥沙后润透去芦,切片或切段,晒干; (18) 石斛:取干燥的石斛,用水泡约至八成透,闷润,除去残根及黑枝,切段,撞去薄膜, 晒干; (19) 黄芩:拣去杂质,除去残茎,用凉水浸润或置开水中稍浸捞出,切片,晒干; (20) 青风藤:秋冬采老藤,切段,晒干; (21) 地榆:拣去杂质,用水洗净,稍浸泡,润透,切成厚片,晒干; (22) 海金沙:取原药材,过细筛,筛取孢子,除去杂质; (23) 白花蛇舌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晾,切段,干燥,筛去灰肩; (24) 川楝子:拣去杂质,洗净,烘干,乳碎或劈成两半; (25) 威灵仙:拣净杂质,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段,晒干; (26) 玉米须: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肩; (27) 牡蛎:洗净,晒干,碾碎用; (28) 龙胆:拣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润透后切段,晒干; (29) 瓜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果柄,洗净,压扁,切丝或小块,干燥; (30) 五灵脂:拣净杂质,打碎或筛去灰肩; (31) 甘草: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32) 山楂:拣净杂质,筛去核; (二)制备 (1) 将炮制好的金钱草、鸡内金、枳壳、金银花、茵陈蒿、青皮、半夏、陈皮、厚朴、虎杖、姜 黄、大黄、白芍、佛手、猪苓、党参、石斛、黄芩、青风藤、地榆、海金沙、白花蛇舌草、川楝子、威 灵仙、玉米须、牡蛎、龙胆、瓜蒌、五灵脂、甘草、山楂放入煎药容器内,加水8倍量,浸泡100 分钟后,武火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将第一次煎煮液倒入 容器内; (2) 将过滤的药渣加水6倍量,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煎煮 液; (3) 将两次煎煮液混合搅拌均匀再将芒硝溶入煎煮液中搅匀即得,分为4剂服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胆石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是由金钱草、鸡内金、枳壳、金银花、茵陈蒿、青皮、半夏、陈皮、厚朴、虎杖、姜黄、大黄、白芍、佛手、猪苓、芒硝、党参、石斛、黄芩、青风藤、地榆、海金沙、白花蛇舌草、川楝子、威灵仙、玉米须、牡蛎、龙胆、瓜蒌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疏肝破气,清热利湿,益血柔肝,治脾胃虚弱的功能,用于治疗胆石症见效快、疗效好,不复发。
【IPC分类】A61K35/618, A61P1/16, A61K33/04, A61K36/9066, A61K35/57, A61K35/24
【公开号】CN105381409
【申请号】CN201510945738
【发明人】徐士杰
【申请人】徐士杰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