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养胃功能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7610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养胃功能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养胃功能的中药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纳食物,"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 化食物之功能。经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物分为"清"、"浊"两部分。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运 化送至全身各处。故有"脾为胃行其津液"之说。其浊者,由胃下行至小肠,再行进一步消化。 当胃出现问题时,容易出现脘痛,呕吐,嗳气,呃逆等症状。养胃即清养胃阴。治疗胃燥津伤、 胃阴不足的方法。症见胃部灼痛或胃中不舒、易饥、大便燥结、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等。
[000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大,很多人的饮 食不规律,很多人饮食不规律,要么是不吃早饭,要么是暴饮暴食,导致常常出现腹泻恶心 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慢性另外,高度精神紧张也是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慢性胃炎是以 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病变可局限于胃的一部分,也可 弥漫到整个胃部,临床常有胃酸减少、食欲下降、上腹不适和疼痛、消化不良等。引发慢性胃 炎的致病因素有,急性胃炎迀延不愈、细菌感染、药物刺激、饮食不当、鼻咽口腔的慢性病 灶、胃酸缺乏等。中医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多由于机体的脾胃素虚,加之内外之邪乘 而袭之,主要有所伤,七情失和、痰湿中阻,则蕴湿生热,湿热内聚,既使气机阻滞,又为痰浊 之源,脾虚日久,则成脾胃寒湿。但是现在市场上治疗胃病多数使用西药,且配方繁多,但疗 效欠佳,治标不不治本,复发率高,用于养胃的药更是甚少。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具有养胃功能的中药药丸及其制备方 法。
[0005] 本发明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养胃功能的药丸,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太子参150~450份、炒白芍150~ 450份、炒淮山药150~450份、肉桂30~90份、醋制香附120~180份、黄连60~140份、土炒白术 150~450份、陈皮120~180份、去壳豆蔻120~180份、姜厚朴120~180份、砂仁120~180份、茯苓 150~450份、枳实120~180份、蜜炙甘草120~180份;配以辅料:蜂蜜1176~2618份、蜂蜡504~ 1122份制成。
[0006] 优选地,所述中药药丸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太子参300份、炒白芍300份、炒 淮山药300份、肉桂60份、醋制香附150份、黄连100份、土炒白术300份、陈皮150份、去壳豆蔻 150份、姜厚朴150份、砂仁150份、茯苓300份、枳实150份、蜜炙甘草150份;配以辅料:蜂蜜 1897份、蜂蜡813份制成。
[0007] 制备所述的具有养胃功能的药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太子参、炒白芍、炒淮山药、肉桂、醋制香附、黄连、土炒白术、陈皮、去壳豆蔻、姜厚 朴、砂仁、茯苓、枳实、蜜炙甘草经杀菌,烘干后混合,粉碎成IOO目以上的药粉; b.将所述重量份数的蜂蜜在116°C~118°C下炼至中蜜,加入所述重量份数的蜂錯至完 全熔化后,再加入所述重量份数的药粉,快速搅拌均匀,冷却即得。
[0008] 进一步地,将本发明的药物制成为丸剂,即:将所述制备方法步骤b中制成的药物 搓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放入蜜丸机内,搓圆成丸,用塑料球壳装,每丸重6克,即可制成具有养 胃功能的中药丸剂。
[0009] 优选地,所述中药可以制成汤剂,片剂,胶囊剂等。
[0010] 太子参补益脾肺,益气生津,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无力,气阴两伤,干咳 痰少,自汗气短;炒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主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 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炒淮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清热解毒, 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肉桂补火助阳,引火 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 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醋制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 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 毒,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 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土炒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 不安;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去壳豆蔻化湿行气,温 中止呕,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 积不消;姜厚朴宽中理气,化湿开郁,消积平喘,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 秘,痰饮喘咳;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 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 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 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脏器下垂;蜜炙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 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 痛,痈肿疮毒。诸药科学配伍,使得各味药协同增效,最大程度发挥了功效,该中药健脾益 气,温中和胃,化湿行气,对胃阳不足,湿阻气滞的慢性胃炎人群有明显疗效。本药物药性温 和,长期服用可用于养胃,预防肠胃疾病,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0011] 本发明将上述药物制成药丸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蜂蜡具有护胃解毒,止痛,胎动下血,带下等功效。蜂蜜养脾,润肠通便,含有多种氨基 酸及维生素等。经两者混合与主药粉制成的丸剂,粘合性强,使药丸无酸败,无霉坏,溶散释 药缓慢,作用更持久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药物稳定性,滋补作用更强。将本发明药物制成丸 剂,无任何添加剂,药效更易发挥显现。
[0012] 为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特选取225位经检查判定有胃阳虚慢性胃炎的病人作 临床实验,其中男性115人,女性110人,年龄分布在35岁至55岁之间,病程6个月一2年,入选 患者均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本药过敏者,合并有心血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