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型痛风的药酒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166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泽兰:辛,温,有毒。入肺、脾、肾经。祛风湿;温中祛寒;止痛;杀虫。主风湿麻木;关节痛;麻风;胃痛及感冒;流感发烧;肠道寄生虫。
[0045]车前子:甘,寒。入肝、膀胱、小肠三经。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
[0046]秦皮:味苦、涩,性寒。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用于热毒泻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0047]地龙: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
半身不遂。
[0048]羌活:味苦辛,无毒。入膀胱、肾经。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夕卜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0049]独活:味辛、苦,性微温。祛风除湿,痛痹止痛。
[0050]秦艽:辛、苦,平。归胃、肝、胆经。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0051]五加皮:味辛、苦,性温。肝、肾经。有祛风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的作用。
[0052]乌蛇肉:甘,平。归肝经。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0053]钻山风: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腰痛;胃痛;跌打损伤。
[0054]山姜:辛,温。归胃、肺经。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牙痛,胃痛。
[0055]巴戟:性微温,味甘、辛。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可以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祛风湿。治疗肾阳虚弱的阳痿,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也可以治疗肝肾不足的筋骨痿软,腰膝疼痛,或者风湿久痹,步履艰难。
[0056]狗脊: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无力。
[0057]络石藤:性微寒,味苦。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
[0058]路路通:味苦,性平。肝、肾经。有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的作用。
[0059]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归肝、心、肾经;色赤入血,质润行散;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白细胞减少症。
[0060]透骨草:甘、辛,温。入肺、肝二经。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之功效。
[0061 ]黄精: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
[0062]牛膝:苦、甘、酸,平。归肝、肾经。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0063]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平。归脾、肺经、心经。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
[0064]蜈蚣:性温,味辛,有毒。具有息风镇痉、祛风除湿、散寒、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0065]本发明治疗风寒湿痹型痛风的药酒的有益效果是:祛风除湿、散寒,舒筋活络,活血止痛、同时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无副作用,复发率低,药效显著,使用方便,且使用范围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66]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及所达到的具体功能,下面以【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67]实施例:
[0068]—种治疗风寒湿痹型痛风的药酒,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0069]芫花8g、大黄10g、泽兰8g、车前子6g、秦皮6g、地龙10g、羌活8g、独活10g、秦艽8g、五加皮6g、乌蛇肉8g、钻山风8g、山姜8g、巴戟7g、狗脊8、络石藤8g、路路通8g、鸡血藤6g、透骨草8g、黄精12g、牛膝12g、人参6g、蜈蚣2g;白米酒600g。
[0070]按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将各个中药材洗净,切断放入陶瓷缸或玻璃缸中,并加入白米酒浸泡,密封放置于阴凉处5个月,所得酒液即本发明的治疗风寒湿痹型痛风的药酒。
[0071]典型案例:
[0072]黄某,49岁,男;患者左膝反复性肿痛,局部水肿热痛,夜间发作疼痛难忍,诊断为痛风,患者自述服用止痛消炎药物,有所缓解但天气变化时复发严重;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膝关节见明显肿大,压痛,舌质红,苔黄,诊断为风寒湿痹型痛风;服用本发明的药酒,每次10-20ml,每日两次,服用1个月,肿胀、疼痛减轻,继续服用半月,水肿、疼痛消失,继续服用半月巩固,随访2月无复发。
[0073]严某某,女,59岁;半年前突感两手关节疼痛、水肿,夜间发作痛感加重,阴雨天加重,来我院就诊诊断为通风,给予本发明的药酒服用,每次10ml,每日2次,服用7日,肿胀缓解,疼痛感明显减轻,继续服用7日,消肿,疼痛消失,疫愈;随访1个月无复发。
[0074]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型痛风的药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芫花6-8g、大黄8-10g、泽兰8-10g、车前子5-8g、秦皮6-8g、地龙8-10g、羌活6-8g、独活8-10g、秦艽6-8g、五加皮6-8g、乌蛇肉5-8g、钻山风6-8g、山姜6-8g、巴戟6-8g、狗脊6-8g、络石藤6-8g、路路通6-8g、鸡血藤6-8g、透骨草6-8g、黄精10-12g、牛膝10-12g、人参6-8g、蜈虫公2-3g;白米酒500-800g。2.根据权利要求1的治疗风寒湿痹型痛风的药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芫花8g、大黄10g、泽兰8g、车前子6g、秦皮6g、地龙10g、宪活8g、独活10g、秦充8g、五加皮6g、乌蛇肉8g、钻山风8g、山姜8g、巴戟7g、狗脊8、络石藤8g、路路通8g、鸡血藤6g、透骨草8g、黄精12g、牛膝12g、人参6g、蜈蚣2g;白米酒600g。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型痛风的药酒,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芫花6-8g、大黄8-10g、泽兰8-10g、车前子5-8g、秦皮6-8g、地龙8-10g、羌活6-8g、独活8-10g、秦艽6-8g、五加皮6-8g、乌蛇肉5-8g、钻山风6-8g、山姜6-8g、巴戟6-8g、狗脊6-8g、络石藤6-8g、路路通6-8g、鸡血藤6-8g、透骨草6-8g、黄精10-12g、牛膝10-12g、人参6-8g、蜈蚣2-3g;白米酒500-800g;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治疗风寒湿痹型痛风。
【IPC分类】A61K36/9062, A61P29/00, A61K35/62, A61K9/08, A61K35/583, A61K35/648, A61P19/06
【公开号】CN105477501
【申请号】CN201511029902
【发明人】张茂全, 刘宝龙, 宋彩霞, 张婷婷
【申请人】张茂全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