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应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73507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应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的成药,特别涉及一种急诊应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成药。
【背景技术】
[0002]支气管哮喘,通常亦称哮喘。临床表现为:患者呼吸困难,急促,常伴有鼻咽发痒、干咳、胸闷、面青唇紫,张口抬肩,胸有呜音,额汗,难卧,反复发作,每次持续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不等,以夜间及凌晨为多。重者伴有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常运动和发绀现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治疗方法及药物各异,而疗效确切,特别是能够治愈的药物尚很缺乏。近些年来,国外研究采用氨茶硷、克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病,初服用的疗效较好,而后病人身体对西药抗药性增强,对这种经常反诬的慢性病,则需要加大药量,以达治疗效果,而有的由于患者的抗药性,即使加大药量也难以看出效果,同时,这些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并发症多,使众多经常患病的体弱病人难以服用;另外,西药通常治标不治本,药效的延续时间短。临床上也有病人中西药兼服,但仍存在服用量较大和效果相对差的弊端。急诊科多为应对急性突发症状,以快速环节表面症状为原则,因此生药制备快速吸收起效的成药,对于克服突发性急性哮喘的急诊治疗对中药煎药复杂、起效缓慢固有缺陷有着重要的进步和创造性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急诊应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成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急诊应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成药,其特征是:该成药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范围配制,凤尾草40?60份、蒲公英40?60份、千里光25?35份、知母25?35份、八角莲20?30份、麻黄10?20份、穿心莲10?20份、桑枝10?20份、蚕沙3?8份、冰片3?8份、薏苡仁3?8份;所述成药的制备方法为,将凤尾草、蒲公英、千里光、知母、八角莲、麻黄、穿心莲、桑枝、蚕沙、冰片、薏苡仁按所述配比称量后,将三分之一量所取的凤尾草、蒲公英、千里光、知母、八角莲、麻黄煎液作稀释剂,另外三分之二量的凤尾草、蒲公英、千里光、知母、八角莲、麻黄与其余组分混合,加入混合物50倍量的水浸泡煎煮三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合并三次的煎液过滤,并浓缩至膏状,再加桑枝液稀释剂搅拌均匀制成软材,在40?60°C条件下烘干,粉碎成细粉,用80 %的乙醇做粘合剂制成20目颗粒,整粒后加入颗粒质量的I %的硬脂酸镁,干燥后磨粉制成粉末,向该粉末中加醋炒干,装入鼻吸瓶中;所述成药的使用方式是,第一阶段,首次鼻吸50mg,然后间隔5分钟吸入25毫克,每阶段最多吸入次数为10次,后间隔至少2小时再次第二阶段吸入,每日使用不得超过5阶段。
[0005]作为优选配比范围,所述成药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范围配制,凤尾草49?51份、蒲公英49?51份、千里光29?31份、知母29?31份、八角莲29?31份、麻黄14?16份、穿心莲14?16份、桑枝14?16份、蚕沙5?7份、冰片5?7份、薏该仁5?7份。
[0006]作为优选配比,所述成药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凤尾草60份、蒲公英40份、千里光35份、知母25份、八角莲30份、麻黄10份、穿心莲20份、桑枝10份、蚕沙8份、冰片3份、薏该仁8份。
[0007]作为优选配比,所述成药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凤尾草40份、蒲公英60份、千里光25份、知母35份、八角莲20份、麻黄20份、穿心莲10份、桑枝20份、蚕沙3份、冰片8份、薏该仁3份。
[0008]作为进一步优选配比,所述成药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凤尾草51份、蒲公英49份、千里光31份、知母29份、八角莲31份、麻黄14份、穿心莲16份、桑枝14份、蚕沙7份、冰片5份、薏苡仁7份ο
[0009]作为进一步优选配比,所述成药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凤尾草49份、蒲公英51份、千里光29份、知母31份、八角莲29份、麻黄16份、穿心莲146份、桑枝16份、蚕沙5份、冰片7份、薏苡仁5份ο
[0010]作为最佳配比,所述成药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凤尾草50份、蒲公英50份、千里光30份、知母30份、八角莲30份、麻黄15份、穿心莲15份、桑枝15份、蚕沙6份、冰片6份、薏该仁6份。
[0011]药理分析
[0012]凤尾草:味淡、微苦,性凉;归大肠、心、肝经;清热利湿,解毒止痢,凉血止血。用于痢疾、胃肠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白带、崩漏、农药中毒;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
[0013]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0014]千里光:味苦、辛,性寒;归清热解毒,明目退翳,杀虫止痒,用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0015]知母: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0016]八角莲:味苦、辛,性温;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痰消肿,用于痈肿疔疮、瘰疬、咽喉肿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0017]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0018]穿心莲: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临床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肺热咳嗽,百日咳,肺痈,咽喉肿痛,湿热黄疸,淋证,丹毒,疮疡痈肿,湿疹,毒蛇咬伤等。
[0019]桑枝:味微苦,性平;入肺、肾二经;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脚气,肌体风痒。
[0020]蚕沙:味甘、辛,性温;归肝、脾、胃经;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风疹瘙痒,吐泻转筋,闭经,崩漏。
[0021]冰片:味辛、苦,性凉;归心、肺经;开窍醒神,散热止痛,明目去翳,用于中风,热病神昏,气闭耳聋,喉痹,口疮,痈肿,痔疮,蛲虫病等症。
[0022]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0023]本发明一种急诊应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成药以凤尾草、蒲公英、千里光2、知母、八角莲、麻黄为君药,药力生猛,清热解毒、祛痰散结、生津润燥,快速消除支气管及肺部炎症;以穿心莲、桑枝、蚕沙为臣药,主要用于增加君药的药性,同时具有补益脾肾、纳气平喘,消除呼吸不畅的症状;以冰片、薏苡仁为佐使药活血祛瘀、行气开郁、补中益气,滋肾润肺、补气健脾,用于呼吸系统的保养防护以及固本培元;方中诸药配伍,君臣协力,清除炎症,佐使共辅,缓解药物的毒性和烈性,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引起的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按凤尾草60g、蒲公英40g、千里光35g、知母25g、八角莲30g、麻黄10g、穿心莲20g、桑枝10g、蚕沙Sg、冰片3g、薏苡仁Sg的配比称取各组分,将凤尾草、蒲公英、千里光、知母、八角莲、麻黄、穿心莲、桑枝、蚕沙、冰片、薏苡仁按所述配比称量后,将三分之一量所取的凤尾草、蒲公英、千里光、知母、八角莲、麻黄煎液作稀释剂,另外三分之二量的凤尾草、蒲公英、千里光、知母、八角莲、麻黄与其余组分混合,加入混合物50倍量的水浸泡煎煮三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合并三次的煎液过滤,并浓缩至膏状,再加桑枝液稀释剂搅拌均匀制成软材,在40?60°C条件下烘干,粉碎成细粉,用80 %的乙醇做粘合剂制成20目颗粒,整粒后加入颗粒质量的I %的硬脂酸镁,干燥后磨粉制成粉末,向该粉末中加醋炒干,装入鼻吸瓶中,即得本急诊应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成药A;所述成药的使用方式是,第一阶段,首次鼻吸50mg,然后间隔5分钟吸入25毫克,每阶段最多吸入次数为10次,后间隔至少2小时再次第二阶段吸入,每日使用不得超过5阶段。
[0025]实施例2:按凤尾草40g、蒲公英60g、千里光25g、知母35g、八角莲20g、麻黄20g、穿心莲10g、桑枝20g、蚕沙3g、冰片Sg、薏苡仁3g的配比称取各组分,将将凤尾草、蒲公英、千里光、知母、八角莲、麻黄、穿心莲、桑枝、蚕沙、冰片、薏苡仁按所述配比称量后,将三分之一量所取的凤尾草、蒲公英、千里光、知母、八角莲、麻黄煎液作稀释剂,另外三分之二量的凤尾草、蒲公英、千里光、知母、八角莲、麻黄与其余组分混合,加入混合物50倍量的水浸泡煎煮三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合并三次的煎液过滤,并浓缩至膏状,再加桑枝液稀释剂搅拌均匀制成软材,在40?60°C条件下烘干,粉碎成细粉,用80 %的乙醇做粘合剂制成20目颗粒,整粒后加入颗粒质量的I %的硬脂酸镁,干燥后磨粉制成粉末,向该粉末中加醋炒干,装入鼻吸瓶中,即得本急诊应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成药B;所述成药的使用方式是,第一阶段,首次鼻吸50mg,然后间隔5分钟吸入25毫克,每阶段最多吸入次数为10次,后间隔至少2小时再次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