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5265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反流性食管炎是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造成食管粘膜损伤 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或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常发生于餐后平卧或 腹内压增加时,直立或服制酸剂可缓解。重症患者可出现间歇性甚至持续性吞咽困难和呕 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 量。西医内科常规治疗是以抗酸,促胃动力,粘膜保护为主,但普遍存在费用高,副作用大, 疗程长,易复发等情况。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反流性食 管炎的中药组合物,成本低,疗效高,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 物,其技术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黄芪8~12%、苏梗6~9%、旋覆花5~7%、 白术5~8%、天冬4~7%、鹅不食草4~6%、连翘3~5%、全瓜蒌4~6%、川芎5~7%、郁金3 ~5%、山奈4~6%、半边莲4~6%、鳢肠4~6%、王不留行3~5%、龙眼梳3~6%、蒲公英4 ~6%、栀子2~5%、通奶草4~6%、大还魂草5~7%,将上述19味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 去渣得滤液。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疗效高,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07] 实施例1:
[0008] 采用黄芪、苏梗、旋覆花、白术、天冬、鹅不食草、连翘、全瓜蒌、川芎、郁金、山奈、半 边莲、鳢肠、王不留行、龙眼梳、蒲公英、栀子、通奶草、大还魂草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 量% )每付为黄芪9.9、苏梗6.5、旋覆花6.2、白术6.1、天冬5.5、鹅不食草5.5、连翘3.3、全瓜 蒌4.9、川芎5.5、郁金3.4、山奈5.1、半边莲4.9、鳢肠5.1、王不留3.8、龙眼梳4.4、蒲公英 5.1、栀子3.2、通奶草5.5、大还魂草6.1。取上述19种原料总重量为180克,在室温下将19种 中草药加水至800~1000ml,浸泡3~5分钟,然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90~100分钟左右,去 渣得滤液200ml,药渣再加水250~300ml,煎熬30~40分钟,去渣得滤液100ml,共得300ml左 右药汁,即制得汤剂。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日1剂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口服 150ml左右,服用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再巩固疗效服用1周。
[0009] 本发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 菌作用;苏梗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旋覆花降气,消痰, 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天冬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用于治阴虚发热、 肺痈、消渴等病症;鹅不食草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止痒等功效;连翘清热,解 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全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散结, 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 川芎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 清心凉血,利胆退黄;山奈温中化湿,行气止痛。用于胸腹冷痛,寒湿吐泻;半边莲具备利尿 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能治疗大腹水肿、面足浮肿;鳢肠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可治各种吐 血,肠出血等症;王不留行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龙眼梳理气止痛,健 胃;蒲公英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气;栀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 肿等作用;通奶草清热利湿,收敛止痒。细菌性痢疾,肠炎腹泻;大还魂草宁心,健脾,散瘀, 止血。
[0010] 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百分比)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加工工 艺与实施例1相同。
[0011]
[0012]下面结合我院进行的临床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0013]临床资料
[0014] 1、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男40例,女40例,年龄25~54 岁,病程5个月~5年。
[0015] 2、诊断标准(1)与体位改变有关的烧灼样胸骨后痛;(2)胃内容物反流及吞咽困 难;(3)食管内PH监测、食管压力测定及X线吞钡检查提示下括约肌有关闭功能不全。(4)内 镜检查和粘膜活检或滴酸试验证实有炎症存在。
[0016] 3、治疗方法患者服用实施例1汤剂,每日1剂分2次□服,每次空腹口服150ml左右; 15天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0017] 4、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胃与食管连接处粘膜正常;显效:临床 症状基本消失,胃与食管连接处粘膜溃疡消失,充血水肿减轻,渗出物减少;有效:临床症状 减轻,胃与食管粘膜充血水肿有所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胃与食管粘膜无改变 或加重。
[0018] 5、治疗结果80例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其中治愈40例,显效22例,有效16 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 %。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 成:黄芪8~12%、苏梗6~9%、旋覆花5~7%、白术5~8%、天冬4~7%、鹅不食草4~6%、 连翘3~5%、全瓜蒌4~6%、川考5~7%、郁金3~5%、山奈4~6%、半边莲4~6%、體肠4~ 6%、王不留行3~5%、龙眼梳3~6%、蒲公英4~6%、栀子2~5%、通奶草4~6%、大还魂草 5~7%,将上述19味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黄芪8~12%、苏梗6~9%、旋覆花5~7%、白术5~8%、天冬4~7%、鹅不食草4~6%、连翘3~5%、全瓜蒌4~6%、川芎5~7%、郁金3~5%、山奈4~6%、半边莲4~6%、鳢肠4~6%、王不留行3~5%、龙眼梳3~6%、蒲公英4~6%、栀子2~5%、通奶草4~6%、大还魂草5~7%,将上述19味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本发明疗效高,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IPC分类】A61P1/04, A61K36/9066
【公开号】CN105617281
【申请号】CN201610129780
【发明人】于祝先, 刘东彦, 于小涵
【申请人】于祝先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