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_4

文档序号:9897639阅读:来源:国知局
回流提取4次,每次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 回收乙醇,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备用;
[0075] 第=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9倍量水,煮沸8小 时,过滤,浓缩至65 °C时相对密度为1.28的清膏;
[0076]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步的清膏混合,65°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0077]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相对于 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7重量份簇甲基淀粉钢、25重量份淀粉混 合均匀,加入200重量份醇浓度为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 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重量份硬脂酸儀,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
[007引毒性实验:
[0079] 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0-36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 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片剂 溶解在水中,(浓度为8.69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 Ag(即单次给药剂量 为43.45生药A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 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 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 服灌胃本发明的片剂LD50M3.45生药A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86.9生药Ag/日。本发明的中 药临床用药量为8.25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W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138g生药Ag/ 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630 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0080] 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片剂对S组小鼠(每组20只)按13.27、25.43和 42.35g生药Ag连续用药15周(1.OmVlOO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 中药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 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小 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 应,应用安全。
[00川临床资料:
[0082] 病例选择:所有146例病例均来源于本院口诊及住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3例患者。其中,治疗组73例患者中,男39例,女34例;年 龄31-78岁;病程1-18天;单侧下肢发病69例,双侧下肢发病4例;急性期患者18例,慢性期患 者55例;周围型22例,中央型15例,混合型36例。对照组73例患者,男38例,女35例;年龄27-75岁;病程1-16天;单侧下肢发病70例,双侧下肢发病3例;急性期患者19例,慢性期患者54 例;周围型22例,中央型16例,混合型35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和临床症状 上无明显差异(P< 0.01),具有可比性。
[0083] 临床表现为:感觉小腿部疼痛或胀感,脾肠肌有压痛,足踩部轻度肿胀。起病骤急; 局部疼痛,压痛;腹股沟初带W下患肢肿胀明显;浅静脉扩张,尤腹股沟部和下腹壁明显;在 股=间区,可巧及股静脉充满血栓所形成的条索状物;伴有发烧,但一般不超过38.5°C J员 行扩展,可侵犯下腔静脉。如血栓脱落,可形成肺栓塞,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发 生紫组、休克、甚至巧死。
[0084]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199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制 定的标准。1、急性期:发病急骤,患肢胀痛或剧痛,股=角区或小腿有明显压痛;患肢广泛性 肿胀;患肢皮肤呈黯红色,溫度升高;患肢广泛性静脉怒张;Homans征、Neuhof征阳性。2、慢 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和后期静脉血液逆流,浅静脉怒张和 曲张,活动后肢体凹陷性肿胀、胀痛,出现营养障碍改变;皮肤色素沉着,疲血性皮炎,疲血 性溃瘍等。3、排除急性动脉栓塞、急性淋己管炎、丹毒、原发性盆腔肿瘤、小腿损伤性血肿、 小腿纤维组织等疾病。4、超声多普勒(CDFI)、静脉血流图和静脉造影(DSA血管造影)等可W 确诊。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可见下肢深静脉腔狭窄,闭塞,无血流信号,可见逆流波,动脉 无异常改变。静脉造影:静脉充盈缺损,全下肢(或节断)深静脉阻塞或狭窄;静脉再通,呈扩 张状,管壁毛糖,管腔不规则狭窄,瓣膜阴影消失,侧支循环形成,呈扩张扭曲状。
[00化]治疗方法:
[0086] 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尿激酶20万U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0.9 %氯化钢 注射液250ml静滴,每天2次。低分子肝素钢5000U皮下注射,每天2次;治疗3天后,开始增加 口服华法令,起始剂量2.5mg,每天1次,第2日起应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剂量直至达到维 持量,调整剂量使INR维持在2.0-3.0之间;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酢SOOmL,每天1次。2周一 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0087] 治疗组:治疗组患者同时口服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片剂,每次2片,每天3次;2周一 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0088]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标准"。(1)临床治愈:站立20-30min,行走1500m后,无明显肿胀疼 痛、沉重感及压痛;下肢浮肿明显消退或完全消退(W平面周长对比,大腿W骸骨上缘15cm 点W上,小腿W腔骨粗隆W下IOcm点上缘测周长),同健侧相比,周径差<2cm;静脉阻抗式 血流图应变计测定或超声血管显像图,静脉最大排出量(MVO)较治疗前改善2/3血流量,2s 静脉排出容积百分比(VO)较治疗前改善1/2,CDFI显像图瓣膜可显。(2)显效:站立15-20min,行走1000 m后,疼痛、肿胀比治疗前明显好转;下肢浮肿明显减轻,平面周长同健侧相 比不大于3cm;静脉阻抗式血流图应变计测定或CDFI显像图,MVO较治疗前改善1/3血流量, VO较治疗前改善1/3,超声血管显像图瓣膜显现不清。(3)进步:站立IOminW内,行走500m 后,疼痛、肿胀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下肢浮肿减轻,平面周长同健侧相比稍有好转;静脉阻抗 式血流图应变计测定或CDFI显像图,MVO较治疗前改善1/4血流量,VO较治疗前改善1/4,超 声血管显像图瓣膜显现不清。(4)无效:治疗后症状与体征均无改善,或患肢水肿加剧,并发 肺栓塞者。
[0089] 治疗结果:两组分别治疗4周后,统计结果参见表1和表2。
[0090] 表1两组分别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比较(单位:例)
[0092] 从表1可W看出,治疗组采用本发明的中药,配合西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对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
[0093] 表2两组分别治疗4周后临床治愈人数和治愈率分段统计(例/%)
[OOM]从表2可W看出,治疗组采用本发明的中药,配合西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对于对照组,不仅疗效更好,见效也更快。
[0096] 具体病例:赵某,女,56岁,患者6天前发生左小腿肿胀,后因左小腿肿胀且发生剧 痛入院求诊,小腿有明显压痛,左肢广泛性肿胀,皮肤呈黯红色,患者体溫38.6 °C。住院彩超 检查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慢性期,混合型。给予对照组的西医常规治疗,同时口服发明实 施例1的片剂,每次2片,每日3次。服用20天后,临床治愈,随访6个月无复发。
[0097]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运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运种新产品 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运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W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 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0098] W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 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掲示的技术内容加 W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 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W上实施例所 作的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