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肽的应用及小分子微创治疗方法

文档序号:10583005阅读:901来源:国知局
小分子肽的应用及小分子微创治疗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小分子肽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微创治疗中的应用,利用小分子肽的小分子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将实验室内提取的具有高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肽介入到患者体内,高活性的肽类物质通过快速溶解、分化无菌性炎性物质,在病灶深处对病变分子细胞全面包围,对因病、退化的分子细胞进行替代和分化;同时激活休眠的细胞分子,给养受损骨质,修复已受损的骨质和关节达到正常水平;其主要微创治疗,起效快速、治痛祛炎明显,治疗彻底防复发等特点,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
【专利说明】
小分子肽的应用及小分子微创治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小分子肽的应用及小分子微创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小分子肽是具有高活性的肽类物质,主要特点在于:吸收快速,以完整的形式被机体吸收;主动吸收、低耗或不需消耗能量的特点;能够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并送到人体各个部位,广泛应用于医疗技术。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累及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免疫性疾病,除累及骶髂关节外,常用的椎间盘纤维环及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竹节样改变)以及严重的功能受损,是临床常见疾病,在我国患病率为0.3%,本病以男性患者居多,主要好发于15到35岁间的青年男性。但目前还未出现将小分子肽应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小分子肽的应用及小分子微创治疗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小分子肽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0006]利用小分子肽的小分子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将实验室内提取的具有高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肽介入到患者体内,高活性的肽类物质通过快速溶解、分化无菌性炎性物质,在病灶深处对病变分子细胞全面包围,对因病、退化的分子细胞进行替代和分化;同时激活休眠的细胞分子,给养受损骨质,修复已受损的骨质和关节达到正常水平。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小分子肽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微创治疗中的应用,其主要微创治疗,起效快速、治痛祛炎明显,治疗彻底防复发等特点,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0009]小分子肽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0010]利用小分子肽的小分子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将实验室内提取的具有高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肽介入到患者体内,高活性的肽类物质通过快速溶解、分化无菌性炎性物质,在病灶深处对病变分子细胞全面包围,对因病、退化的分子细胞进行替代和分化;同时激活休眠的细胞分子,给养受损骨质,修复已受损的骨质和关节达到正常水平。
[0011]小分子微创技术主要作用机理表现为:
[0012](I)通过运用小分子靶向介入、脊柱定点微创给入、脊柱神经小分子抑制将小分子肽微创介入到脊柱关节、大关节病变部位,小分子活性物质到达病灶会激活大量的调节免疫因子和修复因子;
[0013](2)利用大量调节免疫因子及神经修复因子,能够快速的消融脊柱关节及大关节炎性病原体,解除受到炎性病原体浸泡的关节滑膜及软骨组织,使疼痛僵硬状态随着炎性物质的消除而消失;
[0014](3)同时,快速修复受到损伤的软骨组织,防止病原体突破软骨这一屏障而向内骨侵入,使坏死的、病变的组织得以修复病及时的生出新的骨组织,保障了关节结构的完整性;
[0015](4)产生新的骨组织及免疫力,促进骨组织组织,及脊柱神经组织修复及新陈代谢,实现持续性自我更新、修复并代替受到损伤周边组织,从而达到长期提升免疫、调节抗体平衡、预防病原体再次入侵的目的。
[0016]小分子微创技术主要治疗机制表现在:
[0017]1、消除慢性“无菌性”炎症;
[0018]2、消除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身免疫异常反应;
[0019]3、预防控制骨质和关节继续病变及恶化;
[0020]4:刺激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细胞生长因子,修复受损骨质。
[0021]小分子微创技术临床效果分析
[0022]评估小分子微创技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0023]随机抽取2002?2012年全国采用小分子微创技术和传统疗法综合方案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20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及6个月监测两组患者相关指标,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0024]治疗组:采用小分子微创技术治疗,年龄15?45岁,平均(19±5)岁,病程2—30年,共3600例,女性600例,男性3000例;
[0025]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综合方案治疗,年龄13?44岁,平均(18 ±4)岁,病程3—25年,共3600例,女性1300例,男性2300例。
[0026]治疗组总体情况:疼痛关节数U、SChobeH式验阳—阴、扩胸度打、指地距U不是症状明显改善;
[0027]对照组总体情况:疼痛关节数丨、SchobeH式验阴—阳、扩胸度丨、指地距丨症状反复、逐渐加重。
[0028]疗效评估:
[0029]治疗6个月,小分子微创技术组有效率为98.64%,传统疗法综合方案有效率为26.13%,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腰痛晨僵时间、疼痛关节数、ESR、CRP水平、Schober试验、扩胸度、指地距、BASDA1、BASFI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腰痛晨僵时间、ESR、CRP、BASDAI改善明显(?〈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甚至无不良反应记录(?〈0.05)。
[0030]效果分析结论:小分子微创技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预后良好,不良反应极少。
[0031]本发明小分子肽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微创治疗中的应用,其主要微创治疗,起效快速、治痛祛炎明显,治疗彻底防复发等特点,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
[003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效果,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或改良设计,均为本发明技术所涵盖。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小分子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小分子肽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微创治疗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分子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小分子肽的小分子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将实验室内提取的具有高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肽介入到患者体内,高活性的肽类物质通过快速溶解、分化无菌性炎性物质,在病灶深处对病变分子细胞全面包围,对因病、退化的分子细胞进行替代和分化;同时激活休眠的细胞分子,给养受损骨质,修复已受损的骨质和关节达到正常水平。
【文档编号】A61P19/02GK105944077SQ201610280892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9日
【发明人】卓建航
【申请人】郑州京科强直中西医结合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