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脱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33360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血脱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脱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酸浆3?7份、川贝母2?5份、浙贝母1?3份、胆南星2?5份、天竺黄2?5份、海浮石3?7份、海蛤壳4?7份和医用黄酒10?30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血脱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对治疗血脱效果显著,治疗周期短,并且对人体无副作用。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血脱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血脱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背景技术】
[0002]血脱病证名。阴血亏损脱失之证。出《灵枢?决气》:〃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又名脱血。《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脱血,冲脉病也。《灵枢经》曰,冲脉为血之海。血海不足,则身少血色,面无精光。是名血脱。〃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思虑、劳倦、房室、酒食所伤, 或慢性出血后,以至真阴亏损,血海空虚而成。证见面白,夭然不泽,头晕目花,四肢清冷,脉空虚,或兼见失血。治宜益阴补血,用四物汤、补荣汤、加减四物汤等方。如见大量出血,用独参汤、参附汤。参见脱血条。
【发明内容】

[0003]综上所述,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血脱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
[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血脱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酸浆3-7份、川贝母2-5份、浙贝母1-3份、胆南星2-5份、天竺黄2-5份、海浮石3-7份、海蛤壳4-7份和医用黄酒10-30份。
[0005]—种治疗血脱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0006](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酸浆3-7份、川贝母2-5份、浙贝母1-3份、胆南星2-5份、天竺黄2-5份、海浮石3-7份、海蛤壳4-7份和医用黄酒10-30份;
[0007](3)将步骤(1)称取的医用黄酒三等份;
[0008](2)将步骤(1)称取的酸浆、川贝母、浙贝母、胆南星、珍珠、海浮石和海蛤壳混合粉碎后得到药粉;
[0009](3)将步骤(2)制得的药粉加入反应釜中,加入一等份医用黄酒,加热至沸煎制,再用细纱布过滤后滤汁,
[0010](4)再重复步骤(3)两次,将三次滤汁混合烘干后制成散剂即可。[〇〇11]进一步,所述医用黄酒的浓度为50度。[〇〇12]进一步,步骤(3)中的陶制反应釜为陶瓷材料。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血脱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对治疗血脱效果显著,治疗周期短,并且对人体无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15]实施例1
[0016]—种治疗血脱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0017](I)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酸浆3份、川贝母2份、浙贝母I份、胆南星2份、珍珠2份、海浮石3份、海蛤壳4份和50度的医用黄酒1份;
[0018](3)将步骤(I)称取的医用黄酒三等份;
[0019](2)将步骤(I)称取的酸浆、川贝母、浙贝母、胆南星、珍珠、海浮石和海蛤壳混合粉碎后得到药粉;
[0020](3)将步骤(2)制得的药粉加入反应釜中,加入一等份医用黄酒,加热至沸煎制,再用细纱布过滤后滤汁,
[0021](4)再重复步骤(3)两次,将三次滤汁混合烘干后制成散剂即可。
[0022]实施例2
[0023]—种治疗血脱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0024](I)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酸浆5份、川贝母4份、浙贝母2份、胆南星4份、珍珠4份、海浮石5份、海蛤壳5份和50度的医用黄酒20份;
[0025](3)将步骤(I)称取的医用黄酒三等份;
[0026](2)将步骤(I)称取的酸浆、川贝母、浙贝母、胆南星、珍珠、海浮石和海蛤壳混合粉碎后得到药粉;
[0027](3)将步骤(2)制得的药粉加入反应釜中,加入一等份医用黄酒,加热至沸煎制,再用细纱布过滤后滤汁,
[0028](4)再重复步骤(3)两次,将三次滤汁混合烘干后制成散剂即可。
[0029]实施例3
[0030]—种治疗血脱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0031](I)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酸浆7份、川贝母5份、浙贝母3份、胆南星5份、珍珠5份、海浮石7份、海蛤壳7份和50度的医用黄酒30份;
[0032](3)将步骤(I)称取的医用黄酒三等份;
[0033](2)将步骤(I)称取的酸浆、川贝母、浙贝母、胆南星、珍珠、海浮石和海蛤壳混合粉碎后得到药粉;
[0034](3)将步骤(2)制得的药粉加入反应釜中,加入一等份医用黄酒,加热至沸煎制,再用细纱布过滤后滤汁,
[0035](4)再重复步骤(3)两次,将三次滤汁混合烘干后制成散剂即可。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血脱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酸浆3-7份、川贝母2-5份、浙贝母1-3份、胆南星2-5份、天竺黄2-5份、海浮石3-7份、海蛤壳4-7份和医用黄酒10-30份。2.一种治疗血脱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酸浆3-7份、川贝母2-5份、浙贝母1-3份、胆南星2-5份、天竺黄2-5份、海浮石3-7份、海蛤壳4-7份和医用黄酒10_30份; (3)将步骤(I)称取的医用黄酒三等份; (2)将步骤(I)称取的酸浆、川贝母、浙贝母、胆南星、珍珠、海浮石和海蛤壳混合粉碎后得到药粉; (3)将步骤(2)制得的药粉加入反应釜中,加入一等份医用黄酒,加热至沸煎制,再用细纱布过滤后滤汁, (4)再重复步骤(3)两次,将三次滤汁混合烘干后制成散剂即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血脱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黄酒的浓度为50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血脱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陶制反应釜为陶瓷材料。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5998813SQ201610485358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7日
【发明人】蒋丁贵
【申请人】蒋丁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