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男人左边偏瘫的药物及其制备

文档序号:10633357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男人左边偏瘫的药物及其制备
【专利摘要】本发明一种治疗男人左边偏瘫的药物,由以下药物组成: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白芍,当归,白芥子,柴胡,玉竹,天花粉,人参,麦冬,五味子,浙贝母,黄芪,制何首乌,神曲,白术,陈皮,谷芽,川芎,甘草,鸡血藤;按重量取好药物,放适量水(淹没药物即可),将药物浸泡一小时左右,用大火烧开后,减至小火熬15分钟后倒出药液,再加适量水,熬第二次,用大火烧开后,减至小火熬20分钟后倒出药液,再加适量水,熬第三次,用大火烧开后,减至小火熬25分钟后倒出药液,三次所得药液混合,分三次服用,饭后服用;本发明能有效而快速恢复机体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有效率90%以上。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男人左边偏瘫的药物及其制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纯中药配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男人左边偏瘫的药物及其制备。
【背景技术】
[0002]偏瘫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因本病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又因其发病突然而称之为“卒中”。西医学中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以及面神经麻痹等病,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缺血性中风的发生,病位在脑,因脑络瘀阻经脉阻滞所致,而气虚是造成血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的重要病机之一。
[0003]其中,左边偏瘫是中血,左边为血虚,血不能养筋脉,中血病缓,而难于取效,中血是阴症,血病多痰,消痰始能补血,况中血之病,血虚之极,膜膈之间,无非痰也。而男人左边偏瘫则是因为男人身左属血而右属气也。《医林改错》殊不知非因跌扑得半身不遂,实因气虚得半身不遂,以致跌扑。……治中风半身不遂之证,……果属血虚,亦当补气,以气有生血之动;果属气虚,亦当养血,以血有和气之力。若血自血,气自气,则阴阳乖格,岁云治病之权衡乎?”气属阳,血属阴,男人属阳,女人属阴,男人右边属阳,男人左边属阴,女人左边属阳,女人右边属阴,人是由气推动全身机能的,气血必须相兼而行者,气能生血。
[0004]西医目前没有好的治疗方案,例如,常见的方法为:用5%葡萄糖500毫克,加维脑路通400毫克,静脉点滴,每日I次,两周为I疗程,休息5天,进行下一疗程。其疗程较长,且不能彻底治愈。
[0005]相应地,中医能够部分克服西医治疗的缺点,然而,目前的中医治疗所用药物仍未能区分性别与位置进行治疗,例如;申请号为97110677.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中风血神。组方:酒当归、川;、全虫、红花、防风、炒白术、生地、僵蚕、蜈蚣、生石决明、川牛膝、车前子、甘草、竹沥、勾行。申请号为201110311326.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中药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方法。组方:地龙、全蝎、水蛭、炮山甲、三七粉、赤芍、益母草、沙参、黄精、天麻、全当归、龙骨、牡蛎、土鳖虫、蜈蚣、蝉蜕、白花蛇、川红花、茯苓、郁金、川芎、丹参、葛根、钩藤、黄芪、白芍、桂枝、石菖、炙甘草。实践中发现两者的效果不好,不能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反有伤人正气正血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000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男人左边偏瘫的药物及其制备,该药物可以有效而迅速地治疗男人左边偏瘫,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见效快,治愈率特别高,可有效治疗中风尤其是男人右边偏瘫,是治疗中风的特效药方。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种治疗男人左边偏瘫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
[0009]熟地40-50g,山茱萸15-20g,山药 12-20g,茯苓 10-30g,牡丹皮 10-30g,泽泻 10-20g,白芍30-40g,当归15-35g,白芥子8-12g,柴胡8-15g,玉竹50-60g,天花粉10-15g,人参6_12g,麦冬15-25g,五味子3-8g,浙贝母6-12g,黄芪15-30g,制何首乌15-30g,神曲10-20g,白术15-25g,陈皮6-10g,谷芽10-20g,川芎3-6g,甘草3-6g,鸡血藤10-20g。
[0010]该药方大补气血,活血祛瘀,健脾理气,消食和中开胃,消痰通络,清热解毒。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清热凉血,
[0011]本发明药物组合的使用方法是:按重量取好药物,放适量水(淹没药物即可),将药物浸泡一小时左右,用大火烧开后,减至小火熬15分钟后倒出药液,再加适量水,熬第二次,用大火烧开后,减至小火熬20分钟后倒出药液,再加适量水,熬第三次,用大火烧开后,减至小火熬25分钟后倒出药液,三次所得药液混合,分三次服用,饭前后均可服用。
[0012]从左边偏瘫的总结来看,是血虚为主,痰湿阻碍经络。本发明使用的每味中药都要起到各自的作用,熟地,人参,黄芪,白术,制何首乌,山茱萸,山药,白芍,当归,甘草,茯苓,川芎,鸡血藤,补气,补血,行血,活血,养血滋阴,补精益髓,舒筋活络,补益脾肺肝肾,益气养阴,补益肝肾,活血行气,补益精血。天花粉,白芥子,浙贝母,陈皮,温肺祛痰,利气散结,袪痰理气,通络。玉竹,麦冬,五味子,牡丹皮,泽泻,柴胡,滋阴润肺,生津养胃,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兼能润肠,宁心安神,利水渗湿,清肾火,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神曲,谷芽,健脾胃消食。同时,白芥子消痰而不耗气,且能助补血之药以生血。是必需用之。用玉竹以生血而又能起废,同熟地、当归用之,尤善建功。
[0013]本发明能有效而快速恢复机体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有效率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15]本发明各组份药理作用为:
[0016]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功效: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主治:血虚证;妇女月经不调、崩漏等证;肝肾阴亏证;消渴证;精血亏虚证;用于肾虚喘咳。
[0017]山茱萸:味酸、微温;归肝、肾经。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主治:肝肾亏损;眩晕;阳痿;滑精遗尿;虚汗;崩漏。
[0018]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主治:脾胃虚弱证;肺虚证;消渴证;肾阴虚证。
[0019]茯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主治:小便不利;水肿;痰饮;脾气虚弱证。心悸;失眠。
[0020]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血热发斑疹;吐衄;月经先期;经前发热;阴虚发热;血滞经闭,癥积;外疡内痈。
[0021 ]泽泻: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功效:利水渗湿,清肾火。主治:小便不利;水肿;淋病;湿湾;停饮眩晕;遗精。
[0022]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效: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柔肝止痛。主治:肝血亏虚证;月经不调;胎产诸证;体虚多汗证;阴虚动风证;肝阳上亢证;肝急诸痛证。
[0023]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止痛,润肠。主治:心肝血虚证;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胎前产后诸疾;跌扑损伤;痹痛麻木;痈疽疮疡;血虚肠燥证。兼治咳喘。
[0024]白芥子:辛、温;归肺经。功效: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主治:寒痰壅肺;痰饮气逆;痰湿阻滞经络;阴疽流注;瘰疬痰核。
[0025]柴胡:苦、平、微寒;归肝、胆经。功效: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伤寒邪在少阳经;肝郁气滞之证;气虚下陷诸证。
[0026]玉竹:甘、平;归肺、胃经。功效:滋阴润肺,生津养胃。主治:燥咳证;劳嗽证;胃阴虚证;阴虚外感证;消渴证。
[0027]天花粉:微苦、甘、微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生津,消肿排脓。主治:热邪伤津,口干烦渴;消渴证;肺热燥咳;痈肿疮疡。
[0028]人参: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主治:气虚欲脱,脉微欲绝证;脾气亏虚证;肺气虚弱证。气津两伤之口渴证;消渴证;气血双亏神志失养诸症;血虚萎黄;阳痿;同解表、功里等去邪药同用,扶正去邪。
[0029]麦冬:甘、微苦、微寒;归脾、胃、心经。功效: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兼能润肠。主治:燥邪伤肺证;阴虚劳嗽;胃阴不足证;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0030]五味子:味酸、温;归肺肾、心经。功效: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主治:虚喘久咳;津伤口渴;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心悸失眠多梦。
[0031]浙贝母:苦、寒;归肺、心经。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肿。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癭瘤;疮痈肿毒。
[0032]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退肿。主治:脾气虚弱证;气不摄血证;中气下陷证;脾肺气虚证;气血双亏证;气虚发热证;体虚多汗证;痈疽日久不溃或溃后久不生肌收口 ;气虚水肿证;血痹麻木证;中风后遗症;消渴证。
[0033]制何首乌;苦、甘、湿、微温;归肝、肾经。功效:补益精血。主治:精血亏虚证。
[0034]神曲:甘、辛、温;归脾,胃经。功效:消食和胃。主治:食积不化;脘腹胀满食少;或肠鸣泄泻。
[0035]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胃气虚证。水肿证;痰饮证;气虚自汗证;咍动不安证;药理:抗溃疡,抗肿瘤。
[0036]陈皮:辛、苦、温;归脾、肺经。功效: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证;脾胃气虚、运化不良证;湿浊中阻证;痰湿壅滞、肺失宣降证。
[0037]谷芽:味甘、平;归脾、胃经。功效:消食和中,健脾开胃。主治:食积停滞证;脾虚食少证。
[0038]川考: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难产;产后瘀阻腹痛;胸痹心痛;胁肋疼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疮痈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0039]甘草:甘、平、归脾;胃、脾、心经。功效: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主治:脾胃虚弱证;心虚动悸脉结代证;脏躁证;诸咳喘证;脘腹或四肢挛急作痛;痈疽疮肿;咽喉肿痛;食物、药物及农药中毒;缓和药性,调和百药。
[0040]鸡血藤:味苦、微甘、温;归肝经。功效:行血补血,舒筋活络。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
[0041]以上药物均可在普通中药店购买得到。
[0042]本发明药物组合见效快,无毒副作用,不伤人正气正血,长期服用,可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以下为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
[0043]实施例一
[0044]药物组份为:
[0045]熟地50g,山茱萸20g,山药12g,茯苓10g,牡丹皮10g,泽泻10g,白芍40g,当归15g,白芥子12g,柴胡15g,玉竹60g,天花粉10g,人参6g,麦冬25g,五味子8g,浙贝母12g,黄苗30g,制何首乌30g,神曲20g,白术25g,陈皮10g,谷芽20g,川考6g,甘草6g,鸡血藤20g。
[0046]临床实验对象:
[0047]李某,男,63岁,身体突然左边没有知觉,伴有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左边不仁、不能言语、肌肤不知痛痒,麻木不仁,左半身不遂。
[0048]用法:
[0049]按重量取好药物,放适量水(淹没药物即可),将药物浸泡一小时左右,用大火烧开后,减至小火熬15分钟后倒出药液,再加适量水,熬第二次,用大火烧开后,减至小火熬20分钟后倒出药液,再加适量水,熬第三次,用大火烧开后,减至小火熬25分钟后倒出药液,三次所得药液混合,分三次服用,一天服完,饭前服用,一天为一剂。
[0050]效果:
[0051 ]四剂后口角流涎止,十三剂后开始恢复起步慢慢行走,经过一个半月后基本行走,三个月后基本正常,跟踪半年后恢复更好,之后再无复发。
[0052]实施例二
[0053]药物组份为:
[0054]熟地40g,山茱萸15g,山药20g,茯苓30g,牡丹皮30g,泽泻20g,白芍30g,当归35g,白芥子8g,柴胡8g,玉竹50g,天花粉15g,人参12g,麦冬15g,五味子3g,浙贝母6g,黄苗15g,制何首乌15g,神曲10g,白术15g,陈皮6g,谷芽10g,川芎3g,甘草3g,鸡血藤10g。
[0055]临床实验对象:
[0056]陈某,男,72岁,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左边不仁、不能言语、肌肤不知痛痒,麻木不仁,左半身不遂;一年多使用其它药物均未收到效果。
[0057]用法:
[0058]同实施例一,一天为一剂。
[0059]效果:
[0060]六剂后口角流涎止,十八剂后开始恢复起步慢慢行走,经过二个月后基本上能行走,三至四个月后基本正常,跟踪半年后恢复更好,之后再无复发。
[0061 ] 实施例三
[0062]药物组份为:
[0063]熟地40g,山茱萸15g,山药12g,茯苓10g,牡丹皮10g,泽泻10g,白芍30g,当归15g,白芥子10g,柴胡8g,玉竹50g,天花粉10g,人参6g,麦冬15g,五味子3g,浙贝母6g,黄苗15g,制何首乌15g,神曲10g,白术15g,陈皮6g,谷芽10g,川芎4g,甘草4g,鸡血藤10g。
[0064]临床实验对象:
[0065]唐某,男,58岁,伴有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左边不仁、不能言语、肌肤麻木不仁,言语不利,左半身不遂;半年多使用其它药物均未收到效果。
[0066]用法:
[0067]同实施例一,一天为一剂。
[0068]效果:
[0069]五剂后口角流涎止,开始右边身体有感觉,二十五剂后开始恢复起步慢慢行走,经过二个月后基本行走,三至五个月后基本正常,跟踪半年后恢复更好,之后再无复发。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男人左边偏瘫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 熟地40-50g,山茱萸15-20g,山药12-20g,茯苓10_30g,牡丹皮10_30g,泽泻10_20g,白芍30-40g,当归 15-35g,白芥子8-12g,柴胡8-15g,玉竹50-60g,天花粉 10-15g,人参6-12g,麦冬15-25g,五味子3-8g,浙贝母6-12g,黄芪15-30g,制何首乌15-30g,神曲10-20g,白术15-25g,陈皮 6-10g,谷芽 10-20g,川芎 3-6g,甘草 3-6g,鸡血藤 10-20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男人左边偏瘫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 熟地40g,山茱萸15g,山药12g,茯苓10g,牡丹皮10g,泽泻10g,白芍30g,当归15g,白芥子10g,柴胡8g,玉竹50g,天花粉10g,人参6g,麦冬15g,五味子3g,浙贝母6g,黄苗15g,制何首乌15g,神曲10g,白术15g,陈皮6g,谷芽10g,川考4g,甘草4g,鸡血藤10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男人左边偏瘫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重量取好药物,放适量水,将药物浸泡一小时左右,用大火烧开后,减至小火熬15分钟后倒出药液,再加适量水,熬第二次,用大火烧开后,减至小火熬20分钟后倒出药液,再加适量水,熬第三次,用大火烧开后,减至小火熬25分钟后倒出药液,三次所得药液混合,分三次服用。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5998805SQ201610478568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7日
【发明人】陈中元
【申请人】陈中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