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67312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尤指一种结构简便、利于薄型化,符合低床设计所需的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对于老人、行动不便者或是重病患者等病患的医疗特色是须要大量的复健和医疗看护,而老人、行动不便者或是重病患者等病患由于长期卧床,坐起、翻身不易,为协助病人坐起,以便于进行喂食食物、药物等照护,现有病床都会设有帮助病患平躺、坐起的机构。
[0003]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437717号的“护理病床结构”,是主要于床体上设有主床架、侧翻床架等,其中,该主床架可协助病患做平躺或坐起的动作,以利为病患进行喂食食物、药物等作业,而其主床架主要包含固定于床体的固定部,与枢接于固定部上端的上身活动部,和枢接于固定部下端的下身活动部,另设有主动力装置,以位置于床体底部,该主动力装置包含与床体一侧相组接的主动力源,并使该主动力源的出力轴与一驱动臂一端相组设,且使该驱动臂另端组接一与床体相接设的第一转轴,另又设有一间歇传动部,并使该间歇传动部设有套孔,以与第一转轴相套接,且使该间歇传动部与第一转轴套接的套孔孔壁开设有一具夹角宽幅的导槽,又于第一转轴上设一导条,以穿置于该间歇传动部的导槽中,以供与间歇传动部的导槽槽缘相抵接触,另在该间歇传动部上组设有第一主床架摆臂,且使该第一主床架摆臂一端组接一连杆,以与主床架的下身活动部相组接,又使第一主床架摆臂另端组接一连结杆,且使该连结杆与设于床体另侧的第二主床架摆臂一端相组接,并使该第二主床架摆臂另端组设一连杆,以与主床架的上身活动部相组接,又使该第二主床架摆臂穿接于一与床体相接设的第二转轴上,借此,主床架配合其主动力装置的结构设计,即可达到让病患保持其坐姿,以利看护人员为病患进行喂食食物、药物等作业,减轻看护工作负担。
[0004]然而,该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437717号的“护理病床结构”其提供让病患坐起的主床架及主动力装置的结构设计,包含主床架、固定部、上身活动部、下身活动部、主动力源、第一转轴、间歇传动部、第一主床架摆臂及第二主床架摆臂等诸多组件,才可达到调整病患背部倾仰角度,以使病患坐起、翻身,以便进行喂食食物、药物等作业;如此,该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437717号的“护理病床结构”其主床架及主动力装置等构造,虽可达到提供病患背部倾仰角度调整的功效,但其结构设计实为繁复,不仅制造成本高,同时于组装上也较麻烦费时,且随着组装元件的增加,因元件磨损、脱落等造成的损坏率相对提高,导致使用者得多花费金钱维修,而造成其经济上损失。
[0005]尤其主动力源须带动上身活动部、下身活动部、第一转轴、间歇传动部、第一主床架摆臂及第二主床架摆臂等诸多组件作动,因此,主动力源作动上须消耗极大的动力,以致须耗费更多的电力,以提供大动力的输出,而又造成电费成本增加,且该诸多组件间并无缓冲、消音的机构设置,故于作动时会产生相当大的震动与噪音声响,如此,对于身体虚弱、精神状况不佳的病患而言,无疑又加重其生理及心理上的负担,而不利其病情的恢复。
[0006]再者,该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437717号的“护理病床结构”于其床体底侧设有脚柱,且于其脚柱底部更组接有抬升装置等,而造成其床体离地面呈具有相当高的高度,而此高床设计,当老人、行动不便者或是重病患者于翻身等时,而不慎由床体跌落至地面,将会对原本就体弱的老人、行动不便者或重病患者造成严重的损伤。
[0007]于是,本设计人有鉴于现有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437717号的“护理病床结构”等提供病患背部倾仰角度调整的电动床的背部调整结构于制造及使用上仍有上述诸多缺失,乃借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针对现有电动床其背部调整结构进行研发改良,而研创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便、利于薄型化,符合低床设计所需的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
[0009]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设计人乃研拟如下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其中,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设有床架,并于该床架上枢接有背部床板,又于该背部床板及该床架间设有举升机构,该举升机构包含有伸缩动力源,该伸缩动力源的一端与该床架相枢接,另该伸缩动力源的出力轴端部与一转轴的连接部相枢接,而该转轴的两端组接于该床架,另于该转轴上固定设有支撑杆,且于该支撑杆上组设有导轮,又于该背部床板对应该支撑杆处设有供该支撑杆上的导轮抵设的导轨。
[0010]如上所述的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其中,该背部床板的导轨侧边进一步连设有与该导轨呈垂直设立的侧板,该侧板上连设有与该导轨呈平行设立的限位板,该侧板在位于该限位板的下方的一端处成型有缺口。
[0011]如上所述的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其中,所述侧板在位于所述限位板上方的另一端处成型有另一缺口。
[0012]如上所述的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其中,该背部床板的导轨侧边进一步连设有与该导轨呈垂直设立的侧板,该侧板的一端处成型有缺口。
[0013]如上所述的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其中,所述侧板的另一端处成型有另一缺口。
[0014]如上所述的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其中,该背部床板的导轨侧边进一步连设有与该导轨呈垂直设立的侧板,该侧板上连设有与该导轨呈平行设立的限位板。
[0015]如上所述的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其中,该床架的底部直接组接有轮体。
[0016]如上所述的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其中,该背部床板上进一步组设有供该背部床板接触的缓冲垫。
[0017]如上所述的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其中,该伸缩动力源为油压缸、气压缸或电动缸。
[0018]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如下:
[0019]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于该床架底部直接组接轮体,而未设具脚柱,以使床架与地面仅相距轮体高度,以形成低床的设计,依此低床设计,即可有效预防体弱的老人、行动不便者或是重病患者不慎由床架跌落至地面,受到严重损伤情形,以确保患者躺卧于床上的安全性。
[0020]又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使其举升机构由一伸缩动力源组接一转轴,并于该转轴上成型支撑杆,以经导轮抵撑背部床板,故其组成元件极为简便,可达到薄型化的需求,以利于低床设计所需。
[0021]另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于其导轨侧边连设侧板,并使侧板上端成型有缺口,于此,当背部床板下降,导轮行进至该导轨其侧板的缺口处时,可避免背部床板下有异物遭受到夹伤等意外伤害。
[0022]且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于其导轨侧边连设侧板,并使侧板适位处连设与导轨平行设立的限位板,借此限位板设计,即可于背部床板举升至最高角度时,使行进至该导轨限位板的导轮,受此限位板拘束,以被伸缩动力源拉持,确使背部床板位于安全舒适的举升角度。
[0023]又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其伸缩动力源主要仅须带动转轴,以经支撑杆抵撑背部床板升降即可,故伸缩动力源于作动上须消耗动力极小,尤其又利用支撑杆上组接的导轮与背部床板间导轨的导引,更降低其带动背部床板升降的阻力,因此,只须使用小动力输出的伸缩动力源便可达到升降背部床板的效果,以进一步降低电费成本。
[0024]另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主要包含一伸缩动力源、一转轴及成型于转轴上,用以抵撑背部床板的支撑杆,故其元件组装处极少,于此,相对便可达到节省制造成本、组装工时及降低元件组装处发生松动或脱落等损坏,而再进一步达到节省维修成本等效果。
[0025]又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床背部调整结构于床架上设有缓冲垫,以供背部床板降下时,可通过该缓冲垫的缓冲作用,有效减缓背部床板降下时的震动力及与床架撞击的噪音声响,如此,便可带给生理及心理皆相当虚弱的病患极大的舒适、安宁感,以有助于其病情的恢复。
【附图说明】
[0026]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2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2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3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003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使用状态立体图;
[003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使用状态剖视图。
[0033]附图标号说明:
[0034]I 床架
[0035]11 轮体
[0036]2 背部床板
[0037]21 导轨
[0038]22 侧板
[0039]221,222 缺口
[0040]23限位板
[0041]3举升机构
[0042]31伸缩动力源
[0043]311出力轴
[0044]32转轴
[0045]321连接部
[0046]322支撑杆
[0047]323导轮
[0048]4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其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