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吸水敷料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197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提供的超吸水敷料,通过高吸水树脂复合层203,能够提高敷料吸收伤口渗液的能力,抑制敷料被挤压时液体回渗,通过缓冲层,可以提高敷料的柔软性和舒适性;通过导流层205可以使得敷料吸液更加均匀,避免部分高分子吸收后膨胀,导致敷料凹凸不平。
[0040]实施例三
[0041]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吸水敷料,包括用于与人体接触的第一无纺布层101,第二无纺布层102,层叠在第一无纺布层101与第二无纺布层102之间的高吸水树脂复合层103,和层叠在第二无纺布层102与高吸水树脂复合层103之间的缓冲层104。
[0042]缓冲层104可以为泡棉层或海绵层。在其他实施例中,缓冲层104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缓冲作用的材料,例如采用具有蓬松结构的无纺布。
[0043]缓冲层104设置在第二无纺布层102与高吸水树脂复合层103之间,一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吸收伤口渗液的作用,另一方面缓冲层104里的渗液在挤压过程中被高吸水树脂复合层吸收,避免敷料因挤压时液体回渗,并提高敷料使用时的柔软性和舒适性。
[0044]第一无纺布层101为亲水无纺布层或拒水无纺布层,第二无纺布层102为拒水无纺布层。
[0045]亲水无纺布层具体可采用亲水聚丙稀无纺布层、亲水SMS层、热风无纺布层或亲水全棉水刺无纺布层。在某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无纺布层101采用热风无纺布层时,可对热风无纺布层进行打孔处理,使其具有通孔结构,这样更有利于敷料对渗液的吸收使表面更干爽。
[0046]为使敷料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第一无纺布层101进行防止粘连处理,经此处理后的无纺布层表面更加平滑,能有效减少表面细小纤维的脱落,从而更好的防止创面与敷料粘连。
[0047]拒水无纺布层具体可以采用PE (聚乙烯)打孔膜或经拒水处理的网眼全棉水刺无纺布。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拒水无纺布层采用PE打孔膜,因为PE打孔膜表面平滑,不易粘连伤口,同时还可以保持表面干爽。图3示出了 PE打孔膜的孔结构。
[0048]本实施例提供的超吸水敷料,通过高吸水树脂复合层103,能够提高敷料吸收伤口渗液的能力,抑制伤敷料被挤压时液体回渗,通过缓冲层,可以提高敷料的柔软性和舒适性。
[0049]实施例四
[0050]对于发明名称为“一种超吸水敷料”,申请号为“201220087919.5”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伤口敷料,容易出现吸液不均匀的现象,部分高分子吸收后膨胀,导致敷料凹凸不平,影响使用。
[0051]请参考图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超吸水敷料,包括用于与人体接触的第一无纺布层201,第二无纺布层202,层叠在第一无纺布层201与第二无纺布层202之间的高吸水树脂复合层203,层叠在第二无纺布层202与高吸水树脂复合层203之间的缓冲层204,和层叠在第一无纺布层201与高吸水树脂复合层203之间的导流层205。
[0052]缓冲层204可以为泡棉层或海绵层。在其他实施例中,缓冲层204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缓冲作用的材料,例如采用具有蓬松结构的无纺布。
[0053]缓冲层204设置在第二无纺布层202与高吸水树脂复合层203之间,一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吸收伤口渗液的作用,另一方面缓冲层204里的渗液在挤压过程中被高吸水树脂复合层吸收,避免敷料因挤压时液体回渗,并提高敷料使用时的柔软性和舒适性。
[0054]第一无纺布层201为亲水无纺布层或拒水无纺布层,第二无纺布层202为拒水无纺布层。
[0055]亲水无纺布层具体可采用亲水聚丙稀无纺布层、亲水SMS层、热风无纺布层或亲水全棉水刺无纺布层。在某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无纺布层201采用热风无纺布层时,可对热风无纺布层进行打孔处理,使其具有通孔结构,这样更有利于敷料对渗液的吸收使表面更干爽。
[0056]为使敷料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第一无纺布层201进行防止粘连处理,经此处理后的无纺布层表面更加平滑,能有效减少表面细小纤维的脱落,从而更好的防止创面与敷料粘连。
[0057]拒水无纺布层具体可以采用PE (聚乙烯)打孔膜或经拒水处理的网眼全棉水刺无纺布。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拒水无纺布层采用PE打孔膜,因为PE打孔膜表面平滑,不易粘连伤口,同时还可以保持表面干爽。图3示出了 PE打孔膜的孔结构。
[0058]导流层205可以采用热风无纺布层,以更好地保证高吸水树脂复合层203能够吸液均匀。
[0059]本实施例提供的超吸水敷料,通过高吸水树脂复合层203,能够提高敷料吸收伤口渗液的能力,抑制敷料被挤压时液体回渗,通过缓冲层,可以提高敷料的柔软性和舒适性;通过导流层205可以使得敷料吸液更加均匀,避免部分高分子吸收后膨胀,导致敷料凹凸不平。
[0060]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主权项】
1.一种超吸水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人体接触的第一无纺布层(101、201),第二无纺布层(102、202),层叠在第一无纺布层(101、201)与第二无纺布层(102、202)之间的高吸水树脂复合层(103、203),和层叠在第一无纺布层(101、201)或者第二无纺布层(102、202)与高吸水树脂复合层(103、203)之间的缓冲层(104、2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104、204)为泡棉层或海绵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01、201)为亲水无纺布层或拒水无纺布层,所述第二无纺布层(102、202)为拒水无纺布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无纺布层为亲水聚丙烯无纺布层、亲水SMS层、热风无纺布层或亲水全棉水刺无纺布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无纺布层具有通孔结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拒水无纺布层为PE打孔膜或经拒水处理的网眼全棉水刺无纺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01、201)为防粘连处理过的无纺布层。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还包括层叠在第一无纺布层(101,201)与缓冲层(104,204)之间的导流层(20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层(205)为热风无纺布层。
【专利摘要】一种超吸水敷料,包括用于与人体接触的第一无纺布层,第二无纺布层,层叠在第一无纺布层与第二无纺布层之间的高吸水树脂复合层,和层叠在第一无纺布层或者第二无纺布层与高吸水树脂复合层之间的缓冲层。通过高吸水树脂复合层,能够提高敷料吸收伤口渗液的能力,抑制敷料被挤压时液体回渗,通过缓冲层,提高敷料的柔软性和舒适性。
【IPC分类】A61F13-15
【公开号】CN204428278
【申请号】CN201420858513
【发明人】李建全, 王欢, 卢早霞
【申请人】稳健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