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再灌注治疗的预适应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2704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用于再灌注治疗的预适应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再灌注治疗的预适应导管。
【背景技术】
[0002]对于血液循环系统来说,由血管闭塞引起的缺血会造成缺血区组织和器官的损伤甚至坏死,再灌注是一种开通闭塞血管使缺血组织和器官恢复血液供应的有效治疗方法,其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AMI)。然而,再灌注治疗会带来再灌注损伤的冋题。
[0003]再灌注预适应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再灌注损伤,其用于在再灌注治疗之前使闭塞血管恢复畅通,起到再灌注预适应的作用。现有一种再灌注预适应技术为:将预扩张球囊置于闭塞段血管腔内,反复重复对球囊进行扩张再收缩的动作,使闭塞段血管间断性地恢复畅通,以间断性地恢复向下游的远端血管供血。当对球囊进行扩张时,膨胀的球囊将闭塞段血管撑开,球囊收缩后闭塞段血管下游的远端血管恢复血流。当对球囊再次进行扩张时,闭塞段血管下游的远端血管血流阻断,球囊再次收缩时,闭塞段血管下游的远端血管再次恢复血流。如此反复多次,起到再灌注预适应的效果。
[0004]但是,上述再灌注预适应技术存在下述问题:1)需要反复重复对球囊进行扩张再收缩的动作,且扩张、收缩的时间不易掌控,造成操作非常麻烦;2)在实施再灌注预适应技术的同时,无从知道远端血管的血液流通情况,会盲目地重复对球囊进行扩张再收缩的动作,有可能会在远端血管的血流已经恢复畅通的情况下仍对球囊进行扩张再收缩,容易加剧血栓脱落;3)由于闭塞段血管间断性地恢复畅通,故向远端血管供应的血液量变化较大,要么较多、要么全无,容易使血管内的斑块脱落或血管的内膜剥离形成内膜片,进而造成无复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再灌注预适应技术不仅操作麻烦,而且无从知道闭塞段血管下游的远端血管的血液流通情况。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问题是:现有再灌注预适应技术使闭塞段血管间断性地恢复畅,造成向远端血管供应的血液量变化较大。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再灌注治疗的预适应导管,包括:
[0008]供血液通过的灌注管,所述灌注管的侧壁设有通孔;
[0009]供导丝穿过并与灌注管的前端并行设置的导丝管,所述导丝管与灌注管前端的外壁固定设置。
[0010]可选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沿灌注管的轴向依次设置。
[0011]可选地,任意两个沿轴向相邻的所述通孔在灌注管的周向上呈180度错开设置。
[0012]可选地,所述灌注管的管壁上设有用于阻止X射线穿过的标记,所述标记位于沿灌注管轴向最远离灌注管前端开口的通孔和所述开口之间。
[0013]可选地,所述标记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标记沿灌注管的轴向间隔设置,任意两个沿轴向相邻的所述标记之间设有所述通孔。
[0014]可选地,所述标记位于灌注管的外管壁上。
[0015]可选地,所述通孔位于灌注管前端。
[0016]可选地,所述灌注管前端的端面为与灌注管的中轴线不垂直的环形平面。
[0017]可选地,所述导丝管前端的开口位于灌注管前端的开口远离通孔的一侧。
[0018]可选地,所述灌注管、导丝管均为塑料软管,且所述灌注管未与导丝管并行的一段内嵌有钢丝编织网。
[0019]可选地,所述再灌注治疗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再灌注治疗,所述灌注管的长度为125cm至145cm,所述导丝管的长度为20cm至30cm。
[0020]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灌注管末端固定连接并连通的注射器连接头。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22]术前冲洗预适应导管,并准备指引导管和导丝。将指引导管的前端推送至闭塞段血管的上游。然后,使导丝穿过指引导管,并通过血管的闭塞段到达远端血管,导丝的末端留在患者体外。接着,将预适应导管的导丝管套在导丝外,在灌注管的末端处沿着导丝推送预适应导管,使预适应导管的前端从指引导管伸出,且至少有一个通孔位于闭塞段血管的上游。向指引导管内注入造影剂,闭塞段血管上游的血液和造影剂经由闭塞段血管上游的通孔流入灌注管内,并从灌注管前端的开口流向下游的远端血管,起到了再灌注预适应的作用。根据造影剂在远端血管内的显影情况,能够检查出远端血管的血液流通情况、以及远端血管是否存在病变,为后续进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起指导作用。另外,与现有反复重复对球囊进行扩张再收缩的再灌注预适应技术相比,运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预适应导管来实施的再灌注预适应技术操作更为简单。
[0023]进一步地,灌注管上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通孔沿灌注管的轴向依次设置。在实施再灌注预适应技术的开始阶段,可以使较少数量的通孔位于闭塞段血管的上游,使得闭塞段血管上游的血液只能通过较少数量的通孔流向远端血管,进而使供应至远端血管的初始血液量较少。慢慢地,可以向后撤退预适应导管,使越来越多的通孔位于闭塞段血管的上游,使得闭塞段血管上游的血液能通过越来越多的通孔流向远端血管,进而使供应至远端血管的血液量缓慢增加,有利于减轻再灌注损伤。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再灌注治疗的预适应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再灌注治疗的预适应导管,其用于在再灌注治疗之前开通闭塞血管,以起到再灌注预适应的作用。所述再灌注治疗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AMI)、四肢血管堵塞等。本实施例中的再灌注治疗以急性心肌梗塞的再灌注治疗为例。
[0027]如图1所示,预适应导管I包括供血液通过的灌注管2、以及供导丝(未图示)穿过的导丝管3,导丝管3比灌注管2短一些。灌注管2的侧壁设有通孔4,在本实施例中,通孔4的数量为八个,八个通孔4沿灌注管2的轴向依次设置。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通孔4的数量可以为八个以外的任意数量。导丝管3与灌注管前端8并行设置,且导丝管3与灌注管前端8的外壁固定设置。
[0028]运用本实施例的预适应导管I来实施的再灌注预适应技术为:利用肝素盐水冲洗预适应导管1,并准备指引导管和导丝。将指引导管的前端推送至闭塞段血管的上游。对于本实施例而言,将指引导管的前端推送至冠脉口。然后,使导丝穿过指引导管,并通过血管的闭塞段到达远端血管,导丝的末端留在患者体外。接着,将预适应导管I的导丝管3套在导丝外,在灌注管2的末端处沿着导丝推送预适应导管1,使预适应导管I的前端从指引导管伸出,且至少有一个通孔4位于闭塞段血管的上游,将位于闭塞段血管上游的通孔4定义为近端通孔。向指引导管内注入造影剂,闭塞段血管上游的血液和造影剂经由闭塞段血管上游的通孔4流入灌注管2内,并从灌注管前端8的开口 6、以及位于所述近端通孔下游的通孔4流向下游的远端血管,起到了再灌注预适应的作用。为了尽可能地减轻再灌注损伤,经由预适应导管I向远端血管供应的初始血液量越少越佳。根据造影剂在远端血管内的显影情况,能够检查出远端血管的血液流通情况、以及远端血管是否存在病变,为后续进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起指导作用。另外,与现有反复重复对球囊进行扩张再收缩的再灌注预适应技术相比,运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预适应导管I来实施的再灌注预适应技术操作更为简单。
[0029]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将导丝管3设置得比灌注管2短的原因是:在推送预适应导管I的过程中,能够防止导丝跟随导丝管3 —起向前推送以致造成导丝末端进入患者体内的问题发生。
[0030]各个通孔4在灌注管2上的相对位置可以任意设置,例如,任意两个沿轴向相邻的通孔4可以位于一条与灌注管2的中轴线平行的直线上,或者,任意两个沿轴向相邻的通孔4也可以在灌注管2的周向上错开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任意两个沿轴向相邻的通孔4在灌注管的周向上呈180度错开设置,使得轴向相邻的两个通孔4不在与灌注管2的中轴线垂直的同一平面上,避免了下述问题的发生:灌注管2在对应此平面的位置机械强度较弱,在推送预适应导管I时易被挤压至堵塞甚至损坏。
[0031]各个通孔4的形状可以任意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通孔4为圆形,直径为0.3mm至0.6_。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通孔4也可以设置为椭圆形、方形等等,通孔4的直径可以根据供应血液量的具体要求来调节。
[0032]所有通孔4在灌注管2上的位置也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