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清洗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85572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清洗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理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来说,需要经常对其身体和四肢进行清洗,清洗用具目前大都采用普通的脸盆,这样的脸盆不仅在水温控制方面不太方便,水温过低时需要护理人员不时添加热水,而且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弯腰、搬运等,这给护理人员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护理清洗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护理清洗装置,所述护理清洗装置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下方的滚轮装置、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支撑杆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杆装置右侧的第一支撑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下方的第二支撑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装置下方的弹簧装置、位于所述弹簧装置右侧的箱体装置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上方的握持部,所述滚轮装置包括支撑柱及位于所述支撑柱下方的滚轮,所述支撑杆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一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上的第一旋转杆、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杆右侧的第一弹簧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固定杆,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左侧的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方的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挡板左侧的加热棒、位于所述加热棒上方的导热板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下方的第三凸块,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方的竖杆、位于所述竖杆左侧的第一支撑块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方的第二支撑块,所述弹簧装置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第三支撑块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块下方的第二弹簧,所述箱体装置包括第四支撑块及位于所述第四支撑块上方的箱体,所述握持部包括第三竖直部及位于所述第三竖直部上方的第五水平部。
[0007]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一收容腔。
[0008]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表面设有若干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下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凸块的上表面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凸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0009]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设有第二凹槽。
[0010]所述第一旋转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旋转杆穿过所述第二凹槽且与所述第一横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右表面上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凸块的上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凸块的下表面呈曲面状。
[0011]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0012]所述第一支撑板呈“Z”字形,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水平部、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下方的第一竖直部及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右侧的第二水平部。
[0013]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左端贯穿所述固定杆及第二支撑杆的左右表面延伸至所述固定杆的左侧,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固定杆及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
[0014]所述第二挡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挡板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挡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右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0015]所述导热板呈长方体,所述导热板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水平放置,所述导热板使用导热金属材料制成。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7]本实用新型护理清洗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弯腰、搬运即可完成各种护理工作,轻松简单,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其高度及位置,同时也可以方便的将其位置固定,容易操作,并且可以保持固定的水温,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护理清洗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护理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护理清洗装置包括底座1、位于所述底座I下方的滚轮装置2、位于所述底座I上方的支撑杆装置3、位于所述支撑杆装置3右侧的第一支撑装置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4下方的第二支撑装置5、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装置5下方的弹簧装置6、位于所述弹簧装置6右侧的箱体装置7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4上方的握持部8。
[0021]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I呈长方体。所述滚轮装置2包括支撑柱21及位于所述支撑柱21下方的滚轮22,所述支撑柱21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柱21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座I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1的下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呈长方体状,所述滚轮22呈圆柱体,所述滚轮2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与所述支撑柱21轴转连接,使得所述滚轮22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旋转。
[0022]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杆装置3包括第一支撑杆3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1上方的第二支撑杆3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1左侧的第一横杆33、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33上的第一旋转杆34、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杆34右侧的第一弹簧35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2上的固定杆36。所述第一支撑杆3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3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一收容腔311,所述收容腔31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支撑杆3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32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32的下端收容于所述收容腔311中,所述第二支撑杆32可以在所述收容腔311中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杆32的左表面设有若干第一凸块321,所述第一凸块321的下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凸块321的上表面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凸块321的右表面呈竖直状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块321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支撑杆32的左表面上。所述第一凸块321可以防止所述第二支撑杆32过度向下移动。所述第一横杆3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33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33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33的左端设有第二凹槽331,所述第二凹槽33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旋转杆3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旋转杆34穿过所述第二凹槽331且与所述第一横杆33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旋转杆34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331中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杆34的右表面上设有第二凸块341,所述第二凸块341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旋转杆3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凸块341的上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凸块341的下表面呈曲面状,所述第二凸块341与所述第二凸块321相配合从而将第二支撑杆32的位置固定。所述第一弹簧35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旋转杆3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5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旋转杆34具有顺时针旋转的倾向。所述固定杆35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杆35被所述第二支撑杆32分成左右两部分,所述固定杆35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35水平放置。
[0023]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撑装置4包括第一支撑板4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1左侧的第一挡板4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1上方的第二挡板43、位于所述第二挡板43左侧的加热棒44、位于所述加热棒44上方的导热板45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1下方的第三凸块46。所述第一支撑板41呈“Z”字形,所述第一支撑板41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水平部411、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411下方的第一竖直部412及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412右侧的第二水平部413。所述第一水平部411、第一竖直部412及第二水平部413均呈长方体且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水平部411的左端贯穿所述固定杆36及第二支撑杆32的左右表面延伸至所述固定杆36的左侧,所述第一水平部411与所述固定杆36及第二支撑杆3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411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竖直部412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水平部413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挡板4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挡板42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水平部41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42防止所述第一水平部411过度向右移动。所述第二挡板4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挡板43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挡板4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水平部4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43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水平部413的右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导热板45呈长方体,所述导热板45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竖直部41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45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挡板4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45水平放置,所述导热板45使用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加热棒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