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辅助治疗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85666阅读:来源:国知局
位杆14的另一端设置有矩形限位块20,所述矩形限位块20的长度大于所述矩形通孔的高度,所述矩形限位块20的高度小于所述矩形通孔的高度,所述第二竖杆10上设置有限位卡21,所述限位杆14下端的第三竖杆13上竖直设置有三角齿段22,所述三角齿的一锐角边与限位卡21的一端相抵,所述三角齿的另一锐角边与第三竖杆13固接,所述第二竖杆10的上端设置有护腰15。
[0023]使用时,用户坐在坐垫I上,打开电机4,由电机4控制螺杆3旋转。随着螺杆3的旋转,限位杆14和第三竖杆13上升,进而升高护腰15,达到适合用户的高度后,关闭电机4。将护腰15安装于用户腰部,支撑人体腰部,减轻下身的承重负担,矫正腰椎并塑形。
[0024]使用完毕后,将限位卡21从所述三角齿的一锐角边移开,打开电机4,螺杆3反方向旋转,副支架下降,护腰15下降,装置回复原状。
[0025]当用户坐在坐垫I上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由于所述矩形限位块20的长度大于所述矩形通孔的高度,遂设置矩形限位块20的长度方向与矩形通孔的高度方向平行,利用矩形限位块20卡紧于矩形通孔。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腰椎辅助治疗装置设置有皮带12,方便随身携带使用。使用时,取出插销5,将主支架与支撑杆分离,将电机4与主支架分离,再将限位杆14旋转90度,此时矩形限位块20的长度与矩形通孔的高度方向垂直,而所述矩形限位块20的高度小于所述矩形通孔的高度,于是将限位杆14可从矩形通孔内取出。将皮带12固定于人体腹部,升高副支架,进而升高护腰15,达到适合用户的高度。将护腰15安装于用户腰部,支撑人体腰部,减轻下身的承重负担,矫正腰椎并塑形。副支架在上升至适合位置后,利用限位卡21与所述三角齿的一锐角边相抵,防止副支架下落。
[0027]使用完毕后,将限位卡21从所述三角齿的一锐角边移开,驱动副支架下降,护腰15下降,装置回复原状。
[0028]如图1和2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插销5的插入端设置有第四盲孔,所述第四盲孔内设置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上固接有珠子17,所述第一竖杆8的插入端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的第五盲孔,所述插销5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后,所述珠子17与所述第五盲孔相配。
[0029]弹簧16和珠子17使得主支架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可靠,并且易于主支架与支撑杆分离。具体地,用力拉动插销5,珠子17和弹簧16随着插销5 —并被拉出,主支架与支撑杆分离。
[0030]如图1所示,为更进一步精确调节护腰15高度,所述腰椎辅助治疗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机4连接的减速机19,所述螺杆3固定于所述减速机19。
[0031]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底盘2上设置有圆形槽,所述槽中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坐垫I相抵。
[0032]如图1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横杆7通过螺钉18与所述底盘2固接。
[0033]如图1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底盘2的直径为50cm。
[0034]如图1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竖杆8和第二竖杆10的长度均为25cm。
[00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腰椎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底盘和关于底盘呈对称设置的两个L型主支架、副支架、螺杆、电机和插销,所述坐垫和底盘的中心通过连接柱连接后,所述坐垫可通过所述连接柱在底盘上转动,所述底盘上对称设置有两根L型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横杆和与所述第一横杆垂直的第一竖杆,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底盘固接,所述底盘的中心处于所述两根第一横杆的连线上,所述主支架包括第二横杆和与所述第二横杆垂直的第二竖杆,所述第二横杆上设置有朝下的与所述第一竖杆相配合的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竖杆插入所述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竖杆的插入端横向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横杆上横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的第二盲孔,所述插销依次插入所述第二盲孔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通孔,通过两个第二通孔穿接有皮带,所述第二竖杆上设置有朝上的第三盲孔,所述副支架包括第三竖杆和与所述第三竖杆垂直设置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三竖杆上横向设置有矩形通孔,所述限位杆插入所述矩形通孔,并可绕所述矩形通孔旋转,所述第三竖杆与所述第三盲孔相配合,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竖直设置有与所述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杆与所述电机固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矩形限位块,所述矩形限位块的长度大于所述矩形通孔的高度,所述矩形限位块的高度小于所述矩形通孔的高度,所述第二竖杆上设置有限位卡,所述限位杆下端的第三竖杆上竖直设置有三角齿段,所述三角齿的一锐角边与限位卡的一端相抵,所述三角齿的另一锐角边与第三竖杆固接,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设置有护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的插入端设置有第四盲孔,所述第四盲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上固接有珠子,所述第一竖杆的插入端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的第五盲孔,所述插销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后,所述珠子与所述第五盲孔相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椎辅助治疗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机连接的减速机,所述螺杆固定于所述减速机。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腰椎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圆形槽,所述槽中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坐垫相抵。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腰椎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通过螺钉与所述底盘固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直径为50c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的长度均为25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腰椎辅助治疗装置,包括坐垫、底盘和关于底盘呈对称设置的主支架、副支架、螺杆、电机和插销,底盘上设有两根支撑杆,支撑杆包括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主支架包括第二横杆和第二竖杆,第二横杆上设有第一盲孔,第一竖杆插入第一盲孔,第一竖杆设有第一通孔,第二横杆上横向设有与第一通孔相通的第二盲孔,第二竖杆的下端设有第二通孔,通过两个第二通孔穿接有皮带,第二竖杆上设有朝上的第三盲孔,副支架包括第三竖杆和限位杆,第三竖杆上横向设有矩形通孔,限位杆的一端设有螺纹孔,限位杆的另一端设有矩形限位块,第二竖杆上设有限位卡,第二竖杆的上端设有护腰。本实用新型支撑人体腰部,托起腹腔重量,矫正腰椎并塑形。
【IPC分类】A61F5/042, A61H1/02
【公开号】CN204636913
【申请号】CN201520309471
【发明人】肖维明
【申请人】肖维明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