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复位寰枢椎脱位前路解剖型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44433阅读:来源:国知局
自行复位寰枢椎脱位前路解剖型板包括寰椎部分、枢椎部分、折弯连接部分及螺钉。
[0035]所述寰椎部分为弧形板,开口朝向寰椎前方,与寰椎前弓弧度一致,该弧形板两侧设计有对称的螺钉孔(锁定螺钉钉孔2,为外侧半径大、内侧半径小的孔,以与螺钉钉尾斜面配合,实现锁紧),螺钉孔位置对应寰椎侧块部分。
[0036]所述枢椎部分位于寰椎部分后下方,为前凸后凹形(即向着远离寰枢椎方向凸出的弧形板),形态与枢椎椎体前方形态一致。设计有五个螺钉孔,其中两边对称的四个螺钉孔(锁定螺钉钉孔2,为外侧半径大、内侧半径小的孔,以与螺钉钉尾斜面配合,实现锁紧)呈倒梯形,倒梯形中,最外侧两个螺钉孔对应枢椎椎弓根,中间两个螺钉孔对应枢椎椎体,最中间一个为纵行长椭圆形滑动螺钉钉孔5。寰椎部分弧形板I下方与枢椎部分弧形板3上方相连,呈Z字形折弯,折弯连接部分呈前上向后下方向,折弯弧度与寰枢椎之间台阶相适应(即与寰枢椎之间高度差相适应),宽度与枢椎椎体上半部分相同。
[0037]寰椎部分弧形板I由中间的矩形部分和两侧半圆形部分组成,总宽度为48mm,高度为10.9mm,厚度为2mm。寰椎部分弧形板I上的螺钉孔圆心间距离为36mm,螺钉孔半径为
3.5mm。寰椎部分弧形板I内侧表面(即与寰枢椎的骨接触面)涂以羟基磷灰石涂层。
[0038]枢椎部分弧形板3厚度为2_,总高度为22.5_。弧面内侧直径为61_。枢椎部分弧形板3总体为边缘圆钝的菱形,形态与枢椎椎体前方结构匹配,枢椎部分弧形板3近端(上端)宽度为12mm,与寰椎部分以折弯连接部分4连接。枢椎部分弧形板3的内侧表面涂以羟基磷灰石涂层。
[0039]枢椎部分弧形板3上最中间一个呈纵行长椭圆形滑动螺钉钉孔,宽度为2.7mm,纵向长度为5.5mm,其内呈斜坡状,近端(上端,靠近人体头部)高,远端(下端)低,近端较远端高约1mm。枢椎部分弧形板3上其余四个螺钉孔直径为2.7mm。
[0040]折弯连接部分4 (为条形连接板)呈前上向后下方向,分别连接寰椎部分及枢椎部分,宽约12mm,与寰椎部分角度约120°?127°,与枢椎部分角度约120°?132°,具体角度根据实际结构调整,厚度2mm,前后宽度3?4mm,折弯连接部分4与骨接触一侧表面(内侧表面)涂以羟基磷灰石涂层。
[0041]复位时:将寰椎部分以两枚螺钉固定在寰椎上,然后将一枚螺钉固定在滑动螺钉钉孔5的斜坡近端,通过拧紧螺钉,利用螺钉钉尾的斜坡与钉孔内斜坡之间的挤压作用,在旋紧螺钉时使枢椎向远端滑动,从而通过解剖型板自身复位寰枢椎脱位。复位后将枢椎部分上其余四枚螺钉固定,完成复位固定。
[0042]寰椎部分弧形板1、枢椎部分弧形板3、折弯连接部分4及螺钉可均采用医用钛合金材质制成,寰椎部分弧形板1、枢椎部分弧形板3与折弯连接部分4可一体成型。
[0043]总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解剖型板不仅能够在外观上同正常人体寰枢椎前方解剖结构很好的贴合,而且需要显露的范围窄,组织刺激性小,创伤小;通过自身带有的斜坡形滑动螺钉孔设计,利用螺钉钉尾的斜坡与钉孔斜坡之间的挤压作用,在旋紧螺钉时使枢椎向远端滑动,从而起到复位寰枢椎脱位的目的。不仅外观上更美观,而且集复位与固定于一身,不需要额外的复位装置,更加实用。
【主权项】
1.一种自行复位寰枢椎脱位前路解剖型板,其特征在于:该解剖型板包括与寰椎前方接触的寰椎部分弧形板(1)以及与枢椎前方接触的枢椎部分弧形板(3),所述寰椎部分弧形板(1)的下端与所述枢椎部分弧形板(3)的上端之间连接有与寰枢椎之间台阶相适应的连接板;所述寰椎部分弧形板(1)的两端设置有锁定螺钉钉孔(2),所述枢椎部分弧形板(3)的两端设置有锁定螺钉钉孔(2),所述枢椎部分弧形板(3)的中部设置有纵向延伸的滑动螺钉钉孔(5),所述滑动螺钉钉孔(5)内为斜坡状,所述斜坡较高的一端靠近所述枢椎部分弧形板(3)上端的外侧表面,所述斜坡较低的一端靠近所述枢椎部分弧形板(3)下端的内侧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行复位寰枢椎脱位前路解剖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寰椎部分弧形板(1)的内侧表面与寰椎前弓弧度一致,所述寰椎部分弧形板(1)两端的锁定螺钉钉孔(2)与寰椎侧块部分位置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行复位寰枢椎脱位前路解剖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椎部分弧形板(3)由与枢椎椎体前方形态匹配的板体制成,所述枢椎部分弧形板(3)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锁定螺钉钉孔(2),所述枢椎部分弧形板(3)两端的锁定螺钉钉孔对称布置并在所述枢椎部分弧形板(3)上形成倒梯形的位置排布,所述位置排布中位于所述枢椎部分弧形板(3)两端且靠外侧的两个锁定螺钉钉孔与枢椎椎弓根位置对应,所述位置排布中位于所述枢椎部分弧形板(3)两端且靠内侧的两个锁定螺钉钉孔以及所述滑动螺钉钉孔(5)与枢椎椎体位置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行复位寰枢椎脱位前路解剖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椎部分弧形板(3)位于所述寰椎部分弧形板(1)的后下方,所述解剖型板呈Z字形折弯。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一种自行复位寰枢椎脱位前路解剖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寰椎部分弧形板(1)的夹角为120°?127°,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枢椎部分弧形板⑶的夹角为120°?13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行复位寰枢椎脱位前路解剖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剖型板为一体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行复位寰枢椎脱位前路解剖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剖型板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羟基磷灰石涂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行复位寰枢椎脱位前路解剖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剖型板还包括设置于各个锁定螺钉钉孔(2)以及所述滑动螺钉钉孔(5)中的螺钉。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自行复位寰枢椎脱位前路解剖型板,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滑动螺钉钉孔(5)中的螺钉具有与所述斜坡配合的斜面型钉尾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自行复位寰枢椎脱位前路解剖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剖型板采用钛合金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复位寰枢椎脱位前路解剖型板,包括寰椎部分、枢椎部分、连接部分,寰椎部分为弧形,两侧设计有对称的螺钉孔,枢椎部分位于寰椎部分后下方,其与枢椎椎体前方结构相匹配,其上设计有五枚螺钉钉孔,四枚位于两侧,呈对称性分布,中间有一长椭圆形滑动螺钉钉孔。寰椎部分与枢椎部分通过连接部分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螺钉在滑动螺钉钉孔中的滑动,起到复位寰枢椎脱位的作用;并通过螺钉固定,使寰枢椎达到复位的目的,形态上完全和寰椎、枢椎的解剖形态相匹配,更加贴合,外形美观,复位效果好。
【IPC分类】A61B17/80, A61B17/70
【公开号】CN205054394
【申请号】CN201520829059
【发明人】贺西京, 臧全金, 李浩鹏, 杨平林, 吕慧茹, 卢腾, 韦冬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