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52452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8]并且,机构部7具有引导部10,该引导部10将驱动轴8的旋转转换成可动支承部3的进退运动。引导部10具有以左右方向作为轴向的引导轴25。引导轴25在比驱动轴8更靠前侧且在基座2中的前后方向中途部,可旋转地支承于设置在下部构件2a的支座26。并且,通过引导轴25连结基座2和可动支承部3。可动支承部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引导轴25。
[0049]并且,机构部7具有减速器11,该减速器11将马达6的驱动力减速后传递给驱动轴8以及引导轴25。减速器11具备:设置于驱动轴8的轴向中途部的第一带轮31、连结马达6的输出轴6a和第一带轮31的第一传动带32、设置于引导轴25的轴向中途部的第二带轮33、连结驱动轴8和第二带轮33的第二传动带34。因此,马达6的驱动力被减速后传递到驱动轴8,并且相对于驱动轴8的旋转速度进一步减速后传递到引导轴25。即,驱动轴8的旋转速度快于引导轴25的旋转速度。另外,减速器11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使用带轮31、33和传动带32、34的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可以是使用蜗轮的结构。
[0050]按摩部4是设置于引导轴25的辊40。辊40能够以引导轴25的轴心作为中心与引导轴25—体旋转。并且,在左右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辊40,且设置成分别与左右脚相对应。并且,辊40具备:具有突起的多个施疗子40a、设置于引导轴25并且保持施疗子40a的保持部40b。保持部40b在左右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成对存在,在一对保持部40b、40b之间,施疗子40a被保持为能够绕左右方向的轴旋转。沿引导轴25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施疗子40a。
[0051 ] 辊40的大部分位于可动支承部3的下侧,并且位于与开口部3c相对应的位置。辊40的至少一部分从开口部3c向比可动支承部3更靠身体部位侧突出。另外,在可动支承部3进行进退运动时,辊40无需始终向比可动支承部3更靠身体部位侧突出,只要能够产生辊40的一部分向比可动支承部3更靠身体部位侧突出的状态即可。
[0052]若引导轴25旋转,则上述结构的辊40通过施疗子40a周期性地给身体部位带来按摩作用。另外,辊40的中心(S卩,保持部40b外形的几何学上的圆心)也可以相对于引导轴25的轴心偏心。在该情况下,随着引导轴25的旋转,辊40整体朝向身体部位侧的进出量发生变化。并且,辊40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构造。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底面朝向左右方向的大致圆柱状,并使没有突起的侧周面抵接于身体部位从而施以如同抚摩的按摩作用。
[0053]在上述结构的按摩机I中,若驱动马达6,则驱动轴8进行旋转,并且马达6的驱动力经由机构部7传递过来而使引导轴25也旋转。连结偏心轴21和可动支承部3的臂23由于其旋转被引导轴25限制,因此,通过驱动轴8的旋转,臂23围绕驱动轴8的轴心8a旋转。因此,可动支承部3的后部(即连结部3b)进行稍带前后运动成分的上下运动。即,从整个可动支承部3来看,如图4所示,进行以引导轴25为支点且前侧沿箭头a上下运动的摆动运动。另外,由于左右的偏心轴21相对于驱动轴8的轴心8a的相位彼此相差180度,因而一对可动支承部3分别向相反方向摆动。并且,设置于引导轴25的辊40以引导轴25的轴心为中心与引导轴25—同进行旋转。
[0054]根据进行上述动作的按摩机I,支承于可动支承部3的脚的脚尖侧以脚跟侧作为支点进行上下运动。左右脚进行动作的方向为彼此相反的方向。若使马达6的旋转加快从而使可动支承部3较快地摆动,则能够进行使下肢震动的运动,能够放松脚踝或腿肚子的肌肉。若使马达6的旋转变慢从而使可动支承部3缓慢摆动,则能够进行拉伸阿基里斯腱的肌肉的运动。
[0055]并且,可动支承部3优选设置为:在进退范围中的前侧最后退的(下降的)状态下,以前侧比后侧更靠身体部位侧(上侧)的方式倾斜。通过上述结构,即使不增大可动支承部3的进退范围,也能够使身体部位进行充分的运动。例如,在将脚放置于可动支承部3而使用的情况下,由于脚尖能够从位于上方的状态进一步上升,因而能够使脚踝充分背屈。
[0056]或者,可动支承部3也可以设置为:在进退范围中的前侧最前进的(上升的)状态下,以前侧比后侧更靠与身体部位相反一侧(下侧)的方式倾斜。通过上述,即使不增大可动支承部3的进退范围,也能使身体部位进行充分的运动。例如,在将脚放置于可动支承部3而使用的情况下,由于脚尖能够从位于下方的状态进一步下降,因而能够使脚踝充分跖屈。
[0057]另外,还可以设置具有微型计算机的控制机构(未图示),从而根据程序自动改变马达6的旋转速度或旋转方向。通过马达6的驱动,能够使身体部位(即下肢)强制性地进行运动。并且,通过辊40能够给脚心带来按摩作用。如此,能够对身体部位(即下肢)混合进行运动和按摩。
[0058][按摩机的使用例]
[0059]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I的使用例。
[0060]例如,可以将按摩机I放置于地面,并且在就坐于椅子的状态下进行使用。此时,在使膝盖弯曲大致90度的状态下,将左右脚分别放置于一对可动支承部3而进行使用。并且,还可以将按摩机I放置于地面且在站立的状态下进行使用。此时,在伸直膝盖的状态下,将左右脚分别放置于一对可动支承部3而进行使用。并且,还可以将按摩机I放置于地面且在就坐于地面的状态下进行使用。此时,在伸直膝盖的状态下,将左右腿(腿肚子)分别放置于一对可动支承部3而进行使用。并且,还可以将按摩机I放置于地面或者椅子的座面且在就坐于按摩机I上的状态下进行使用。此时,使臀部横跨就座于一对可动支承部3而进行使用。即,使左臀部就座于左侧可动支承部3且使右臀部就座于右侧可动支承部3而进行使用。
[0061][变形例I所涉及的按摩机的结构]
[0062]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的变形例I。
[0063]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I所涉及的按摩机100的侧面剖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I所涉及的按摩机100的侧面剖视图。图8表示可动支承部3最向身体部位侧伸出的状态,图9表示从图8的状态开始偏心轴21以驱动轴8的轴心8a为中心在纸面的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状态。另外,图8以及图9是通过开口部3c的内部的侧面剖视图。
[0064]与上述按摩机I不同之处在于:可动支承部3不改变踏板3a相对于地面的角度而进行进退运动。以下,对与按摩机I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且省略其说明。
[0065]与上述按摩机I相同,按摩机100主要具备:基座2,放置于地面;可动支承部3,支承使用者的身体的一部分即身体部位(脚);按摩部4,对被支承于可动支承部3的身体部位(脚)进行按摩;驱动机构50,驱动可动支承部3和按摩部4。驱动机构50具有:马达6(参照图3)、将马达6的驱动力传递给可动支承部3和按摩部4的机构部70。
[0066]在基座2设置有:驱动轴8,通过马达6的驱动而旋转且以左右方向为轴向;从动轴51,与驱动轴8的旋转联动从而进行旋转且以左右方向为轴向;旋转轴52,将按摩部4支承为可旋转且以左右方向为轴向。在驱动轴8和从动轴51之间设置有传动带53,因此,若驱动轴8旋转则从动轴51也联动从而进行旋转。在从动轴51和旋转轴52之间设置有传动带54,因此,若驱动轴8或者从动轴51旋转则旋转轴52也联动从而进行旋转。另外,使驱动轴8、从动轴51、以及旋转轴52联动而旋转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使用传动带53、54的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可以是使用蜗轮的结构。
[0067]驱动轴8和可动支承部3的前后方向一端部通过曲柄机构9连结。并且,从动轴51和可动支承部3的前后方向另一端部通过其他曲柄机构9连结。这些曲柄机构9、9的结构与按摩机I的曲柄机构9相同。并且,设置有引导部55,该引导部55将驱动轴8的旋转转换成可动支承部3的进退运动。在基座2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开口的引导槽56,设置于踏板3a的下表面的连结部3b插通于引导槽56。即,由引导槽56和连结部3b构成引导部55。如此,机构部70具有:驱动轴8、从动轴51、旋转轴52、曲柄机构9、引导部55、传动带53、传动带54。
[0068]在上述结构的按摩机100中,若驱动马达6则驱动轴8进行旋转,并且马达6的驱动力通过机构部70传递过来而使从动轴51以及旋转轴52旋转。连结偏心轴21和可动支承部3的臂23由于其旋转被引导部55限制,因此,通过驱动轴8的旋转,臂23分别围绕驱动轴8以及从动轴51的轴心旋转。因此,可动支承部3在不改变踏板3a相对于地面的角度的情况下,沿箭头b进行上下运动。并且,设置于旋转轴52的辊40以旋转轴52的轴心为中心与旋转轴52—同进行旋转。
[0069][变形例2所涉及的按摩机的结构]
[0070]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的变形例2。
[0071]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将基座2的一部分省略后的按摩机200的立体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将基座2的一部分省略的按摩机200的俯视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将基座2的一部分省略后的按摩机200的侧视图。
[0072]与上述按摩机I不同之处在于:可动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