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70028阅读:来源:国知局
式的内窥镜10,如上所述例示了肾盂尿管镜,但是,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的形式不限于此。例如,只要构成为插入部11为具有弯曲部16和挠性管部17的具有挠性的插入部的内窥镜即可,即使是其他用途形式,也同样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
[0035]接着,硬性外皮2主要由外皮主体3和内窥镜装配部4构成,该外皮主体3例如由作为金属部件的不锈钢制等的硬性部件形成为中空的大致管状(大致导管状),该内窥镜装配部4与该外皮主体3连续设置,形成为能够装配内窥镜10。
[0036]这里,硬性外皮2具有能够供内窥镜10的插入部11贯穿插入的管状部即外皮主体3,形成为具有能够使内窥镜10的前端硬质部15在上述外皮主体3(管状部)的前端侧突出的长度。
[0037]在内窥镜装配部4中,通过旋钮部5、抵接部件6、第2旋钮部即固定部件7、挡块部件8等构成。旋钮部5和抵接部件6形成为一体。并且,固定部件7(第2旋钮部)相对于挡块部件8拆装自如。
[0038]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I的概略结构如上所述。接着,下面主要使用图2对本内窥镜系统I中的上述硬性外皮2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利用截面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硬质外皮的一部分的图。其中,图2(A)是包含一部分剖视图的主视图。图2(B)是包含从图2(A)的箭头Y2B方向观察时的一部分剖视图的侧视图。
[0039]如图2所示,外皮主体3是形成为在沿着长轴a的方向上具有贯通孔(直线孔)即插入部贯穿插入孔3h(参照图2(B))的第I管状部件。外皮主体3是形成为直径和内径固定的直管状的管部件。外皮主体3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3h是贯穿插入配置有上述内窥镜10的插入部11的贯穿插入孔。内窥镜10的插入部11构成为以插入拔去自如的方式配置在该外皮主体3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3h中。而且,在使插入部11贯穿插入到该插入部贯穿插入孔3h中时,上述外皮主体3配设成覆盖内窥镜前端部位。
[0040]内窥镜装配部4是具有贯通孔4h的第2管状部件,该贯通孔4h在基端侧具有带阶梯的形状,在长度轴方向上贯通并与上述外皮主体3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3h连通。本实施方式中的内窥镜装配部4构成为通过粘接或接合等连结手段将主体管部4A和外皮长度调整管部(以下简记为外皮长度调整部)4B固定成一体。另外,这里,内窥镜装配部4不限于构成为一体固定多个部件,也可以由一个管部件构成。
[0041 ] 上述主体管部4A形成为具有操作部配设部4c、防折配设部4d、连结部4e。连结部4e在开口侧具有嵌合孔4f,在嵌合孔4f中内嵌配置有形成为直线管形状的外皮长度调整部4B的一端部,例如通过粘接等一体固定两者。这里,被固定的外皮长度调整部4B的内表面和连结部4e的内表面形成大致相同面,形成为长度轴方向的贯通孔4h的小径直线孔4hl的内表面。
[0042]防折配设部4d构成为设置锥面部4g和防折抵接部4i。防折抵接部4i是锥面部4g的内表面与连结部4e的内表面的交叉部,是在将硬性外皮2配设在内窥镜10上的状态下按压配置在防折部18上的部位。
[0043]另外,锥面部4g的锥角设定为大于防折部18的锥角。并且,连结部4e的内表面的内径设定为防折部18中预定的中间部的直径尺寸。
[0044]操作部配设部4c构成为设置防折包覆部4j和接头配设部4k。防折包覆部4j和锥面部4g的一部分覆盖防折部18的周围。接头配设部4k配设成覆盖上述操作部12的上述漏水检测接头19的附近周围。在接头配设部4k上设置有构成大致L字形状(镜像)的卡定部的卡合槽4m(参照图2(A))。卡合槽4m与漏水检测接头19的轴部19a(参照后述图7)卡合配置。
[0045]上述贯通孔4h构成为主要具有小径直线孔4hl、防折包覆孔4h2、操作部包覆孔4h30
[0046]外皮长度调整部4B的贯通孔是上述小径直线孔4hl。在该小径直线孔4hl的内部以滑动自如的方式配置有抵接部件6和挡块部件8。如图2(A)所示,在外皮长度调整部4B的外周面形成有移动范围设定孔4Bhl和定位孔4Bh2。
[0047]移动范围设定孔4Bhl是穿过上述贯通孔4h的小径直线孔4hl而沿着长轴方向a形成的长孔。移动范围设定孔4Bh I设定抵接部件6的长度轴方向的移动范围。
[0048]定位孔4Bh2是穿过小径直线孔4hl的贯通孔,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沿着长轴方向a的长孔。定位孔4Bh2是设定挡块部件8的长度轴方向的移动范围的长孔。即,为了限制挡块部件8的移动范围并进行该挡块部件8的最前端侧的定位而设置定位孔4Bh2(详细后述)。
[0049]移动范围设定孔4Bhl的一端(以下称为基端侧的端部)形成在从内窥镜装配部4的基端侧分开预定距离的位置,移动范围设定孔4Bhl的另一端(以下称为前端侧的端部)形成在从移动范围设定孔4Bhl的一端分开预定距离的位置。
[°05°]另一方面,定位孔4Bh2的一端形成在从移动范围设定孔4Bhl的另一端分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定位孔4Bh2的另一端形成在从定位孔4Bh2的一端分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定位孔4Bh2设置在内窥镜装配部4的靠另一端的部位。
[0051]以滑动自如的方式配置在小径直线孔4hl的内部的抵接部件6为圆柱形状,具有轴方向贯通孔6h和内螺纹部6d。在轴方向贯通孔6h中设置有轴方向孔部6a和导入孔部6b。
[0052]导入孔部6b是在一端侧开口的设置锥面6c的孔。锥面6c是用于将内窥镜10的插入部11的前端硬质部15顺畅地引导至外皮主体3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3h的引导面,构成为随着远离开口侧而使直径尺寸连续变小。
[0053]轴方向孔部6a是在两端具有开口的直线孔,在前端侧嵌入配置有外皮主体3的基端部。这里,外皮主体3的基端部例如通过粘接等一体固定在轴方向孔部6a中。其结果,设置成外皮主体3从抵接部件6的前端侧朝向前方突出。在该状态下,外皮主体3的插入部贯穿插入孔3h和导入孔部6b连通。
[0054]内螺纹部6d是贯通抵接部件6的侧面且在内表面形成内螺纹的螺纹孔。该内螺纹部6d的轴沿着与轴方向贯通孔6h的轴正交的方向形成。
[0055]在内螺纹部6d上螺合配置有旋钮部5的外螺纹部5a。即,旋钮部5的外螺纹部5a隔着内窥镜装配部4的移动范围设定孔4Bhl而与抵接部件6的内螺纹部6d螺合。由此,旋钮部5与抵接部件6—体构成。此时,通过对外螺纹部5a与内螺纹部6d的螺合状态进行调整,能够使抵接部件6相对于内窥镜装配部4的状态成为固定状态或者滑动自如状态。即,当外螺纹部5a与内螺纹部6d的螺合状态成为紧固状态时,旋钮部5的按压面5b按压在内窥镜装配部4的外表面上。由此,抵接部件6固定在内窥镜装配部4上。另一方面,当外螺纹部5a与内螺纹部6d的螺合状态成为松弛状态时,在旋钮部5的按压面5b与内窥镜装配部4的外表面之间产生间隙。由此,抵接部件6成为能够在小径直线孔4hl的内部进退移动的状态。即,由此,旋钮部5和抵接部件6—体地在沿着内窥镜装配部4的长轴a的方向上进退自如。而且,同时,外皮主体3也根据上述抵接部件6的进退而一体地进退自如。即,此时,外皮主体3能够在内窥镜装配部4的内部在沿着长轴a的方向上滑动移动。
[0056]而且,使旋钮部5和抵接部件6在移动范围设定孔4Bhl内移动,在成为与基端侧抵接的状态时,外皮主体3的前端面(图2中未图示)配置在最接近内窥镜装配部4的前端面的位置。另一方面,使旋钮部5和抵接部件6在移动范围设定孔4Bhl内移动,在成为与前端侧抵接的状态时,外皮主体3的前端面(图2中未图示)配置在最远离内窥镜装配部4的前端面的位置。
[0057]并且,以滑动自如的方式配置在小径直线孔4hl中的挡块部件8为圆柱形状,具有轴方向贯通孔即保持孔Sh和内螺纹部8a。
[0058]保持孔8h是以能够进退的方式保持外皮主体3的贯通孔,贯穿插入有从抵接部件6的前端侧突出的外皮主体3。而且,挡块部件8的基端侧的端面成为供抵接部件6的前端侧的端面即抵接面6e抵接的抵接面。
[0059]内螺纹部8a是贯通挡块部件8的侧面且在内表面形成内螺纹的螺纹孔。该内螺纹部8a的轴沿着与保持孔8h的轴正交的方向形成。因此,内螺纹部8a的开口朝向与保持孔8h的轴正交的方向开口。
[0060]在内螺纹部8a上螺合配置有定位固定部件即第2旋钮部7的外螺纹部7a。即,第2旋钮部7的外螺纹部7a隔着内窥镜装配部4的定位孔4Bh2而与挡块部件8的内螺纹部8a螺合。由此,第2旋钮部7与挡块部件8—体构成。此时,通过对外螺纹部7a与内螺纹部8a的螺合状态进行调整,能够使挡块部件8相对于内窥镜装配部4的状态成为固定状态或滑动自如状态。即,当外螺纹部7a与内螺纹部8a的螺合状态成为紧固状态时,第2旋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