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高效热水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87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高效热水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烧热开水的用具,如家用烧水壶、蒸锅等。其结构亦可应用于工、农业的某些场合,如用作温室的供热设备。
目前,通常家用的烧水壶,蒸煮食物的锅(包括铁锅),其底部大多是平底或弧形底(铁锅)。在加热使用时,火焰区范围内吸热面积小,火力热量受锅底压迫,被逼向四周快速辐射散出,导致热损失大,热效率低;加之这种烧水壶、蒸锅内仅靠底层水与上层水间温差形成的对流传热,升温慢,水难烧开,水开后产生的蒸气量少;同时因火力的快速散射造成的燃烧不充分、反应不彻底,有害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也污染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较现有同类产品更节能高效的新型热水用具。
本发明是通过对现有烧水壶、锅的底部进行相应改进设计而实现的,其特征是热水用具的平或弧底面1上纵横交错地均匀布设有大小尺寸和数量适当的,其内腔3与热水用具内腔4开敞连通的筒柱状凸起2。
筒柱状凸起的数量与尺寸应与热水用具的大小规格相匹配,能使热水用具整个底部吸热面积较原底面积增大一倍到多倍。其数量通常有数十个之多。
本发明的优越效果是变底部平面或弧形吸热面为空间立体组合形状吸热面,火焰区内吸热面积成倍增加;火焰绕简柱状凸起曲折蜿蜒,延长了火焰在底部的滞留时间,热量散失大减,燃烧也更完全充分;由于筒柱状凸起内的水加热集中,可很快局部汽化,既使上下水层对流传热加快,又扩充了汽化传热,水的升温更快。不仅实现了节能高效的发明目的,还有省时,减少污染的环保效果。同时因火焰曲折蜿蜒阻止了火焰上窜,不致灼热把手烫手。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图3分别为本发明的平底烧水壶、平底蒸锅、弧底蒸锅的结构简图。图4为底部筒柱状凸起布设示意图。图中1壶锅的底,2筒柱状凸起,3筒柱状凸起内腔,4壶锅内腔,5把手。
附图所示筒柱状凸起为圆柱筒状,亦可制作成各种棱柱筒状或椭圆柱状等。并可制作成上大下小的喇叭形筒柱。
图4示出了底部筒柱状凸起的一种布设方案。它是自底部中央起向边缘呈圈层展开,各圈层间凸起尽可能周向错位排列。对于22cm规格的平底壶锅可分四层布设约40个直径2cm高3cm的圆柱筒凸起。其火焰区内的吸热面积将增加两倍。该实施例样件经对比试验,将等量水烧开,节能、省时均可达25-40%。
本发明的热水用具可酌情用铝合金、铜合金、不锈钢或铸铁等金属材料制作,也可用陶瓷类非金属材料制作。
权利要求
1.一种节能高效热水用具,其特征是热水用具的平底或弧底面(1)上纵横交错地,均匀布设有大小尺寸和数量适当的,其内腔(3)与热水用具内腔(4)开敞性连通的筒柱状凸起(2)。
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节能高效热水用具,其特征是底部筒柱状凸起(2)的布设是自底部中央向边缘呈圈层展开,各圈层间凸起(2)尽可能周向错位排列。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高效热水用具,其特征是筒柱状凸起(2)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节能高效热水用具,针对现有烧水壶、锅的底部进行相应改进设计,其特征是热水用具的平底或弧底面1上纵横交错地均匀布设有大小尺寸和数量适当的,其内腔3与热水用具内腔4敞开连通的筒柱状凸起2。使火焰区内吸热面积成倍增加;火焰在底部的滞留时间延长,热量散失大减,燃烧也更完全充分;上下水层对流传热加快,又扩充了汽化传热,水的升温更快。和现有同类产品比较,节能省时可高达25%以上。
文档编号A47J27/022GK1273804SQ00113428
公开日2000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5日
发明者戴融融 申请人:戴融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