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被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467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蚕丝被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蚕丝被,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在不影响蚕丝被本身质感、触感前提下使其有较佳保温、保健功能,同时其被体表面具有较佳结合力之蚕丝被构造,属日常生活用品。
<二>背景技术蚕丝是一种极细长的多孔性纤维,由于其本身材质的特性使其制品相当柔软舒适且具有相当好的吸湿、排汗功能,因此,在现今化学工业发达,各种化学纤维大行其道的今日,蚕丝所制成的衣料、寝具织品等仍然深受大家的喜爱。由于蚕丝的保温性有待加强,如何结合目前广受瞩目的远红外线来改善蚕丝被的保温功能,并且进一步利用远红外线的物理特性改善对人体的保健功效,为棉被的创新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商机。再者,功能性织品越来越受到消费大众的重视,由于现代人生活紧张忙碌,利用取自自然界花木成分的芳香精油可提供消除焦虑、振奋精神等功效,而住宅的高度密闭性及空调设备的普及化,使得尘螨(house dust mite)找到非常适合的繁殖及成长环境,尘螨是造成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元凶,家里的床垫、棉被、被单、地毯、绒毛沙发等,是尘螨培育及繁殖的温床,因此如能提供防螨织品是人们所期望的;同样的,对于在高温、潮湿环境下容易繁殖的有害菌类微生物(如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熏菌、酵母菌、藻类等),如何提供具有抗菌效果的织品,也是极为重要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蚕丝被构造,其目的是其在不影响被体柔软舒适性、质感性及触感的前提下更具有较佳的保健功能,具体来说其具有红外线保温层可吸收人体所放射能量及外来能源并将之转换为接近人体主波长的远红外线而放射出来,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的保健功效;提供一种具有微胶囊之蚕丝被构造,其将药剂配方包覆在微胶囊内,使其内的药剂在受到控制的情形下缓慢的释放,利用该微胶囊内的药剂提供芳香、防菌、抗菌、除臭及安眠等功效;该蚕丝被构造其被体的外表层表面分布设有多数的小球结,而使该外表面形成类似以该小球结为结点的网状结构,藉以增加被体表面的结合力,增加其耐用性。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一种蚕丝被构造,其包含有一蚕丝被体,是将经过铺平处理的蚕丝层依厚度需要层层堆叠而形成预定厚度的被体形状;一蚕丝披覆层,包覆在该蚕丝被体的外表面,亦是将经过铺平处理的蚕丝层堆叠呈预定厚度的片体;一功能薄膜层设在该蚕丝被体及蚕丝披覆体之间,该功能薄膜层是将具有较佳吸收热能能力并能将热能转换为远红外线的陶瓷粉末,利用黏着剂贴附在该蚕丝披覆层的内表层(或蚕丝被体外表层)而形成。
其中,该陶瓷粉末预先与该黏着剂搅拌均匀,并以喷涂的方式均匀涂布在蚕丝披覆层的内表层。
其中,该蚕丝披覆层的厚度为整体蚕丝被厚度的八分之一。
一种蚕丝被构造,其包含有一蚕丝被体,是以经过铺平处理的蚕丝层依厚度需要层层堆叠而形成预定厚度的被体形状,一蚕丝披覆层,包覆在该蚕丝被体的外表面,亦是以经过铺平处理的蚕丝层堆叠呈预定厚度的片体,其特征在于一功能薄膜层设在该蚕丝被体及蚕丝被覆体之间,该功能薄膜层是将包覆有药剂配方的微胶囊,利用黏着剂贴附在该蚕丝披覆层的内表层(或蚕丝被体外表层)而形成。
其中,该微胶囊内包覆的药剂为芳香精油。
其中,该微胶囊内包覆的药剂为防螨剂。
其中,微胶囊内包覆的药剂为抗菌剂。
一种蚕丝被构造,其包含有一蚕丝被体,是以经过铺平处理的蚕丝层依厚度需要层层堆叠而形成预定厚度的被体形状,一蚕丝披覆层,包覆在该蚕丝被体的外表面,亦是以经过铺平处理的蚕丝层堆叠呈预定厚度的片体,其特征在于该蚕丝披覆层的外表层分布设有很多小球结,该小球结将相邻近的数条蚕丝纤维相互捻合形成,从而使该蚕丝披覆层的外表面形成类似以该小球结为结点的网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生产制造,质地柔软使用舒适,具有吸湿、排汗、保温、保健、防螨、除臭、抗菌等功效。
<四>
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10蚕丝被体 11蚕丝披覆层 112小球结20功能薄膜层 30功能薄膜层<五>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蚕丝被构造,其包含有一蚕丝被体10、一蚕丝披覆层11及一功能薄膜层20,其中该蚕丝被体10,是以经过铺平处理的蚕丝层依厚度需要层层堆叠而形成预定厚度的被体形状;该蚕丝披覆层11,是包覆在该蚕丝被体10表面,亦是以经过铺平处理的蚕丝层形成预定厚度的片体,该蚕丝披覆层11的外表层表面分布设有很多小球结112,该小球结112将相邻近的数条蚕丝纤维相互捻合形成,从而使该蚕丝披覆层11的外表面形成类似以该小球结为结点的网状结构;该功能薄膜层20,将适量颗粒较细且具有较高的能量放射率与吸收率的陶瓷粉末,如氧化锆、氧化镍及三氧化二铝等材料或其混合所形成的复合材料,利用物性较为柔软的黏着剂,将该陶瓷粉末预先与该黏着剂搅拌均匀,并以喷涂的方式均匀涂布在该蚕丝披覆层11的内表层(或蚕丝被体10的外表层)的蚕丝纤维上,该黏着剂干燥后直接在蚕丝披覆层11的表面黏着形成一具有陶瓷粉末的功能薄膜层20,之后,将该蚕丝披覆层11与蚕丝被体10相堆叠而形成本实用新型的蚕丝被,该功能薄膜层20可依需要置于距离蚕丝被表面预定厚度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该功能薄膜层20系位于距离蚕丝被表面八分之一厚度位置,且该蚕丝被接近顶侧面及接近底侧面各设有一功能薄膜层20,从而形成本实用新型具有远红外线之蚕丝被构造,该陶瓷粉末并经选择使其所放射出远红外线的最大放射能量波长接近于人体温度所放射最大能量波长(约9.6um),如此可藉由共振的物理作用使之对人体所放射出来的能量有较大的吸收效率,同时,其所辐射出来的远红外线也较容易被人体所吸收,使其有较佳保温效果。
如上述构造,本实用新型利用颗粒较细的陶瓷粉末及物性较为柔软的水性PU为黏着剂,可使所形成的功能薄膜层20较为柔软,同时由于本实施例中,系将该功能薄膜层20置于距离被体10表面八分之一厚度位置处,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并不会影响蚕丝被柔软舒适的质感,该功能薄膜层20透过吸收人体热能及外界热能(例如太阳能)后转向人体辐射,从而使人体温度上升,更可以将人体温度较高的地方,经由远红外线辐射到其他温度较低的地方如手和脚,从而改善整体的保温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蚕丝被除了具有原有的纺织品就该具有的阻止人体热量向外散失的消极性保温功能外,更具有利用远红外线保温层吸收外界能源并转换为远红外线的积极性保温功能,而本实用新型在该蚕丝被体10接近顶侧面及接近底侧面各设有一功能薄膜层20,在设计上则具有两个实质上的功效,其一,当实际使用时,如图1所示位于人体内侧的功能薄膜层20可利用来吸收人体所放射出来的能量,而位于外侧面的功能薄膜层20则可用来吸收外界的能量如太阳能、灯光或其他热源,其二,两侧面都具有功能薄膜层20可避免使用者在更换被单时或实际盖用时翻错面来使用,再者,随着该功能薄膜层20位于蚕丝被体10厚度位置的不同其升温效果也不相同,另外,该功能薄膜层20中陶瓷粉末的含量也会影响升温的效果,亦即,在使用相同含量陶瓷粉末的情况下,当功能薄膜层20越接近蚕丝被体10表面时其升温效果越佳,因此当实际应用时,人们可随着该功能薄膜层20距离蚕丝被体10表面预定厚度位置的不同,适量增加该功能薄膜层20中陶瓷粉末的含量,即可保持一定的升温效果。
另外,该蚕丝披覆层11的外表层表面所形成的小球结112系将相邻近的蚕丝纤维捻合而互相打结,其可以提供该表层一种类似于网状的结构,使其表层有较佳的结合力,在不改变物性的前提下,使蚕丝被体不会轻易松散分布不均,提高使用的品质与耐用性。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较佳实施例,其亦包含有一蚕丝被体10、一蚕丝披覆层11及一功能薄膜层30,与上述实施例之差异在于该功能薄膜层30,系将包覆有药剂成分的微胶囊利用物性较为柔软的黏着剂,将该微胶囊预先与该黏着剂搅拌均匀,并以喷涂的方式均匀涂布在该蚕丝披覆层11的内表层(或蚕丝被体10的外表层)的蚕丝纤维上,该黏着剂干燥后直接在蚕丝披覆层11的表面黏着形成一具有微胶囊的功能薄膜层30,之后,将该蚕丝披覆层11与蚕丝被体相堆叠而形成本实用新型的蚕丝被,该功能薄膜层30可依需要置于距离蚕丝被表面预定厚度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该功能薄膜层30系位于距离蚕丝被表面八分之一厚度位置,且该蚕丝被接近顶侧面及接近底侧面各设有一功能薄膜层30,从而形成本实用新型具有微胶囊之蚕丝被构造,该微胶囊内所包覆的药剂成分可视消费者的需求而选择,例如,当消费者希望居家环境芳香宜人时,该功能薄膜层30的微胶囊内即配合需要包覆含有自然花木精华的芳香精油,利用微胶囊藉由自身胶膜材质与厚度而可控制药剂释放量的特性,以不同材质与厚度的微胶囊分别来包装该芳香精油,即可提供持续性的释放,进而提供长期的芳香效果,藉由该微胶囊的控制使包覆其内的芳香精油持续散发出的香味,达到镇静心神的效果。
而当使用者为尘螨及各种菌类滋生所苦恼时,其即可选择包覆有防螨抗菌剂的功能薄膜层30,利用其中防螨成分具有驱虫的特性,使得尘螨不会进入繁殖,从而达到抗螨的功效,减少过敏性疾病(尤其是儿童气喘病)发生的机会,而其中的抗菌成分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阻性细菌、熏菌、酵母菌、藻类等危害人类微生物具有杀菌的功效,上述药物的特性配合本实用新型功能薄膜层30内微胶囊控制药剂持续性可控制状态的释放,在不影响蚕丝被质感的前提下提供长期有效的防菌抗菌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蚕丝被构造,其包含有一蚕丝被体,该被体是将经过铺平处理的蚕丝层依厚度需要层层堆叠而形成预定厚度的被体形状;一蚕丝披覆层,该蚕丝披覆层包覆在该蚕丝被体的外表面,亦是将经过铺平处理的蚕丝层堆叠呈预定厚度的片体;其特征在于一功能薄膜层设在该蚕丝被体及蚕丝披覆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丝被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功能薄膜层是将具有较佳吸收热能能力并能将热能转换为远红外线的陶瓷粉末,利用黏着剂贴附在该蚕丝披覆层的内表层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丝被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功能薄膜层是将具有较佳吸收热能能力并能将热能转换为远红外线的陶瓷粉末,利用黏着剂贴附在该蚕丝被体外表层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丝被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蚕丝披覆层的厚度为整体蚕丝被厚度的八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丝被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功能薄膜层是将包覆有药剂配方的微胶囊,利用黏着剂贴附在该蚕丝披覆层的内表层而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丝被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功能薄膜层是将包覆有药剂配方的微胶囊,利用黏着剂贴附在该蚕丝被体外表层而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蚕丝被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微胶囊内包覆的药剂为芳香精油。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蚕丝被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微胶囊内包覆的药剂为防螨剂。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蚕丝被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微胶囊内包覆的药剂为抗菌剂。
10.一种蚕丝被构造,其包含有一蚕丝被体,是以经过铺平处理的蚕丝层依厚度需要层层堆叠而形成预定厚度的被体形状,一蚕丝披覆层,包覆在该蚕丝被体的外表面,亦是以经过铺平处理的蚕丝层堆叠呈预定厚度的片体,其特征在于该蚕丝披覆层的外表层分布设有很多小球结,该小球结将相邻近的数条蚕丝纤维相互捻合形成,从而使该蚕丝披覆层的外表面形成类似以该小球结为结点的网状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蚕丝被构造,其包含有:一蚕丝被体,该被体是将经过铺平处理的蚕丝层依厚度需要层层堆叠而形成预定厚度的被体形状;一蚕丝披覆层,该蚕丝披覆层包覆在该蚕丝被体的外表面,亦是将经过铺平处理的蚕丝层堆叠呈预定厚度的片体;一功能薄膜层设在该蚕丝被体及蚕丝披覆层之间,其可为具有吸收热能并能将热能转换为远红外线的远红外线保温层,或为包覆有芳香精油、防、抗菌剂等药剂成分的微胶囊层,而该蚕丝披覆层的外表则呈网状分布的小球结。
文档编号A47G9/00GK2504984SQ0126825
公开日2002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8日
发明者蒋敏容, 王瑞绸 申请人:蒋敏容, 王瑞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