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助餐用供餐饭、菜保温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165阅读:8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助餐用供餐饭、菜保温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具,特别是一种自助餐使用的供餐饭、菜保温盛装锅具。
背景技术
以往餐馆、饭店为自助餐就餐者提供的各种饭、菜均是用食盘盛装摆放供就餐者选择食用,由于没有保温饭、菜很快两下来就餐者食用不利于其身体健康,特别是各种炒菜凉下来后失去了原有的浓郁香味合口味。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状况,有人开发了一种带联体翻转锅盖的自助餐用饭、菜保温锅。这种保温锅由内、外锅构成锅体,在锅盖与外锅体铰联的铰链上设置由调节旋钮、调节轴和回动弹簧构成的锅盖开启角度调节装置,这种结构型式的保温锅的锅盖在一定角度内可自由翻转开、合,使用时外锅内加入适量水内锅放入外锅内并使部分内锅体浸在水中与电磁加热炉一锅一炉配套使用。使用这种保温锅对自助餐的就餐饭、菜保温,加热受热均匀,保温效果好使就餐者赤道热的饭、菜,同时使饭、菜始终保持原有的香味和口味风格。但是,这种结构型式的保温锅使用时要将锅盖完全开启或将完全开启的锅盖扣盖闭合时需一手握住旋钮向外拉动调节轴一手操作锅盖才能完成,操作时锅体极易转动,因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再者,锅盖完全开启后锅体锅盖一侧偏重锅体容易翻倒,其使用安全性也不能令人满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铰联在锅体上的,可单手完成锅盖翻转开、合操作的,锅盖开启一定角度后可自行定位的,使用时锅体支撑稳定不易转动和翻倒的自助餐用供餐饭、菜保温锅。
自助餐用供餐饭、菜保温锅由外锅、内锅、锅盖和锅盖铰链装置构成,外锅有带卧口的环形折檐,环形折檐部分檐面向外伸延形成支承凸台。内锅有整体制作的环形折檐,内锅装于外锅内、内锅锅檐卧入外锅环形折檐的卧口内,内锅搭挂支承在外锅上。锅盖有固定联接的铰链连接架,铰链连接架铰连端有整体制作的管型铰轴套。锅盖铰链装置由铰链轴支撑架和由活塞式缓冲器、与活塞式缓冲器整体联接的轴根处有圆柱轴段的扁轴式铰链轴、承插过盈胀紧固定在铰链连接架管型铰轴套两端部的端壁面开有轴孔和与壁面整体连接的圆弧形罩板的缓冲罩构成的铰链构成,铰链轴支撑架联接固定在外锅的支承凸台上。缓冲器装于缓冲罩内、铰链轴由缓冲罩轴孔伸出,铰联罩与缓冲器可相互转动,缓冲器圆柱壁面与缓冲罩内壁面贴触滑动摩擦配合。铰链轴可轴向弹性伸缩的。铰链轴支撑架有轴向铰链轴安装开口卧槽和与缓冲罩的圆弧形罩板相适应的圆弧槽,圆弧槽槽底装有部分珠面伸出槽底面的弹性碰珠,圆弧形罩板顶端面上有碰珠卧槽,圆弧槽与铰链轴安装卧槽在槽口处轴向连通。铰链轴装于铰链轴支撑架铰链轴安装卧槽内锅盖铰联在外锅体上。翻转开、扣锅盖缓冲罩的圆弧型罩板在铰链轴支撑架圆弧槽内往返滑移,锅盖开启一定角度时碰珠卧入圆弧型罩板的碰珠卧槽内将开启锅盖定位。圆弧型罩板的碰珠卧槽槽壁挤压碰珠回缩圆弧型罩板弹性越过碰珠向前滑移锅盖可完全开启,圆弧型罩板反向滑移弹性越过碰珠可将锅盖完全扣合将锅口封盖。
为了防止锅体在锅盖开启后因锅体锅盖一侧偏重翻倒,外锅体的支承凸台下方有与支承凸台固定连接的锅体稳定支撑。
自助餐用供餐饭、菜保温锅的进一步完善是,锅盖装有出气阀,以防锅内蒸汽压力过高发生意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助餐用供餐饭、菜保温锅使用时一支手即可方便地操作锅盖的开启和扣合,锅盖开启、扣合时锅体不易发生翻倒或转动。扣和锅盖将锅口封盖加热时锅内无过压现象发生,因而使用安全。


图1为自助餐用供餐饭、菜保温锅的外观结构示意图。(轴侧视图)图2为锅盖开启后的自助餐用供餐饭、菜保温锅的外观结构示意图。(轴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自助餐用供餐饭、菜保温锅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自助餐用供餐饭、菜保温锅的锅盖与外锅体铰联装配示意图。(放大)图5为锅盖铰链剖视结构图。
图6为铰链轴支撑架正面视图。(放大)图7为图6所示铰链轴支撑架剖视结构图。
图8为铰链缓冲罩正面视图。(放大)
图9为图8所示铰链缓冲罩剖视结构图。
图10活赛式缓冲器—铰链轴外观结构图。(放大)图11为图10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自助餐用供餐饭、菜保温锅由可进行热传导的2~3层壁面贴叠构成底壁面的外锅(5)、内锅(11)、锅盖(2)和锅盖铰链装置构成,外锅有带卧口的环形折檐(4),环形折檐部分檐面向外伸延形成支承凸台(7)。内锅有整体制作的环形折檐(12),内锅装于外锅内、内锅锅檐卧入外锅环形折檐的卧口内,内锅搭挂支承在外锅上。锅盖联接固定有铰链连接架(9),铰链连接架铰接端有整体制作的管型铰轴套(13)。锅盖铰链装置由铰链轴支撑架(8)、(10)和由装有密封环(26)、(27)的活塞式缓冲器(25)、(28)、与活塞式缓冲器整体连接的轴根处有圆柱轴段的扁轴式铰链轴(24)、(29)、承插过盈胀紧固定在铰链连接架管型铰轴套两端部的端壁面分别开有轴孔(33)和与壁面整体联接的圆弧形罩板(22)、(31)的缓冲罩(21)、(32)构成的铰链构成,铰链轴支撑架联接固定在外锅支承凸台上。缓冲器装于缓冲罩内、铰链轴由缓冲罩轴孔伸出,缓冲罩与缓冲器可相互转动,缓冲器圆柱壁面与缓冲罩内壁面贴触滑动摩擦配合。装配时先将缓冲器装入缓冲罩内再将缓冲罩承插过盈胀紧固定在铰链连接架管型铰轴套两端,从而使铰链连接架管型铰轴套套腔内空气被压缩在两活塞间腔室内,铰联轴在气压作用下可轴向弹性伸缩。两铰轴支撑架分别有轴向铰联轴安装开口卧槽(15)和与缓冲罩的圆弧形罩板相适应的圆弧槽(14),圆弧槽与铰轴安装卧槽在槽口处轴向连通。两圆弧槽槽底分别装有由部分珠面伸出槽底面的碰珠(16)、顶推弹簧(17)和弹簧座(18)构成的弹性碰珠,弹性碰珠的弹簧座分别由两铰轴支撑架的端堵(19)、(20)止挡。两圆弧形罩板顶端面上有碰珠卧槽(23)、(30)。铰链轴分别装于两铰轴支撑架铰轴安装卧槽内、锅盖铰联在外锅体上,开、扣锅盖、缓冲罩的圆弧型罩板在支撑架圆弧槽内往返滑移,锅盖开启一定角度时碰珠卧入圆弧型罩板的碰珠卧槽内将锅盖定位。圆弧型罩板继续向前滑移卧槽槽壁挤压碰珠回缩,圆弧型罩板弹性越过碰珠锅盖可完全开启。圆弧型罩板反向滑移卧槽槽壁挤压碰珠回缩,圆弧型罩板弹性越过碰珠锅盖可完全扣合将锅口封盖。外锅体的支承凸台下方固定连接有带胶垫的锅体稳定支撑(6),以防止锅体转动和翻倒。锅盖装有出气阀(1)和把手(3),以防加热时锅内蒸汽压力过高而发生意外和便于锅盖的开、扣操作。
使用时外锅内加适量水后将盛饭、菜的内锅放入外锅内部分锅体浸入水中与电磁加热炉一锅一炉配套使用对自助餐供餐饭、菜进行保温。
除本实施例所示结构外,锅体支撑也可采用板状支撑或其他型式的支承。缓冲器间腔室内可注入压力油进行油压缓冲或是在两缓冲器间装加弹簧进行机械弹性缓冲。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助餐用供餐饭、菜保温锅,由外锅、内锅、锅盖和锅盖铰链装置构成,其特征是外锅有带卧口的环形折檐,环形折檐部分檐面向外伸延形成支承凸台,内锅有整体制作的环形折檐,内锅装于外锅内、内锅锅檐卧入外锅环形折檐的卧口内,内锅搭挂支承在外锅上,锅盖有固定联接的铰链连接架,铰链连接架铰连端有整体制作的管型铰轴套,锅盖铰链装置由铰链轴支撑架和由活塞式缓冲器、与活塞式缓冲器整体联接的轴根处有圆柱轴段的扁轴式铰链轴、承插过盈胀紧固定在铰链连接架管型铰轴套两端部的端壁面开有轴孔和与壁面整体连接的圆弧形罩板的缓冲罩构成的铰链构成,铰链轴支撑架联接固定在外锅的支承凸台上,缓冲器装于缓冲罩内、铰链轴由缓冲罩轴孔伸出,缓冲罩与缓冲器可相互转动,铰链轴可轴向弹性伸缩,缓冲器圆柱壁面与缓冲罩内壁面贴触滑动摩擦配合,铰链轴支撑架有轴向铰链轴安装开口卧槽和与缓冲罩的圆弧形罩板相适应的圆弧槽,圆弧槽槽底装有部分珠面伸出槽底面的弹性碰珠,圆弧形罩板顶端面上有碰珠卧槽,圆弧槽与铰链轴安装卧槽在槽口处轴向连通,铰链轴装于铰链轴支撑架铰链轴安装卧槽内锅盖铰联在外锅体上,开、扣锅盖、缓冲罩的圆弧型罩板在支撑架圆弧槽内往返滑移,锅盖开启一定角度时碰珠卧入圆弧型罩板的碰珠卧槽内将开启锅盖定位,圆弧型罩板的碰珠卧槽槽壁挤压碰珠回缩圆弧型罩板弹性越过碰珠向前滑移锅盖可完全开启,圆弧型罩板反向滑移弹性越过碰珠锅盖可扣合将锅口封盖。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餐用供餐饭、菜保温锅,其特征是外锅体的支承凸台下方有与支承凸台固定连接的锅体稳定支撑。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餐用供餐饭、菜保温锅,其特征是锅盖装有出气阀。
专利摘要自助餐用供餐饭、菜保温锅由外锅、内锅、锅盖和锅盖铰链装置构成,外锅有向外伸支承凸台,内锅装于外锅内、内锅搭挂支承在外锅上,锅盖通过铰链装置铰联在外锅体上,锅盖铰链装置由铰链轴支撑架和由活塞式缓冲器、与活塞式缓冲器整体联接的轴根处有圆柱轴段的扁轴式铰链轴、承插过盈胀紧固定在铰链连接架管型铰轴套两端部的端壁面开有轴孔和与壁面整体连接的圆弧形罩板的缓冲罩构成的铰链构成,使用时与电磁加热炉一锅一炉配套使用,一只手即可方便地操作锅盖的开启和扣合,锅体稳定不易发生转动或翻倒,使用安全。
文档编号A47J27/14GK2666317SQ200320125819
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6日
发明者张明烈 申请人:明振餐具(天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