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卧两用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56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卧两用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或自理用的饮具,是一种能卧床或坐立都能直接使用的杯子。
背景技术
目前尚未有能卧床直接饮用的杯子,以往重病卧床者饮水(或流质)的主要方式是或在护理者帮助下坐起饮用,这样易消耗体力及引起疼痛;或躺着由护理者用调羹灌饮,这样易让水流到口外弄湿衣被;或躺着用吸管吸饮,这对于一个重病者来说每吸一口都很费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卧床饮用的杯子,使卧床者能直接饮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一个配以有入气孔的四周密封的盖子的直径可手握住的杯主体S形空心管颈相结合组成的杯子,其特征在于管颈的上端与杯主体螺纹最高处连通,管颈的下端出口是斜向朝外朝下的,管颈的最高处下沿内侧高与杯主体上口,管颈的下端出口配以密封的套子,管颈的下弯部与杯主体是不连通的结合。
本实用新型因为空心管颈下端出口直接伸入卧者口中,从而使水不会流到嘴外;也因为杯中水是随着杯体倾斜而自动流入卧者口中,因此卧者就不必去用力吮吸;另外由于水是通过空心管颈流出,流量不大,易于控制,因此一般不会引起水呛入气管。所以本发明能较理想地解决卧者引水的困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使用时的状况。
其中1、杯主体,2、S形空心管颈,3、上端,4、内侧,5、下弯部,6、下端出口,7、套子,8、盖子,9、入气孔,10、螺纹,11、水位临界。
(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个具体施例,一个直径可手握住的杯主体1与S形的空心管颈2的上端3在螺纹10下的最高处相连通,管颈的最高处下沿内侧4高与杯主体上口,管颈下弯部5与杯主体1是比不相通的结合,管颈下端出口6配以一个密封的套子7,盖子8与杯主体1上口是螺纹结合,盖子8的上面有一个入气孔9,盖子8与杯主体1上口是螺纹结合,杯主体1的上部直径胃60毫米,用塑料制成的杯子壁厚为2毫米,下端出口6内孔位0平方毫米,下端出口6与杯主体1中线的夹角在60度~70度之间。卧床使用时,把水倒入杯主体1内,以不超过水位临界11为宜,盖上盖子8,拔去下端出口6上的套子,握住杯主体1,把管颈下端出口6伸入卧者口中,使杯子向管颈2方向倾斜,杯主体内水即顺着管颈2下流,从下端出口6自行流入卧者口中,停用时,只需将杯子垂直,杯主体1内水就不再外流。坐立使用时,应将下端出口的套子7套上,S形空心管颈可当提拿的手柄。
权利要求1.一种立卧两用杯,一个配以有入气孔(9)的四周密封的盖子(8)的直径可手握住的杯主体(1)S形空心管颈(2)相结合组成的杯子,其特征在于管颈(2)的上端(3)与杯主体(1)螺纹(10)最高处连通,管颈(2)的下端出口(6)是斜向朝外朝下的,管颈(2)的最高处下沿内侧(4)高与杯主体(1)上口,管颈(2)的下端出口(6)配以密封的套子(7),管颈(2)的下弯部(5)与杯主体(1)是不连通的结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卧两用杯,一个配以有入气孔的四周密封的盖子的直径可手握住的杯主体S形空心管颈相结合组成的杯子,管颈的上端与杯主体螺纹最高处连通,管颈的下端出口是斜向朝外朝下的,管颈的最高处下沿内侧高与杯主体上口,管颈的下端出口配以密封的套子,管颈的下弯部与杯主体是不连通的结合。本实用新型因为空心管颈下端出口直接伸入卧者口中,从而使水不会流到嘴外,所以本发明能较理想地解决卧者引水的困难。
文档编号A47G23/00GK2776440SQ200520081399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1日
发明者张翔 申请人:张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