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把脱水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530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拖把脱水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对拖地的拖把进行脱水的水桶,特别是拖把脱水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桶一般只具有盛水的功能,在用拖把拖地时往往要用水桶盛水洗拖把,再用手将拖把头拧干,这样做很不卫生。人们为了给拖把脱水使其快干、防止发霉,研制了许多种拖把脱水装置,这些脱水装置有的装有电动机,靠电动机带动压辊挤压拖把使其脱水;有的通过所装的压板或齿轮机构或连杆机构对拖把进行挤压脱水,造成这些拖把脱水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没有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把脱水桶,不仅能够用来盛水供拖地时洗拖把,而且还能对拖把进行脱水,不用手拧拖把头,干净、卫生,使用方便,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拖把脱水桶,包括桶体,在桶体内设置着一脱水内桶,脱水内桶的口径小于桶体的口径而与拖把头的大小相适应,脱水内桶的高度小于桶体的高度,脱水内桶的顶端设置着挂耳,脱水内桶通过挂耳挂在桶体顶部的一侧周壁上,脱水内桶的底面上均布设置着漏水孔,在脱水内桶的内周壁上均布设置着摩擦凸棱。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在桶体内盛一部分水,水位不应高于脱水内桶的底面高度,将拖把放入桶体内清洗,然后将拖把头放入脱水内桶中旋转,由于脱水内桶的口径与拖把头的大小相适应,同时脱水内桶的内周壁上均布设置着摩擦凸棱,摩擦凸棱将拖把头的布条或纤维缠绕摩擦从而可将其脱水拧干,从拖把头上流出的水顺着脱水内桶底面上的漏水孔滴落到桶体内回收。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用来盛水供拖地时洗拖把,而且还能对拖把进行脱水,不用手拧拖把头,干净、卫生,使用方便,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拖把脱水桶,如图1、图2所示,包括桶体6,桶体6的横截面呈长圆形或圆形或方形。在桶体6内设置着一脱水内桶2,脱水内桶2的口径小于桶体6的口径而与拖把头的大小相适应,脱水内桶2的高度小于桶体6的高度,这样桶体6下部内可以盛水洗拖把。脱水内桶2的顶端设置着挂耳1,脱水内桶2通过挂耳1挂在桶体6顶部的一侧周壁上,脱水内桶2的底面上均布设置着漏水孔4,脱水内桶2的底面为平面或倾斜面或圆锥面,如果为倾斜面或圆锥面有利于废水集中流到低处,通过漏水孔4滴落到桶体6内,防止在脱水内桶2中存留废水。在脱水内桶2的内周壁上均布设置着摩擦凸棱3,摩擦凸棱3呈竖直或倾斜布置。在桶体6底部的一侧周缘上设置着向桶体6内凹进的握持凹坑5,这样可以用手扒住握持凹坑5倒水,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拖把脱水桶,包括桶体(6),其特征是在桶体(6)内设置着一脱水内桶(2),脱水内桶(2)的口径小于桶体(6)的口径而与拖把头的大小相适应,脱水内桶(2)的高度小于桶体(6)的高度,脱水内桶(2)的顶端设置着挂耳(1),脱水内桶(2)通过挂耳(1)挂在桶体(6)顶部的一侧周壁上,脱水内桶(2)的底面上均布设置着漏水孔(4),在脱水内桶(2)的内周壁上均布设置着摩擦凸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脱水桶,其特征是在桶体(6)底部的一侧周缘上设置着向桶体(6)内凹进的握持凹坑(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脱水桶,其特征是摩擦凸棱(3)呈竖直或倾斜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脱水桶,其特征是桶体(6)的横截面呈长圆形或圆形或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脱水桶,其特征是脱水内桶(2)的底面为平面或倾斜面或圆锥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把脱水桶,包括桶体,在桶体内设置着一脱水内桶,脱水内桶的口径小于桶体的口径而与拖把头的大小相适应,脱水内桶的高度小于桶体的高度,脱水内桶的顶端设置着挂耳,脱水内桶通过挂耳挂在桶体顶部的一侧周壁上,脱水内桶的底面上均布设置着漏水孔,在脱水内桶的内周壁上均布设置着摩擦凸棱。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用来盛水供拖地时洗拖把,而且还能对拖把进行脱水,不用手拧拖把头,干净、卫生,使用方便,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A47L13/58GK2812833SQ20052010369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5日
发明者马国孝 申请人:马国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